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树下随想
想一想产品,想一想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分享丨《浪子的进步》:从奇装异服的服装设计走 ...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2024中国旅游经济版图:全国31省份 ...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刘杏林:我们为什么需要舞美博物馆 ·  昨天  
江西宣传  ·  因为这几句诗,这位冠军来江西了! ·  3 天前  
江西宣传  ·  因为这几句诗,这位冠军来江西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树下随想

意料之外,计划之中,自由职业第三年有感

树下随想  · 公众号  ·  · 2023-05-16 10:35

正文

Photo by Thirdman on pexels.com
以独立开发者,自由职业者这个身份进行自我介绍快三年了,相比上一年的”慢”。 最近一年的脚步明显变快了一点,交错在 意料之外 计划之中
一、意料之外
创建社群
当初就是一句临时兴起的话,我建立了一个专注讨论海外小产品的付费社群——出海研习社,截止到今天,有 284 位同学的支持,感谢这些同学的厚爱。
对于社群,投入的时间如果按目前本人的单位成本来算,纯交个朋友,但在情感上得到的东西是无法衡量的,毕竟作为独立开发者,没有了职场社交,认识的人会逐渐减少,交流的人也会逐渐减少,会产生孤独感。但自从有了这样一个社群后,认识了很多有趣有想法的人,在思维和观点的碰撞下,学习了很多的之前不会接触到的不同领域知识。
举办线下分享会
既然开始了,很多事情变成了自然发生的事情,这个自然发生的事情就是出海研习社的线下见面会,社群组织了 2 次广州线下见面会。期间本人解锁了多个里程碑,第一次以主办方组织线下见面会,第一次做主持,第一次作为独立开发者做经验分享。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常的分享与讨论,社群的反馈比我预期要好太多,之前对出海完全没有了解的同学开始尝试踏出第一步,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私信我说开单了,终于靠自己的独立产品赚到了美金,通常这种开单了的私信会让我开心一整天,因为作为过来人,明白第一单对于独立开发者的重要性,终于拨开了一层迷雾看到了阳光,把自我否定变成了自我肯定。
独立产品变现有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摒弃技术这个在职场就能进行价值交换的技能,需要围绕产品学习很多之前在职场不会接触到的知识,然后把知识糅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对用户有价值的产品,这个过程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受邀成为分享嘉宾
当时生财有术的工作人员私信我的时候,我看到“邀请分享”这几个字,还特意问了对方,是不是打错了?是“邀请参加”吧?再次确认无误后,很爽快答应了。不过答应后就怂了,台下有千人,没见过这么多人的,不过既然答应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当从台下走下来那一刻,虽然紧张,但还挺享受的,又解锁一个里程碑,自从成为独立开发者后,好奇心其实越发强烈,各种体验有机会都会考虑体验一下。
独立产品增长
增长百分比出乎预料,复盘总结后,发现并没有太多的拍案叫绝的技巧,只是把平时社群里的干货分享进行实操,进行试错,在收入曲线波动的过程中会慢慢理解一些数据,尝试去发现关联性。这种一手数据资料的自我复盘学习,最容易产生深刻理解,并总结为经验。
二、计划之中
组个小团队
作为独立开发者,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所以开始物色可以一起共事的人,筛选了一些人,搭了个 4 人小团队,虽然是异地且松散的组合,但相比前一年,可以进行试错的次数增加了,小众产品的产出的数量多了,持续去做,持续帮用户解决问题就行了。
保持专注
在发现 Twitter 和 ProductHunt 上占了 85% 以上的 ChatGPT 的周边产品后,依然专注自己的小众领域,依然贯彻专注,先把能赚的钱放到自己兜里,小众产品机会无处不在,并不一定要追逐热点。只要认识到解决小部分人的问题即可产生价值,那么热点对我来说就变得不太重要了,赚点小钱过日子其实也不差。
坚持学习
前两年,作为相对封闭的独立开发者,知识的来源大多来源网络和书籍,在自己限定的范围内进行学习吸收,而最近一年更多来源于与人的交流,正因为创建了社群,与具有丰富经验的人进行交流,会获得很多其他地方没法获取的知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