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做書
记录出版者的努力和探索,让出版简单、有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新的一年宜练流瑜伽:顺应自然,温暖四肢 ·  11 小时前  
为你读诗  ·  愿挚爱白月光,终为朱砂痣 ·  11 小时前  
常观  ·  起猛了!哪吒闪现常州! ·  22 小时前  
常观  ·  起猛了!哪吒闪现常州! ·  22 小时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心中有光的人,终会迎来光明 ·  昨天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心中有光的人,终会迎来光明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做書

没啥,就是最近又缺稿了

做書  · 公众号  · 文学  · 2021-03-28 18:36

正文


每当有朋友来做書办公室参观,看到我们的 “编辑力量”只有区区两人时,都难掩惊讶: 如此高频的更新,质量 稳定 的内容输出是怎么 做到的?

我们总会满脸骄傲地回答:多亏了那些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的外部作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做書 不只是一家自媒体,更是一个业内人士、读者群体发声、交流的平台,我们只不过是搭台者。

成立7年以来(马上8年了),登上这个平台的外部作者已经超过了500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凝聚起了这个行业最爱思考的一群人,做書也成了一个思想激荡、观念碰撞、创新涌现的地方,与出版业的发展紧密交织在了一起。

我们的投稿邮箱也如同四季不竭的泉眼,总能收到热情洋溢的来稿。遗憾的是,它们很多时候都不符合我们的定位,比如那些文采飞扬的小说、散文。

我们的留言区的活跃度也远高于大部分公众号,因为我们的关注者是最乐于思考、表达的一群人( 也很严格,很挑剔 )。我们相信还有更多的真知灼见、个人经验散逸在一个个角落里,有待我们去发掘、唤醒。

过去,我们的投稿路径 隐藏 过深,也没有足够明确 做書 期待什么样的文章,可能导致了很多投稿者跃跃欲试之后,遗憾地与我们擦身而过。

今天,我们再次诚恳地向你发出投稿邀约,期待你能够成为做書“智囊团”的一员,用你的文字拓展我们的内容边界,让你的思考催动更多的思考,热情点燃更多的热情。



下面是我们欢迎的稿件类型及要求,每种类型下面会有几篇文章以供参考:

1、行业观察

无论是业内讨论正酣的“公版书是不是行业倒退”,还是实体书店未来的生存之道,无论是微信读书对于纸书的冲击,还是买书不看是不是等于做慈善……只要是跟阅读相关的热门话题,我们都欢迎有价值的深度思考,从自身经验出发的个体思考,以及从行业内部的专业观察。

👇 参考文章

人人都爱的文库本,为什么在国内流行不起来?

中国出版业的畸形儿——山寨书

正在消失的「超级畅销书」



2、编辑生活

如果说图书编辑与其他工作有什么不同的话,可能是那种“职业共同体”的感觉——大家虽然分散在不同的出版社、图书公司,做着不同类型的书,但身处同样一片“落日余晖”之中,面对同样一个难以取悦的市场,承受着相似的职业压力(从职场PUA到群体抑郁症),又被同样一种热爱所驱使,纵使被虐千百遍,做书之心不曾变。

希望你能够把编辑工作中或豪情万丈、或心灰意冷,或成就感爆棚,或被自我怀疑淹没的时刻与我们分享,让更多的编辑同行知道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 参考文章

一年出了19本书,我却一点也不开心

从营销编辑转岗策划编辑,我失败了三次

6000册被紧急召回的书,让人看清初审的生死境界



3、编 辑手记

每一本书都有故事,而毫无疑问,编辑是最好的讲述者。只要对一本书付出了情感,就一定有话可讲。然而,作为一本书的“幕后英雄”,编辑的苦心孤诣要么无人倾听,要么因为营销的需要化为了一篇篇推书广告。

成立以来,我们就致力于挖掘书籍诞生背后的故事,让编辑的专业付出、全情投入被更多人看见,也让他们操作一本书的经验能够沉淀下来,成为整个行业共享的知识财富。

如果你在做一本(套)书的过程中也有值得记录的心路历程、经验教训,希望能够与 做書 分享。我们替同行、读者,以及这本书(知道自己身世的书是幸福的)向你表示感谢。

👇 参考文章

为有才华的普通人出书,也是出版的意义啊!

