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媒体曾报道过,日本有家企业想当本地的SpaceX,首次发射却未能成功。不过失败倒是没能阻止日本人对商业火箭发射的热情,以相机为核心业务的佳能也要进入这一市场了。
8月9日,佳能电子与IHI AEROSPACE、清水建设、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共同成立小型火箭发射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日元(约606万元),其中佳能出资70%。
目前,民营火箭发射成本约为6500-7000万美元,而由佳能主导的这家公司的火箭发射价格只需10亿日元(约6076万人民币)。
而日本宇航开发局( JAXA )目前主导大型火箭发射,每次发射费用约50亿日元(约3亿元),加之受到卫星发射基地的场地制约, 2017年最多也只能发射8枚火箭。所以,佳能想做的便是通过低价策略来吸引订单。
但,佳能怎么就想到去太空探索了?底气又来自哪里?
2016年,佳能就宣布他们要进军这一领域,并协助日本宇航局开发迷你火箭。目前日本宇航局所使用的火箭H2A全长53、直径4米、重289吨,但迷你火箭全长仅有9.5米、重2.6吨、直径0.5米。如果要找参照物的话,差不多就电线杆那么高,这是全球最迷你的用于发射卫星的火箭,今后佳能火箭生意所使用的正是这种迷你火箭。
迷你火箭所搭载的卫星将主要用于卫星照片拍摄及通信领域。佳能采用了研发相机时所积蓄的技术,推进火箭控制系统实现轻量化。而IHI AEROSPACE则负责燃料喷射装置等主体部分, IHI AEROSPACE曾隶属于日产宇宙航空部,日产退出航天领域后开始进行独自研发。
而在2017年6月,佳能又参与了印度航天局( ISRO )的卫星发射项目,成功成为第一家自行研发卫星并送上天的日本企业。佳能所研发的人造卫星CE-SAT-I采用了EOS 5D摄影技术,地面上1米大的物体都能清晰拍摄。
CE-SAT-I所拍摄的卫星照片就能够用于防灾、农业生产等领域。佳能卫星开发负责人酒匂信匡在接受《日刊工业新闻》采访时曾表示:“试验成功关系到销售卫星照片与卫星本身。”
根据美国调查公司数据,到2023年人造卫星发射数将达到460颗,为2016年的4.6倍。商业火箭发射市场显然潜力巨大,但佳能并不满足于只发射火箭,研发能够拍摄高精度照片的卫星、销售卫星照片、制造火箭,一条龙太空生意或许才是佳能的最终目标。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好奇心日报(ID:qdailycom)”,原标题《造卫星、造火箭、发射火箭,佳能有个很大的太空梦》,作者 | 陈思吟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如文中图片或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负责人:农燕
主笔记者:贺鹏梓、李刚、空天松鼠、黑法丝
编辑:杨艳、朝晖、林紫、娜娜
设计:郑慧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媒体合作等事宜,请加微信号:nongyan258766
【 猜你想读】
▼
深度 | 中国的商业航天创业者与马斯克的不同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内容、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
投稿邮箱:
Emil:[email protected]
杂志订阅请联系:
Emil:dingyue@yinhexi.la
▼ 喜欢这篇文章?那就点个赞鼓励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