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拍摄到编辑成片,纪录片《苹果树下》在创作期间很多事情都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所有的精彩,所有的感动都来自于生活本身。
《苹果树下》共四集,每集50分钟。该片记录了大连东马屯村胡万增夫妇在2015年从春到冬,一边种植三百多棵苹果树,一边抚养一对有精神疾病的儿女的真实生活。故事既关乎苹果种植的难易丰歉,又关乎一家人的喜怒哀乐。
2016年,该片被央视纪录频道精编为两集于7月30日、31日20:00播出。大连台于8月1日-4日21:10播出完整版四集。据统计,节目播出期间,网友发帖上百条,阅读量总数上百万。一部纪录片的播出,能引发多数观众的共鸣,引起这么好的社会反响,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以下摘录的是观众观看《苹果树下》后的感言:
网友@天浩的自媒体说:这个片子很真实,非常接地气,距离老百姓的生活是那么近,人物肖像的表情变化,把他的内心世界无声地述说出来了,那么真实,而这些正是观看纪录片的魅力点。
网友@张捷说:看完《苹果树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每个人物、每个场景都那么鲜活生动,我甚至有个冲动,明年这个时候带几个人免费给胡家当佣丁。他们的乐观向上、吃苦耐劳、不怨天尤人的质朴品格大概也就是编导者创作的初衷吧?!
网友@菠萝国王_King说:原来一个苹果的成熟如此不易,他们生活艰难,但这个片子让我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坚强和尊严。
网友@小年年年说:这是关于我们中国农民的故事,关于我们国家民生大计的事,愿我们都学会对农民的尊重,感恩珍惜我们日常生活里这些随手可得的一切。
……
这些发自肺腑的感言令人深切地感受到了观众追片的热度。对于一个纪录片导演来说,所能做到的就是用眼睛、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及时准确地把没想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呈现给观众,而非凭一己之愿去构想、去设计、去说教。
《苹果树下》创作过程中有几个“没想到”:
1.没想到胡万增一家能成为片子的主人公
从事纪录片创作几十年,我始终坚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正在发生变化的现实生活这一创作理念,把镜头聚焦身边普通的事、平凡的人。基于这一创作理念,2015年,我和团队走进了大连瓦房店市东马屯村,开始记录苹果树下的故事。
拍摄前,摄制组在东马屯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前期调研,村书记向我们推荐了五六个拍摄对象,胡万增家是其中之一。最开始拍摄时,面对这些陌生的人物,究竟哪一个会成为片子的主人公,谁也无法确定,只能凭直觉一个一个去跟拍,看看在未来的生活中会发生什么。比如一个叫梁振海的果农,没有加入村里的合作社,一直是单干。每天去果园时,他都把收音机挂在树上,边听音乐和养生节目边干活。这场景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甚至以为他就是我要找的拍摄对象。可拍着拍着,这个人物没有在我的视线里日渐清晰,反而越来越模糊。因为在他身上,除了劳作时听收音机这一情节有独特之处外,再没有其他令我感动的地方,最终这个故事也只能成为片子的一个陪衬。与他类似的还有几个加入合作社的果农。
纪录片创作有一个特性,就是未知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每个拍摄对象有所认知之后,一些人从我的镜头中渐行渐远,一些人在视线里逐渐清晰、鲜活。最终选定胡万增夫妇作为片子的主人公,这不是摄制组去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这一家人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一天一天走进我们的视野,一点一点令我感动。
这其中也有犹豫、怀疑,也曾想过放弃。比如,最初走进胡万增家,看到胡万增一个智障的儿子,一个精神分裂的女儿,我一下子就犹豫了。他们的形象,他们的言行举止,在电视上播出后会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直到拍摄几个月后,我仍然会冒出放弃拍摄他们的念想,因为这一家人实在与我的主观想象相去甚远。之所以最终没有放弃,是因为在纠结的拍摄过程中,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人类最纯真的本性、最闪光的精神——善良、仁爱、顽强、坚韧、积极、乐观。这些优良的品质和宝贵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吗?事实证明,他们不仅感动了我,也感动了观众,并让观众在感动之余,获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和情感的升华。比如胡万增的妻子,许多大夫都跟她说女儿的病治不好,可她多年来八方求医,四方问药,从不放弃;患有精神疾病的胡爽,煮好饺子后让弟弟先吃,然后端一盘子送给爸爸,自己只喝了几口煮饺子的汤;在遭遇干旱的时候,有水井的人家都卖水给其他果农浇树,而胡万增却无偿把自家的井水提供给别人使用……
