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盛和塾
【稻盛和夫经营研究中心】 盛和塾是企业家学习、亲身实践“稻盛经营学”的学习平台,帮助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解决经营难题和困惑。2019年稻盛和夫解散全球盛和塾,仅保留中国盛和塾,欢迎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  ·  学辐射环评知识 ... ·  2 天前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  ·  学辐射环评知识 ... ·  2 天前  
西藏发布  ·  西藏9部门出台新措施,关乎你我! ·  2 天前  
TGB湖南人  ·  DeepSeek带来的AI平权全面落地 ·  3 天前  
网信西藏  ·  伦旦多吉、旦增桑珠……请保持通讯畅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盛和塾

稻盛和夫:如果真想取得优秀成果,就不能轻松散漫

盛和塾  · 公众号  ·  · 2024-04-05 05:00

正文

【每日·听稻】 即使遭遇困难,也决不逃避。当你陷入困境、苦苦挣扎时,如果抱有“无论如何也必须成功”的紧迫感,就会发现平时忽视的现象,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稻盛和夫#盛和塾

本文字数:3754字 | 预计阅读:12分钟
音频播放结束后将自动循环播放,可重复收听


把自己逼至极限

发掘无限潜力

即使遭遇困难,也决不逃避。 当你陷入困境、苦苦挣扎时,如果抱有“无论如何也必须成功”的紧迫感,就会发现平时忽视的现象,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我从地方大学毕业后,进入京都的“松风工业”工作,在那里开始了精密陶瓷的研究,但我事先并没有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算不上是优秀的技术人才。

但随着不断的努力研究,我终于成功合成了新型陶瓷材料。


后来我才知道,在我之前,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研究机构已经开发出了同种材料,而在他们研发成功的一年后,我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实现了该材料的合成。



于是,这种材料成了松风工业当时的主打产品,也是后来京瓷创立初期的主打产品。

按理来说,我这种人毕业于地方大学,且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根本不可能成功合成这种新材料。


而我之所以能成功,便是由于采取了把自己逼入绝境的方法——心中抱着“无论如何也要让研究出成果”的强烈意念,全身心投入研究,以至于把自己逼到近似“疯狂”的极限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灵光闪现”的瞬间,并得到了启示,从而使研发取得了成功。

《京瓷哲学手册》里有这么一句话——只要拼命努力,把自己逼至极限,终会得到“神灵的启示”。


当然,灵感源于每个人自身的努力,但我觉得可以认为是神灵看到我们苦苦摸索的样子,而动了恻隐之心,于是给予了我们启示。


因此,我经常激励员工: “要努力到神灵出手相助的地步。只要做到这点,势必能获得启示。”


如果真想取得优秀成果

就不能轻松散漫


毕业数年后,我到访久别的母校。当时正值京瓷公司的创业初期,我一边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工作,一边全力投入公司的经营工作。


我在和上学时的一位恩师把酒畅谈时,可能是我所表现出的状态让他有所察觉,于是他说:“稻盛啊,这样下去,你的身体会吃不消的。如果不保持从容余裕的状态,是想不出好创意的。你是一个技术人员,有责任不断想出好创意并投身研发,所以别把自己逼得这么狠。”

当时的我是这样回答老师的。

“老师,您这么说就错了。只有在进行研究时把自己逼至极限状态,美妙的创意和灵感才会产生。您说‘如果不保持从容余裕的状态,是想不出好创意的’,但这所谓‘创意’只不过是偶有所得的设想而已。如果靠这种信手拈来的设想,连一般的工作都无法顺利完成,更别说尖端的科研工作了。”

这么说可能有些失礼,但在象牙塔中从事学术研究的专家教授们,很少抱有“即便赔上性命,也要研究到底”的紧迫感。



但那些因为取得卓越研究成果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想必在进行研究时,也是把自己逼至极限状态的。

正因为如此,我当时毫不留情地反驳老师的话:“如果真想取得优秀成果,就不能轻松散漫。”


事时要竭尽全力

到达“尽人事,待天命”的境界


所谓“逼”,即“让自己全身心投入”之意。心无旁骛地专注于一事一物,是一种精神与意识高度集中的状态。

“火灾现场的爆发力”是一种常见现象。


隔壁人家失火了,在火势蔓延到自家前,为了把家里值钱的物件搬出去,身为“弱女子”的家庭主妇居然用肩膀把大衣柜扛出了门外。


等到火灾扑灭,自家幸免于难,于是要把大衣柜再搬回家中,可这时候不要说扛了,推也好,拉也好,衣柜都纹丝不动。


家庭主妇感到不可思议:“我刚才是怎么把这么重的东西扛出来的?”

