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实验设计思路主要围绕对抗体Fab区域和Fc区域改造,然后对改造后的抗体进行药效评价,最后在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恢复情况研究其作用机制。
1、
对Fab区域进行改造
:
对先前获得了两种有希望清除HBsAg人源化抗HBV mAb,huE 6 F6-1和hu 1-23,在huE 6 F6-1和hu 1-23的可变区中引入pKa为6.0的组氨酸取代,以赋予pH依赖性结合HBsAg。实现了抗体能够在中性血浆(pH 7.4)中捕获病毒抗原,同时在酸性内体(pH 6.0)中与抗原解离,从而提高抗体的再利用率。
2、
对Fc区域进行改造
:
将双突变K326 D/L328 Y的Fc工程化引入73和C26的Fc区中,进一步工程化抗HBV抗体,双突变K326 D/L328 Y可以改善抗体介导的可溶性抗原清除。
3、
药效评价
:
通过抗病毒效果和剂量效应,评价改造后的抗体的治疗效果。
4、
机制研究
:
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分析表征了抗体对四类小鼠Fc受体的亲和力,验证改造抗体抗介导的细胞吞噬作用(ADCP)增强。
5、体内实验:
AAV/HBV小鼠给药后,第36天采集的肝脏和免疫组织进行了免疫细胞应答的流式细胞术分析,验证改造后的抗体增强HBV耐受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