胡万增一家在这一年里发生的种种故事都是拍摄之前无法预测的。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把这一家人当作朋友,在与他们朝夕相处中用心观察、感受、发现并记录。比如患有智障的胡强,在送走帮他家干活的雇工时,却说出一连串通情达理的话。还有原本爱说爱闹的胡强,在医院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后,却变得目光呆滞、不言不语。
是胡万增一家人的生活把我当初的设想打翻在地,颠覆了我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我的创作态度,进而让我把关注点聚焦到眼前正在发生变化的生活,开始对胡家发生的一切处处留心,用心捕捉他们言行间触动心灵的情节和细节。如果不改变思维,如果神经不敏感,如果不用心,再精彩的生活你也会视而不见,胡万增一家人就不会成为片子的主人公。
2.没想到拍这么长时间、这么多素材
《苹果树下》拍了整整一年,拍摄素材800多小时,拍这么长时间、这么多素材,是之前没有想到的。为什么要这么拍?我想,是时间的作用,时间告诉我苹果红得太不容易,同样也是因为有了时间的长度,才能看到胡万增一家生活的起伏跌宕、悲喜交加。这就是纪录片的特性,是它最难的地方,也是它最有魅力的地方。如果没有时间长度、没有季节的变化,就无法感知苹果所负载的感情色彩,无法体会胡万增一家在苹果树下,从剪枝、施肥、稀花、稀果、套袋、摘袋,一直到最后摘果、卖果的艰辛和不易,更无法真切看到平凡的情节和细节中蕴含的顽强奋争的精神。
比如,当旱季来了,为了给果树浇水,胡万增每天要忙碌十六个小时以上,常常顾不上吃喝。比如,胡万增妻子一边要照看两个患病的孩子,一边还要抽空上山帮丈夫打理果树。这样的生活常态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并成为一种生存精神,令人震撼。
胡万增一家人的故事感人至深,正是片子在时间的长河中一点一滴流淌出来的,是想象无法企及的。就像胡爽,原本一年的辛苦都过去了,苹果也丰收了,可她却要服药自杀,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更无法设计。作为一个记录者,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见什么,最漆黑、最茫然的那段路终究要用心独自走完。不把心死死地扎在人物命运的深处,不在灵魂深处劳心劳智,心灯就不可能点亮。
3.没想到会形成现在这样一个主题
《苹果树下》之所以能让多数观众产生共鸣,得到他们的喜爱,与片子关注人性、关注人物命运分不开。
最初确定拍《苹果树下》时,我的关注点是东马屯村的两种不同生产方式:一个是合作社,一个是单干。我想拍出两种不同生产方式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以此反映当下农村发展的现状。最初萌生这个想法时,我以为找到了拍摄方向,可拍着拍着,不知不觉就放弃了预先的设想,把镜头聚集到了胡万增一家人身上。虽然当时还不知道创作的尽头在哪里,但拍摄已不自觉地将胡万增苹果种植的难易丰歉、这一家人的喜怒哀乐作为主要内容。
回顾《苹果树下》拍摄过程,我一直在一种被感动的状态下去适应、去改变、去发现。这部片子主题是生活催生出来的,是生活赋予我们的精彩情节、鲜明人物形象、真挚情感、以及牵动人心的悬念凝结而成的。再确切地说,是胡万增不经意说的一句话——“日子还得过,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点亮了此片的主题。其实,纪录片说到底记录的是创作者自己。为什么拍张三而不拍李四,素材如何取舍,这其中包含了创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也包含情感取向和价值取向。
作为一个记录者,重要的不是希望生活发生什么,而是生活改变了你什么,这也是纪录片创作的本质。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意想不到的变化,因为它神秘莫测、变幻无穷,更无法预知,也不能设计,所以它总是超乎人的想象,需要创作者不断去适应去改变。
怎样吸引观众,如何产生共鸣,这也是我创作此片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我试图从知识和智慧层面加以介绍和表现,最大限度满足多元受众的审美需求,让观众的智慧和思维活跃起来,转起来;让观众情感动起来,最终达到移情的目的。
生活永远有超出我们想象的事情发生,永远比我们的想象更精彩,所以更值得记录。
(作者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