爱手艺的《死灵之书》:迟到两年的编辑手记

男妇科医生用221个笑泪段子征服全世界



4、书店探访

相信你也和我们一样,喜欢通过书店来解锁一座城市的隐藏副本——每到一座城市必会去探访当地书店,为了找寻一家书店不惜穿街走巷、四处打探,还喜欢和书店老板天南地北吹水聊天。对于媒体上的网红书店你也可能有点不屑,因为还有更多好玩的书店隐藏在三四五线小城之中。

欢迎身在各个城市的你发来第一手的探店报告,讲述那些让你一见倾心的书店,那些选书、品味不拘一格的书店,那些在你心底珍藏很久的宝藏书店。

当然,如果你本身就是书店店长、店员,那就再好不过了。我们已经搬好了小板凳,请开始你的故事~

👇 参考文章

关店潮中,在三里屯开一家“奢侈品”级的书店

今天,是全球首家24小时书店的最后一天

我在书店当女工的日子



5、酷书推荐
在成千上万的书中翻出那本或神奇、或荒诞、或好笑、或精致的“cool book”,它可能在教人挖鼻屎,也可能在教人如何应付相亲,或是揭开了被大家遗忘的秘密,或是装帧格外奇特,或者,它就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小众好书。
只要这本书够酷,无论它在哪里出版,由谁创作,我们旨在寻找那些古怪主题的图书。

👇 参考文章

酷书情报|非纸质书不可的书中之书

酷书情报 | 日本人真是啥题材都能做成杂志啊!



6、书籍设计 / 纸张艺术
一本好书意味着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装帧装订、印刷用墨、字体间距等都决定了一本书给人的感官印象,这是纸质书抵御电子书入侵的最后堡垒。

无论是设计师现身说法讲解一本书的设计理念,还是对腰封、页边距、纸张等设计元素的探讨,亦或是手工书爱好者的作品分享,我们都很欢迎。

👇 参考文章

让我们谈谈页边距

不看纸质书的书籍设计师,能设计出个啥

那些让人舍不得扔掉的腰封




审稿标准

1.文章字数:长文章2000~5000字,多图文类文章1000字以上。
2.作品原创性: 作品不得抄袭其他平台的文章和内容等 ,作品中摘录、引用性质的内容不得超过全文的30%。
3.唯一性: 不接受一稿多投 ,我们将默认您的投稿是授权做書首发,文章发布时会加“原创”标志。若您投稿后7个工作日内未收到编辑回复,则可转投其他平台。
4.编辑修改:目前我们极少收到可以一稿过的投稿文章, 通常会经历至少两次、多则五次的改稿过程。 修改的地方包括但不限于:文章架构、内容细节、小标题、内文配图等。由做書决定最终发布作品的时间、文章标题、摘要信息、按语和封面图片。
5.关于撤稿:在沟通改稿过程中,如因作者个人原因决定撤稿,不可使用做書编辑部对作品的修改意见,将含有做書创意的文章内容在其他平台发布。 如已完成改稿并发布,做書不接受任何没有法律依据的撤稿要求。
6.关于转载:原创文章发布后,我们将根据做書转载须知中的流程受理转载需求, 24小时候方可发布转载文章,白名单只开单勾。

关于稿费
做書尊重每一位作者的创作,一旦稿件被录用,我们会根据文章的阅读量表现,支付相应水平的稿酬。
除了稿费之外,我们还能为作者提供几十万兴趣相投的读者,以及来自行业内外的回声与反馈。

另外,编辑手记类文章客观上能起到宣传推广的效果,所以我们目前不提供稿费,但是会提供一个让好书为更多读者所知的机会。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邮件标题:投稿+作者名+文章标题

文本格式:文档+配图(Word / Pages文档,jpg / png图片,图片按文章内配图顺序进行编号,图片标题只保留编号即可,图片最大不超过5M)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