近日,“万花筒:庄红艺个展”
在宝龙美术馆正式向市民开放
展览现场,“繁花”盛开
80余件作品
跨越了庄红艺不同时期和阶段的创作
绚丽的色彩,渐变的光影
向中国传统精致之美致敬的同时
重新诠释并创造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破碎与绽放
庄红艺《万花筒》的多维艺术世界
什么是破碎?什么是重构?在艺术家庄红艺的手中,这些看似对立的概念却在纸雕、光影与色彩的交融中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从花田到风景,从破碎到绽放,庄红艺用独特的艺术语言探索着生命的韧性与自然的力量。庄红艺给观者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关于感知、记忆与情感的深度对话。
破碎的重构
纸张与生命的对话
庄红艺的艺术创作采用了纸雕、折叠、拼贴等手工技法,将纸这种看似简单的材料,转化为艺术创作中独特的语言。
在庄红艺的作品中,纸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不同于传统的纸质绘画,庄红艺通过细致入微的雕刻、折叠、剪裁,将纸的质感和肌理最大化展现。每一朵纸花、每一片褶皱、每一处拼接都体现了他对材料的精细掌控和对艺术语言的深刻理解。
▲ Kaleidoscope (万花筒), 2024
而这种由碎片、褶皱、纹理构成的独特“纸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以及自然与人类之间无法割舍的关系。
与此同时,庄红艺巧妙地将这些看似散乱的元素通过色彩的交织与拼贴形成视觉上的节奏感。
他大胆使用鲜艳的色彩——如红、黄、蓝、紫等,用极具表现力的笔触让每一朵纸花都变得鲜活起来。
▲ Trailing Lines (延续), 2024
庄红艺的风景系列作品(landscapes)探讨了记忆与能量的深刻联系。他以自由感和实验精神赋予传统艺术形式新的生命,让色彩与形态突破束缚,创造出一片无边界的自然景观,邀请观众在其中重新体验和感悟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庄红艺的花田系列作品(flowerbeds)则展示了他对色彩、形式和手工艺术的无限热情与创意。
这些花朵以郁金香、莲花、玫瑰等形态折叠而成,逐一排列在画布上,构成一个充满变化和生气的花田,仿佛每一朵花都在讲述一个关于生命、变化与永恒的故事。
▲ Elysian Meadows (梦草原), 2024
▲Garden of Eden (伊甸园), 2024
“纸花”以纸的质感和肌理为底,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在细微的褶皱中焕发出张力。这是一次材料与情感的对话,也是一场艺术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反思。
光影流动中的感知
感官与情感的双重体验
移步换景,层叠不息,庄红艺的每一幅作品都会随着观看者的视角和光影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魅力,这种变化性和流动性让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在《万花筒》展览中,观众会经历从视觉冲击到情感共鸣的过程。当色彩与形状交织在一起时,画面呈现出的节奏感使人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既是一种身体的感受,也是一种思想的震撼。
▲ Pattern of Light (光), 2024
庄红艺的创作灵感,许多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街头的花朵、自然景色的变化,甚至是工作室地板上无意间舞动的图案。
庄红艺对“体验”的思考,揭示了艺术作为表达和传递情感与思想的媒介的重要性。
▲Echoes of Being (回声),2024
绽放的极致能量
生命与情感的色彩交响
庄红艺从纸的“破碎性”中发掘了创作的可能性,通过细腻的手工艺手段,使纸的质感、痕迹和褶皱成为一种纯粹的表现方式。
庄红艺的作品,不单单是某种意义的表达,而是对意义的质疑与反叛。他的作品也许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而是通过材料的呈现、光影的变化、色彩的碰撞,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情感的传递和精神的碰撞。
▲ Threads of Being (生命线), 2024
▲ When Flowers Dream (当花做梦时), 2024
庄红艺的作品,在形式和精神层面都体现了对现代性、对传统艺术的批判、对感官体验的深入探索以及对破碎和混乱的再创造。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地址
:闵行区漕宝路3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