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负责赚钱,高畑勳负责烧钱”,这早已成为外界对吉卜力的印象。铃木敏夫对此也无可奈何,但即使出现大量的赤字,吉卜力依然会全力支持高畑。在这一点上,去世多年的娱乐工业大亨、日本电视台前台长氏田齐一郎说得最直接:高畑勳导演的作品无论赤字多少,都不用介意。我就是想看高畑勳的新作,钱我来出!
《萤火虫之墓》是高畑勳影响力最大的作品,尽管也时常被误认为宫崎骏作品
为什么那么多业内人士如此欣赏高畑勳和他的作品?引用著名导演
大林宣彦在高畑勳逝世之后的悼词:高畑勳的作品一直在创造和平!
——怎么理解?其实简单说,就是高畑勳电影语言的核心是“注目当下”。
在创作《邻居山田君》之时,高畑勳就谈到了如今的动画作品缺少现实感的问题。他表示由于技术的提升,如今的动画可以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内容,所以最终变成了“快乐主义”的作品。电影工业的发展确实给电影带去了无限的可能,但同时也在摧毁着电影的初衷(他直言不讳表达过对宫崎骏作品的批评)。而这也是他“回归源点”,用水墨画来呈现“鸟兽戏图”世界的原因(作者注:“鸟兽戏图”为日本国宝画卷,主题为人与自然完美共存的美好世界)。
高畑勳的作品几乎不存在“对与错”,他更多的是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细微,让观众去静心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围绕一个主题反复拍摄的日本导演其实并不少,小津安二郎的导演生涯几乎都围绕着“家族”展开,如今的是枝裕和也走上了近似的路。而电影魔术师大林宣彦的大多数作品都是通过“洋溢的青春元素”来不停地反衬并论证我们深存于心的“孤独感”。
实际上,高畑勳也属于这个导演谱系。风格上的变化,不仅是对新事物挑战,更多的其实是通过不停地尝试,来探索最适合自己作品主题的“外壳”。这也是他广受业内赞誉的原因,而在外壳之中,他的内核则是其用整个导演生涯来警示着生活在当下的我们,要关注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日前吉卜力工作室宣布,5月15日,吉卜力将以冠名为“吉卜力葬”的特殊仪式送别高畑勳(具体形式保密,铃木敏夫表示要以“吉卜力作品”的气场送别老友)。这或许是艺术家高畑勳的最后一部吉卜力作品。而这之后,他就会像辉夜姬一样前往那个未知的世界,继续自己的创作!
高畑导演,谢谢您对这个世界贡献的一切!请尽情享受您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