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医典
靠谱、实用、有趣的医学健康科普,就在腾讯医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Sci ... ·  2 天前  
生信菜鸟团  ·  DNA语言基础模型,从DNA序列中准确预测分 ... ·  3 天前  
生信宝典  ·  iMeta | ... ·  3 天前  
生信人  ·  好的临床问题,意味着更少的分析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医典

这种肉吃多了,心血管病、糖尿病都找上门!你可能每天都在吃……

腾讯医典  · 公众号  ·  · 2024-10-15 07:55

正文

你知道吗?心血管病 (比如常见的冠心病、高血压) ,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寿命的“头号杀手”!


2019年的数据显示,我国 每5个死亡病例中,就有2个死于心血管病 [1]


(来源:Soogif)


不仅如此, 糖尿病也是被证实的心血管病高危因素 [2]


而得这两个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饮食结构不合理,也就是 吃得不健康


那么,到底怎么吃,才算健康?


很多人都知道要多吃蔬菜水果粗粮杂豆,少油少盐少糖。


但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一种“ 伤心 ”的食物, 那就是——“ 红肉 ”。


(来源:Soogif


↓↓↓

点击预约专家直播提醒

👇👇👇



首先,很多人肯定会问,老是听到“红肉”和“白肉”,那到底啥是红肉,啥是白肉?



红肉 ,基本上指的是“四条腿”的畜肉,比如猪、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肉。


白肉 ,指的是禽肉和水产品,比如鸡肉、鸭肉、鱼肉和虾肉等。


最近,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病杂志》的研究,对过往70项研究、总计600多万人群进行分析,全面评估了 红肉 (包括了未加工和加工红肉) 与心血管疾病 (包括冠心病、中风、心力衰竭 、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发病的关系 [3]



结果发现,无论是否经过加工,红肉吃多了都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每天多吃 100克未加工红肉 ,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可能增加 11%


而每天仅多吃 50克加工红肉 ,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就可能增加 26%



进一步分析后发现, 未经加工的红肉,对男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影响更大、更显著 ,在女性群体中,却并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影响。


但是,每天多吃50克加工红肉,对男女的影响“无差别”,都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


研究还分析了未加工和加工红肉对哪种心血管病的影响更大。


结果显示,每天多吃100克未加工红肉, 冠心病 的风险可能会增加17%。而每天多吃50克加工红肉,可能让 中风和心力衰竭 的风险均增加16%。




不仅是心血管病,多吃红肉还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每天多吃 100克未加工红肉 ,会使2型糖尿病风险 增加27% ,不仅如此,还会让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翻倍! (风险增加101%)


每天多吃 50克加工红肉 则可以使2型糖尿病风险 增加44%


(来源:Soogif


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这项研究还分析了不同的饮食模式下,红肉对健康的影响,比如以谷物、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东方饮食,和以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西方饮食。


结果发现, 在西方饮食模式中,多吃红肉普遍会导致更高的疾病风险



在西方饮食中,每天多吃100克红肉,患中风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都会高于东方饮食的人群。


而每天多摄入50克加工红肉,只在西方饮食环境中会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在东方饮食中,没有观察到关联性。


这也说明, 红肉对健康的影响,也需要结合具体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来评估


简单来说,如果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护心”食物,或许也能一定程度上消抵红肉等“伤心”食物对身体的伤害。




说了那么多红肉对健康的影响,你一定想问,红肉还能吃吗?


(猪肉、牛肉、羊肉......我一个都不想割舍啊!)


直接上答案: 未加工红肉可以适量吃,加工红肉还是尽量少吃



其实,不止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红肉目前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2A类致癌物,即 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 [4]


加工肉则更直接,目前已被列为1类致癌物,也就是 明确对人类致癌的物质 [4]


当然,红肉所带来的致癌风险是基于大量与长期的摄入。因此,不意味着不能吃未加工的红肉。


吃多少红肉,算适量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 中对动物性食物的推荐是, 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克,蛋类300~350克,畜禽肉300~500克 [5]


《柳叶刀》曾发表过一份最优饮食建议,目的是为了最小化疾病死亡风险,这其中建议每人 每天只吃18~27克红肉 ,也就是差不多1~2根手指的大小 [6]



听着有些困难,不过平时我们可以尽量用白肉替代红肉,一周中选择2~3天吃红肉,推荐不超过50克为佳。


很多人会担心,少吃红肉会不会缺铁?


确实, 红肉中的铁含量和吸收率都优于白肉


但其实,如果本身没有缺铁性贫血的问题,禽肉、鱼肉、蛋类、大豆、血豆腐和深色食物吃得比较均衡,基本上可以从食物中获得足量的铁。再搭配足量新鲜的蔬菜水果,其富含的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



尤其对于 普通成年男性 ,铁的需求量不算高 (每天15毫克) ,但普遍存在红肉以及加工肉吃得过多的情况,更需要控制红肉的摄入。


相比之下, 女性对铁的需求量更高 (每天20毫克) ,也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这种情况下,可以 适量吃些红肉、动物肝脏、血豆腐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 ,保证体内有充足的铁元素。


总的来说,这些大型研究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我们完全不吃红肉,而是在提醒我们真的 要注意红肉的摄入量了



毕竟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的餐桌上荤菜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习惯“大口吃肉”。


因此,我们也要留心选择肉的种类和加工方式,用优质的“白肉”来替代部分“红肉”,同时注意吃得简单点、少一点。


做到这点,就可以更好地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直播福利来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