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建筑师的非建筑
感动你的,必先是感动我的。中国设计/艺术/视觉媒体领航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华硕 2025 款 Zenbook A14 ... ·  13 小时前  
笔吧评测室  ·  聊一类「最近暂时不要买」的游戏本 ·  13 小时前  
笔吧评测室  ·  高通骁龙 X2 新系列 PC ...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英伟达 RTX 50 系列笔记本电脑预计 ...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开工了!聊一款“收收心”的笔记本电脑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建筑师的非建筑

建筑界“狂人”王澍,写了一本书,又狂又傲,又谦又雅……

建筑师的非建筑  · 公众号  ·  · 2018-07-07 17:00

正文

在翻开《造房子》这本书之前,其实是有点犹豫的。

因为有一句书评,这么写道:

“不喜欢他骨子里 狂傲与戏虐 。一个真大师,带来的应该是平静与宁合。”

他,就是《造房子》的作者,也是 首位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的中国建筑师 —— 王澍

今天为你推荐这本 “建筑界的狂人日记” —— 《造房子》

王澍狂吗?

书序的第一段里,他毫不遮掩地写道:

我在东南大学上到大二,已公开向老师们宣布: 没有人可以教我了。

在外界看来,王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是一个 敢从梁思成一直点名批评到自己的导师 的人。

是一个会 指着街上行走的人,说这些人已经全部死了 的人。

是一个 宁可不要硕士学位,也不愿改动毕业论文一个字 的人。

但是佛有百脸,人有千面。

或许你不知道,王澍同时也是一个 谦虚又儒雅 的人。

苏州的园子,他能 不厌其烦走上几十上百遍

每每谈及自己尊敬的老师和前辈,他 必尊称先生,无一例外

他常说自己 “首先是个文人,碰巧会做建筑”

又狂傲,又谦雅。

看似矛盾的两极,却都是王澍。

书如其人 ,这本《造房子》也像王澍一般。有的文字带了 铺天盖地的狂气 ,而有的篇章 平缓柔和 ,甚至还会 带点文人特有的可爱

在《造房子》里, 当王澍说起中国建筑的现状,说起传统文化的传承,言辞凌厉又严肃

比如在《循环建造的诗意》中,他直言:

“事实上,面对中国建筑传统全面崩溃的现实,更需要关注的是,中国正在失去关于生活价值的自主判断。”

当他谈起学术、自我、生活,笔调温和又真诚

比如在《素朴为家》中,他缓缓写道:

“你能看到,春天,草变成很嫩的绿色,心里一痒。当我用一种缓慢的、松弛的、无所事事的状态来看它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建筑和营造、传承和教育的书,这本书还关于 态度、顿悟、世界和人生

这本书,是王澍 向这个急着摆脱过去的社会的反思 ,是 一本温和又真诚的反思书


《造房子》在一条生活馆有售,

限时特惠价49元 (日常销售价55元)

7月8日23:59特惠结束

全书主要分为3个部分: 意识、语言、对话

意识

温和又真诚的反思

这一部分收录了王澍十多年来重要的建筑文化随笔。

这里有他的个人成长轨迹、代表作的诞生过程,以及他对传统文化、东方美学的经年探索。

在书中,王澍谈园林的审美情趣、传统人文情怀,探讨传统文化的当代路径,更流露出对于现代城市建造的危机意识。

建造一个世界,首先取决于人对这个世界的态度。面对世界的态度比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

——《造园与造人》

实际上,人这个东西,几件事情,几张图,就足以指引他的一生。

——《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

我在各种场合曾反复宣告:每一次,我都不只是做一组建筑,每一次,我都是在建造一个世界。

——《营造琐记》

我们认为,如果想现在中国所发生的情况,传统只是指那些存放在博物馆中的东西,那么传统实际上就已经死了。传统是活在人手上的东西,是活在工匠的手上的。

——《循环建造的诗意》


语言

用建筑说话

象山校区的曲折回廊,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南宋御街的骑楼与小博物馆……

这一部分主要是以图片的方式,展现王澍的3个著名建筑项目:

● ● ●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 ● ●

宁波美术馆

● ● ●

中山路

带你近距离感受房子的呼吸,也重新体会纸书之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