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是开年首场重要会议。对于长安街知事APP和知事的无数同行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在会议审议通过的10多个文件中,有这样一则:关于深化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
为什么说很重要?首先,它关乎着每一个媒体从业者的切身利益。
新华社在简短的通稿中概括了改革的四大要素:
1、统筹配置编制资源。
2、开展人员编制总量管理试点。
3、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4、完善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
切中要害!核心就是要解决编制、薪酬和考评问题,也就是“待遇上及时保障”。
我们常说,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这份改革意见直指传统媒体发展两大积弊:
一是媒体单位内部采编人员身份、地位存在位差,有的同岗不同责,有的同工不同酬,从业人员缺乏事业心归属感,不利于积极性调动。
二是传统媒体整体经营下滑,收入水平与其他行业特别是新兴行业的位差加大,分配方式又受体制机制影响,缺乏灵活性,媒体从业人员流失严重。长此以往,内容生产还在,生产优质内容的人却走了。
要说重要性,不仅要看内容本身,还要看推出的时间节点。一年前,同样是春节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
总书记的讲话,是新形势下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行动指南,其中特别提到,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显而易见的逻辑是,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必须有效激发新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要完成激发这个动作,必须走改革之路。
改革有多么紧迫?今年一开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套开了另一个重要会议——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
这次会议为媒体深度融合确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正是呼应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前提出的“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要求——要提高传播力、影响力,必须适应新的传播形势。
众所周知,互联网正加速重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主流媒体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融合发展的任务更为紧迫。近几天,长安街知事APP多次提到,地方党政主官、军队高级将领不约而同运用新媒体平台向人民群众和基层官兵拜年。形式创新的背后,正是对媒体变革的深刻认知。
这不,一开年,全国上下都动了起来。大力推动媒体融合的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年后上班第一天就前往上海报业集团解放日报社上观新闻、文汇报社、新民晚报社和澎湃新闻调研媒体改革进展,并召开媒体融合工作座谈会。
他明确表示:受众在哪里,阵地就在哪里。衡量深度融合、整体转型成果的根本标准,就是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在媒体工作的小伙伴都知道,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方位的政策支撑,其中必须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包括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职级晋升制度、薪酬分配办法,这样才能吸引凝聚全媒体内容生产、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急需的高端人才。
在当前情况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以后,用人体制、人员身份不同的问题将更加凸显,因此就要深入研究、妥善解决,逐步实现同岗同责、同工同酬,提升从业人员的事业心归属感。
中央深改组会议适时推出这一事关无数传媒人未来的重磅文件,强劲的改革节奏果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改革意见的主要对象,是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这充分释放了一个信号,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大潮中,主流媒体将继续引领风潮、担当大任。
刘奇葆在座谈会讲话中深刻指出,传统媒体不进则退,倒逼我们增创深度融合新优势。纸媒发行、广告连续下滑,不少都市类媒体收入“断崖式”下跌。在现实压力下,一些媒体人才流失加剧。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推进深度融合,传统主流媒体才能走出一条持续发展的新路。
传统媒体当中,主流媒体必然是龙头。显而易见:中央媒体为引领、省级媒体为骨干的融合传播布局,就是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