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物联网观察
为您网罗全球最新物联网行业资讯,聚焦IOT前沿科技,展现优秀厂商产品方案,更有国际专家为您深入解读行业趋势,带您一起感知未来物联网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小厨师!好可爱!! ·  12 小时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狗狗也会翻白眼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的微博视频 ... ·  13 小时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真实了,毕竟最后都在同一个垃圾桶里 ... ·  12 小时前  
冷丫  ·  GIF:紫色最有韵味 ·  2 天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不想离开舒适圈,那就戴着舒适圈一起走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物联网观察

从7万美金跌到100美金,激光雷达这些年经历了什么?

全球物联网观察  · 公众号  ·  · 2017-10-31 10:33

正文


从2011年2016年3月,全球激光雷达领域的融资总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尽管数量不多,但资本对这个玩家不过40个,绝大多数公司在50人内的行业热情持续升温。



1

前世


仅粗略统计, 今年内 行业融资金额已超过16亿元。 热钱纷纷涌入,是因为资本看中了行业的广阔空间。


2017年激光雷达企业大额融资情况

月份

公司

融资金额

5

禾赛科技

1.1亿元

7

Innoviz

6500万美元

8

LeddarTech

1.1亿美元

9

思岚科技

1.5亿元

9

Oryx Vision

5000万美元

全球物联网观察制表


这一切还得从最先成熟将激光雷达,应用在汽车上的是美国Velodyne公司说起。2004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主办了一场跨越莫哈韦沙漠的无人驾驶挑战赛,这个比赛的初衷是刺激军事和商业应用领域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当时 Velodyne的创始人David Hall也组建了团队参加比赛,尽管Hall带领的团队没能赢得冠军,但一个叫激光雷达装置却引起了他的关注,并开始着手研究。


很快,Velodyne研发出了第一台激光雷达,其直径达到30英寸,重量接近100磅。 到2007年,Velodyne已经成功推出了体积和重量都显著降低的64线激光雷达产品。


在同年DARPA的城市挑战赛开始时,Hall收到了来自十几个团队的请求,希望引用他的技术。于是 Hall顺势 组建了一支工程师团队 开发激光雷达系统, 对每套激光雷达系统收费高达8万美元。


时至2010年,谷歌推出无人驾驶汽车项目。 谷歌车顶所使用的“车顶花盆”就是 Velodyne 生产的64线激光雷达传感器, 成本约为7.5万美元,其成本占到一辆谷歌无人车近一半。



尽管价格高昂,但最尖端的64线激光雷达只有Velodyne一家公司能够生产,这使得其在高端激光雷达市场一家独大,缺乏竞争,让下游厂商没有议价余地。Velodyne凭借着其垄断地位,从下游厂商赚取着高额利润。


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占尽风头,激光雷达也开始为更多人所知。


受新进者影响,2015年Velodyne发布16线激光雷达,价格从7.5万美元的降至8000美元。较低的售价点燃了研究人员的热情,无人驾驶步入发展热潮,激光雷达也成了无人驾驶汽车的标配。 Velodyne激光雷达的出货量也从15年的3000多,到16年激增至2万个。


由于生产过程复杂, 激光雷达 需要精密设备和人工调校,现阶段只能少量生产。一边是 急速攀升的市场需求,一边是超低的供给量,这一度让 激光雷达在全球范围内缺货。


甚至导致顶尖自动驾驶团队不断推后研发进度,就在上半年,滑铁卢大学自动驾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表示,由于实验室的激光雷达出现故障,他们的工作已经处于全面停滞状态。向 Velodyne 下订单后,得到的回复是半年后才能拿到新的激光雷达,这让研究人员心灰意冷。



2

今生


眼看Velodyne赚的盆满钵满,可谓羡煞旁观者。巨大的市场需求 ,吸引了不少新的竞争者进入该领域。而新进玩家皆选择避开 Velodyne的锋芒,另辟蹊径。


2016年初的美国CES上, 激光雷达初创公司 Quanergy 展示了号称是全球第一款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并称如果订货量在一万台,每台激光雷达的成本有望控制在 100 美元以下。



从售价几十万,现千元以内。为什么固态激光雷达能让成本下降这么多呢?


这要从激光雷达的原理说起,传统的激光雷达是靠360度机械旋转来运作的。 这类似于电影里的军用雷达,那个不断旋转的大锅,就是在进行机械式的旋转扫描。




传统激光雷达就是通过不断旋转发射头,将速度更快、发射更准的激光从“线”变成“面”,并在竖直方向上排布多束激光,形成多个面,达到动态3D扫描的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无人驾驶汽车的 “车顶花盆” 不停旋转的原因。




如上图的箭头代表发射出去的激光,激光雷达不断的旋转就能对着周围环境发射出全方位的激光,发射出去的激光线束越多,理论上返回的数据就越多,常说的16线,32线,64线指的就是一个激光雷达发射出去的激光线数。


而固态激光雷达则采用了基于电子部件进行数据读写的方案,去除了机械旋转部件,采用集成电路上的感应晶片扫描各个方向,然后输出车辆周围的 3D 图像。另外,Quanergy还将其线数还降低到了8线,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还缩小了体积。


Quanergy S3固态激光雷达原理


凡事都有利弊, Quanergy 的 固态技术减少了光学镜片(主要成本),从根源上降低了激光雷达的成本。 不过这也这 意味着激光雷达不能进行 360 度旋转,只能探测前方。但是,理论上只需在车辆前后对角线各装一个激光雷达,就能覆盖 360 度视域范围,而无人驾驶公司为保守起见往往会多装。目前,固态激光雷达已被业界公认为新的发展方向。


如果用一张比较通俗易懂的图解释应该就是这个了:


激光雷达的固态和机械旋转有点像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的关系,两者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技术模式。所以对于行业来说, 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 。老牌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虽然在07年进入了这个市场,但也是到2016年才开始对固态激光雷达进行研发。



3

未来


能与国际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这种机会中国企业怎会错过? 自进入2017年以来, 国产激光雷达厂商捷报频传,多家公司在研发上均有突破。


4月,速腾聚创宣布已经为多线激光雷达量产做好充分准备,已可以向无人驾驶测试和研发机构及时供应激光雷达及配套设备。速腾聚创也是国内首个宣布量产的激光雷达厂商。


4月,禾赛科技称将推出最新款40线 混合固态激光雷达 Pandar 40,通过接受预定的消息,宣布产品进入了量产阶段。



10月,镭神智能公司表示其首款用于激光雷达接收端的模拟信号处理芯片研发成功,已进行流片,将在年底量产发布。


(详见: 国内外主流激光雷达传感器厂商,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从历史经验来看, 因为拥有制造优势, 但凡被中国企业攻破的科技领域,产品一定会变得物美价廉。毫无疑问,激光雷达行业也一样,中国企业 必然实现弯道超车,并在下一个阶段引领全球无人驾驶产业的发展。



其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