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请——质造「七分半饱」玲珑对碗。
大家可能不知道,质造的创始人——朱雀和张一杨,都极胖过!胖到自己都看不下去时,就开始疯狂健身。
他俩都不是懒人,是怎么胖起来的?究其原因,还是吃饭时忘了讲究,多吃了几口,日积月累,量变就引起了质变。
发胖所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体型上的改变,还有内心的小混乱,以及生活计划上的小动荡。“人在不自查的时候,就容易不自律”,朱雀反省到。发胖,是在失去自律的好习惯之后,身体给你的警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一些东西来提醒自己“三省吾身”,日日告诫自己。于是,「七分半饱」玲珑对碗便诞生了。
质造「七分半饱」玲珑对碗
¥ 188
点击购买
洁白的精巧小碗,上有简洁的“七分”、“半饱”透明文字,在光线的作用下,晶莹澄澈,很具美感。
为什么是“七分”、“半饱”这四个字?
“七分”和“半饱”,推崇的是一种自律、精致的生活态度。这四个字,在每次端起碗的时候,提醒你要有节制,健康合理饮食,进而提醒你,凡事过满则溢,生活要张弛有度。
这就是古人提倡的“饭吃七分饱,做事留三分”生活哲学,与如今人们所说的“断舍离”相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越苛求完满,反而越找不着方向。不妨用生活的精致与克制,来弥补时间的有限。让身体和灵魂都保持清醒,把精力放在“重要的”而非“所有的”事情上。
简单的文字,不简单的工艺
看似简单的“七分”和“半饱”文字,为了实现玲珑剔透的美感,就要上釉2次、烧制3次。
这是古代景德镇的制瓷绝招——玲珑工艺。
传统的玲珑工艺,图案基本是一成不变的米粒、花纹,看起来比较老式和过时。
▲传统的玲珑图案
而七分半饱碗别出心裁,用极简的文字代替繁复的装饰花纹,在内容上提倡健康自律的生活习惯和精致的生活态度。
它的做法是:先将坯体先素烧至800度,冷却后通过手工在坯体上镂空“七分”、“半饱”文字,并在孔洞里填上稳定的透明釉。
之后,再素烧一次,将孔洞内的透明釉烧固定,接着再上外釉,最后再用1300度还原烧成。这样才有了玲珑透明的“七分”“半饱”。
扣烧工艺,碗的造型也有讲究
一般家庭中的碗具,常见的都是传统的正德碗的器型,碗沿通常稍稍外翻,看起来显得古旧。
▲正德碗,碗沿外翻
而「七分半饱」碗却有着垂直的碗沿和轻薄的口沿。为了实现这样的现代造型,我们着实狠费了一番工夫。
因为直上直下的碗沿造型,存在很大的的技术难点。它上下两边都是直的,这就意味着,它底下不能有撑口泥,在烧制时就很容易变形。
▲「七分半饱」的碗口周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将碗通体上釉,将口沿的釉去掉,用1300℃高温扣烧成瓷。然后将碗翻过来,在碗口再上一次釉,再烧一次,保证使用的卫生安全。总共施釉2次、烧制2次。
▲手工上釉中
能与你见面,实属不易
一般的快餐瓷器1次烧成,而「七分半饱」碗却要烧5遍才成。
最初 ,「七分半饱」碗的成品率很低,入窑500个,只有不到100个成品。
后来经过反复精进工艺,到现在,它的良品率基本稳定在60%左右。11道工序,5遍烧制,每只「七分半饱」碗都来之不易。
设计师张一杨说:“当端着碗吃饭时,我希望大家品尝到的不只是食物的美味,也能细心感受到碗在指尖那股平滑的触感,因为对它的爱惜而拥有一颗惜物之心。”
对喜欢精致器皿的人来说,「七分半饱」碗的分量刚好,手感细腻,确实是端在手里的小确幸。
而它的包装简约又不失庄重,不论是自用还是送人都体面。
质造「七分半饱」玲珑对碗
¥ 188
点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