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练琴
是全世界小琴童们的通病
但是在
印度尼西亚
小琴童们却
逆天地用功
▼
印尼
100%的
体制内学生接受过传统音乐教育
↓↓↓
在音乐学校的孩子
每天光器乐学习时间就达到
8小时
以上!
↓↓↓
大部分乐器演奏都没有椅子
他们必须
盘腿
端坐
↓↓↓
器乐学习以外
还必须学习印尼的
传统舞蹈
↓↓↓
▲
Space City Gamelan(甘美兰)
演奏于2012 Ted x Houston
甘美兰音乐
是印度尼西亚传统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类型,也是世界范围内最令人熟知的亚洲音乐之一。上百所美国顶级大学和音乐学院都开设了印度尼西亚甘美兰课程和乐队培训,这和印尼成功的音乐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在文化复杂,民族繁多的印尼,
每个孩子都必须接受音乐学习以作为传统文化教育
。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背景,重视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印尼老师的教学难度非常大。
那么,印尼的音乐教育
有没有什么
秘诀
呢?
▼
传统的甘美兰音乐,很少使用书面记谱,而是提倡使用记忆去演奏。
老师会将一首复杂的音乐分解成片段,亲自示范后由学生进行模仿。
和现代音乐教育家推崇的
铃木教学法
中注重听和模仿的部分有几分相似相似,孩子们必须全身心投入音乐才能准确模仿出老师演奏的内容。
大多数孩子都不能在第一遍成功,而这个
缓慢摸索
和
不断修正
的过程正是印尼音乐教育最好的地方。就这样千百年来,这种古老的音乐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了下来。
甘美兰音乐“Gamelan”这一词汇在汉语中有“合奏”的意思,合奏不仅使音乐的听觉效果更丰富,在音乐教学中也有积极的作用。
在合奏学习中,孩子们获得了共同学习音乐的伙伴,无论是课堂中的互动还是音乐上的互动都使音乐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随着现代音乐的需要
甘美兰音乐逐渐发展出了
小型室内乐
并大量参与现代音乐的演奏
▼
(
EVERGREEN CLUB CONTEMPORARY GAMELAN)
印尼的公办学校中,无法避免的是学生年龄差较大,有的孩子已经有了若干年的演奏经验,而年龄较小的孩子并不能十分熟练演奏甘美兰。老师会把孩子们合理分配到适合自己的声部,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调整各个学生的乐器。
甘美兰乐队中的乐器很多,刚入门的孩子一般从较简单的低音打击乐开始,
经过若干年的学习,孩子们甚至能将所有的乐器都学习一遍
。同时,合奏也避免了单独演奏音乐时的尴尬,极大程度顾及了每一个孩子的感受。
来看看印尼公办学校的合奏课!
和老师一起边唱边舞
是不是有些想加入可爱的孩子们呢?
▼
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国家,音乐在他们的宗教活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早在
公元8世纪
的佛教庙宇的浮雕上,就刻上了甘美兰乐队所使用的一些乐器。到了16世纪以后的马打兰王朝时代,形成了规模相当大的甘美兰乐队,
它的音乐则用于戏剧、舞蹈、影戏的伴奏,同时也用于各种宗教仪式
。多数印尼家长都支持自己的孩子学习音乐,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印尼涌现出如此之多的本土音乐家。
甘美兰音乐
不仅成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
也成为了世界了解印尼文化的窗口。
▼
如今音乐教育在中国越来越普遍,琴童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孩子们在学琴的时候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问题,除了依靠师生努力攻克的技术问题外,孩子学习音乐时会产生的心理问题则需要通过
师生
以及
家长
三方面共同克服
。
▽
0-16岁 琴童家长&老师们必看的心理课
——《孩子音乐教育:
你该懂的心理学》
▼
由内部激发
孩子学习音乐的主动性
■
课程内容
第1课:
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与音乐教育
第2课:
孩子的心理差异与音乐教育
第3课:
有效音乐教师的心理品质
第4课:
音乐教学过程的心理原理
第5课:
对音乐学习的内外部动机的激发
*每节课30分钟左右*
橄榄音乐课堂小编
有微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