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场开盘冲高一下后,全天阴跌,成交量进一步下滑到7400亿的地量水平。
反正这个行情,只要没量,你就感觉走的非常“憋屈”,连个顺畅的上涨都没有,基本还是我一直给大家讲的:
没量,量化就缺少对手盘,就能直观的感受到盘面被“拿捏”的死死地。
板块看,
电力、煤炭、有色、半导体
等少数几个板块收红,但基本都是冲高回落的(
冲高就会有卖盘,这就是高频量化剥头皮交易导致的,成交量越小越明显,成交量大的时候感受不到
),半导体这种大级别利好,连两天的顺畅走势都没有,上海出的房地产利好更是不买账,昨天地产跌幅第一。
所以,核心还是量。
目前大盘的形态,依然是上升结构中的区间震荡,其实大盘的形态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成交量什么时候能上来,有了量,量化的影响才能减小。
但是现在的尴尬就是,越没有量,量化就越导致市场走不出来,赚钱难度大,越是赚钱难度大,场外资金更不来了,场内都躺平了,成交量就更加低迷,如此不断负循环。
现在量化都把流动性榨干了,竭泽而渔了。
在动物世界里面,狮子在捕猎完毕之后,一周左右都不杀小动物,他知道过度的捕杀,会导致食物减少,其实就是消灭自己。
人作为高级动物,反而不如狮子。
其实在前几个月,新村长刚一上任后,量化收敛的那段时间,成交量也上来一些,明显感觉赚钱效应好很多。最近,
在
给了高频量化一个明确的预期(限制高频量化的新政10月执行)之后,量化短期反而可以肆无忌惮了。
所以,这个行情,要想做,就是我昨天讲的,反向操作,即:
只要是成交量上不去(在8000亿附近或之下),你就在逻辑强的方向反向操作,跌多了就买,涨多了就卖,精准的高点低点很难掌握,也就是大致一个区域
。
关于这个策略,昨天我也讲了两条:
1、反向操作。
反向操作的前提是,成交量在8000亿附近或之下,跌多了体现出恐慌或供应萎缩入场,涨多了体现出加速或需求不足离场,波谷要耐住寂寞,多些耐心,波峰要抗住诱惑,及时高抛。
2、逻辑要强。选择“买跌”的方向,一定是强逻辑方向,要能形成市场共识,因为逻辑不够,低吸就是无底洞。逻辑强的方向,我认为还是这几个:科技、出海、周期(铜金猪)。
①科技链:
国内来讲就是转型的主要方向和抓手,前几天发布了最强的半导体三期大基金,对半导体行业支持加大,从全球来讲就是AI第四次工业革命。科技是完全符合时代大趋势的方向。当然,这是逻辑层面,操作层面,基于我们的市场生态,也要
波段操作
,也要选择好细分赛道和个股。如果你不会选股,可以考虑ETF,在国九条出台后,垃圾小票风险更大,中大市值更受欢迎,而ETF基本都是中大市值核心龙头,比如
5G通信ETF (515050)
,十大重仓股基本就是立讯、中际旭创、妇联、中兴、紫光、赵姨这种,完全可以
反向操作
,利用调整低吸:
②出海链:
出海链一季度整体业绩都不错,他们内部也是轮动的。昨天出海细分的配电设备较强,家电、轮胎、工程机械调整,想做也是
反向操作
,利用调整低吸,不追涨。
③周期类:
我讲的周期包括
铜金猪
,当然还有一些小金属,逻辑很简单,就是涨价。在美帝降息预期下,这些都在涨价。难度是大宗商品要结合国际铜金价格走势和地缘因素操作。周期也是适合
反向操作
的,就是调整后低吸,赢面很大。
反向操作,这是对付量化的方法。
你没发现,这个市场,对于强逻辑的方向,有些个股突然大跌一下之后(结构不破坏的前提),反而安全了,而上涨意味着风险(有被量化砸盘的风险),什么时候这个局面得到改变,上涨有了持续性,市场才能重回强势。
或者,如果你做不来反向操作(因为反向操作很多人克服不了心魔,是逆人性的),那就干脆少动,
因为无论从基本面角度来讲(国九条之后,IPO、减持、财务造假、退市等不断规范),还是从宏观经济(房地产政策不断优化)角度来讲,都有向好的预期,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高频量化也蹦跶不了几天了,这个过渡阶段,少动反而能少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