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聊聊生命科学产业那些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津广播  ·  最新 | 虐猫男子被拘! ·  19 小时前  
超级数学建模  ·  这瓶面霜,让你明白抗老意义在哪!28天淡化法 ...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男人的内裤,怎么这样了?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限时领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中合基因联合开发基于酶促DNA生物合成技术的自动化DNA数据存储平台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8-22 11:18

正文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生命科学产业观察公众号的第 1107-5 期文章
来源:中合基因


近日, 天津中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及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的研究团队合作,在著名国际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了题为《DNA-DISK: automated end-to-end data storage via enzymatic single-nucleotide DNA synthesis and sequencing on digital microfluidics》的文章。该项研究开发了 一种基于酶促DNA生物合成技术的从信息写入到读取的端到端自动化DNA数据存储平台——DNA-DISK ,展现了酶促DNA合成在DNA存储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数据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是数字经济的最重要支撑。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的预测,全球数据量爆发式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175 ZB,而2020年全球数据量仅为44 ZB。传统的磁存储、光存储和固态存储技术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存储需求。DNA作为一种存储介质,以其超高的存储密度、超长的保存时间和极低的能耗而备受关注。然而,DNA数据存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一直面临着“写入”环节片段短、耗时长、成本高昂、难以小型化等难题的瓶颈问题,基于酶促合成的DNA-DISK给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可能,进一步推动了DNA存储的应用。


技术方案



本研究采用中合基因自主开发的酶促DNA生物合成技术,进行两步循环酶促合成,通过在磁珠(MBs)上固定寡核苷酸并逐个添加3'-ONH2-dNTPs来实现单核苷酸的精确写入。为了确保序列的特异性,引入了加帽步骤,使用ddNTPs封堵未反应的3'-OH基团,防止非特异性延伸。 最后,合成的DNA通过琼脂糖封装在芯片上,以实现数据固定存储、防止DNA降解。相比当前主流的化学亚磷酰胺法DNA合成技术,酶促DNA合成技术在DNA“写入”长度、时间、成本方面均有巨大的挖掘潜力,尤其是其安全环保、易于小型化的特性,为本项目中DNA-DISK平台的顺利开发奠定了基础。


单核苷酸酶促DNA合成用于“CN”数据写入的演示



DNA-DISK平台



基于酶促DNA生物合成技术,研发团队整合了热响应琼脂糖封装、焦磷酸测序、数字液滴微流控(DMF)等技术,成功开发了桌面式自动化DNA数据存储平台DNA-DISK,实现了从数据编写到读取的一体化功能。


该平台由数字微流控(DMF)芯片和集成装置组成。DMF芯片由两层玻璃板组成,中间用聚氯乙烯胶带隔开并密封。集成装置具备磁控和区域温度调节功能,支持信息的自动书写、存储与读取,通过微型光电倍增管(PMT)模块实现测序信号的高灵敏度检测。此外,该平台还实现了磁性珠液滴的精确控制,实现8通道多路复用(8-plex multiplexing),包括分离、混合等操作。


DNA-DISK信息存储平台



应用实例



研究团队基于上述技术路线及装备平台,将两个文本文件及一段《茉莉花》乐谱成功存储入DNA,并顺利读取。其中,乐谱文件被转化为8个不同的DNA寡核苷酸序列,在这8个DNA寡核苷酸序列中,共数字化存储了约228比特的信息,这意味着 每个寡核苷酸的逻辑密度达到28.53比特。8个寡核苷酸的平均分步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97.67%) ,观察到的结果与合成序列完全吻合,说明所开发平台的高保真和高准确性。


基于DMF的DNA-DISK,用于数字音乐数据存储



小结



与传统的亚磷酰胺化学方法相比,酶促DNA生物合成技术减少了所需的试剂种类和步骤数量,缩短了合成时间;消除了对有机溶剂和有毒废物的依赖;取消了对手套箱条件(如无水溶剂、干燥环境、气密性和惰性气体)的要求,从而大大降低了设备建设和维护的成本、提升了DNA合成的可操作性。


此外,利用中合基因的专利技术,基于ZaTdT的酶促DNA合成替代野生型TdT,实现了对正在增长的寡核苷酸链中的单核苷酸延伸过程的精准控制,这显著提升了信息写入的准确性、编码规则的灵活性以及数据存储容量(达到 28.53 位/寡核苷酸)。


文章共同通讯作者、中合基因董事长/总经理孙隽博士表示:“ 酶促DNA生物合成技术的优势,将为DNA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DNA合成技术的革新也将推动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等生命科学产业关键领域及DNA存储领域、DNA纳米材料等新应用场景的大发展。 DNA-DISK平台整合酶促DNA生物合成技术及自动化数字液滴微流控技术(DMF)在自动化、小型化DNA数据存储领域展现出显著的优势。这不仅为DNA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未来DNA硬盘驱动器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随着酶促DNA生物合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优化,预计DNA-DISK平台将实现更高的存储容量和密度,有望超越现有的存储介质,引领数据存储技术的未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