“神灵启示”属于精神层面的概念,但“火灾现场的爆发力”这个实例证明,在精神高度集中下,肉体也能够(即物理层面)产生巨大的能量。

不仅如此,如果把自己逼入绝境、埋头于研究工作,还能产生另一个意义。

竭尽全力把自己逼入绝境,到达了“尽人事”的境界,就能心生“自己已经努力过了”的自豪感,从而进入“待天命”的心境。


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下,周围企业纷纷倒闭,自己的企业也陷入订单锐减的窘境。


即便如此,自己仍然拼尽全力地埋头工作。这种“尽人事”的态度,能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

我们做事时要竭尽全力,到达“尽人事,待天命”的境界。换言之,“把自己逼入绝境”其实是一种手段,它能让自己进入“安心立命”的清澈心境。


一味向前,这时候

命运之门就会开启


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只有毫厘之差。


关键在于,当遭遇前所未见、如同绝壁一般的巨大障碍时,在那一瞬间,能不能对自己说“一定能跨越”,并走出第一步;敢不敢想“是我的话,一定能攀登”。


“可能跨不过去吧”,这时候,只要有这么一点点踌躇和犹豫,腿脚就会瘫软,导致无法攀登。


即使过后拼命给自己打气:“不,应该能跨过去!”也只能是马后炮了。就这一步之差,命运就迥然不同。


所以, 首先要坚定地相信自己“能行”,相信光明的未来必定到来。同时,迎头碰击困难这一壁障,不气馁,不放弃,正面对抗。



带着这样的强大心灵不断前进时,我们逐渐就能看到以前完全无法看到的前进道路,理清走向成功所需的种种线索,曾经看起来远在天边的成功,不知不觉间就变得唾手可得。


在京瓷的创业期,我为了开拓新客户,带着部下到处闯,去各家企业做上门销售。


然而,没有实绩、没有信誉、没有名气的小企业,去拜访客户,十有八九要吃闭门羹。尽管如此,我也决不放弃,不断低头恳求,想尽办法与对方见面。


有时候,为了鼓励部下,也为了振奋自己,我会这样激励他们:


“一两次碰壁就打退堂鼓,那怎么行?不管看起来眼前矗立的壁障有多高,首先要想‘一定能跨越’。如果用手触摸一下,搞不好就会发现这个壁垒不是石头砌成的,而是纸糊的。如果是纸糊的,戳破它就行了;如果是石头做的,只要思考如何攀登就可以了。不思考这些,说一声‘做不到’就袖起手来,那只能说是怠惰了。”


就是说,“觉得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正因为情况困难,所以才要相信局面必能打开,一味向前,这时候,命运之门就会开启。


我这样鼓舞部下们,也将这个道理深深地刻入我自己心中。


要成就事业
就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灵

要成就事业,就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灵,以及“洞穿岩石般的坚强意志”。这种坚强的意志,并不是那种类似暴风雨般的剧烈粗野之心。


为了推动事物顺利发展,必须具备从内心涌现的安静平和又强烈无比的愿望。


即使遭遇未曾预料的艰难险阻,即使已经被困难击倒、感到绝望,也要能奋力爬起,拍拍灰尘,继续朝着成就事业的方向,镇定地、反复不断地发起努力。人必须具备这种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决心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举例说明的话,这可以说是滴水穿石般的坚强决心。对于巨大且坚硬的岩石来说,一滴水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只要水滴无休无止,最终也能洞穿岩石。

带着如此坚强的意志持续努力,不管做什么事业,都一定能“杀出一条血路”。


“再结晶宝石”事业就是一个案例,这项事业就是由这种洞穿岩石般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成就的。


京瓷自创业以来,以精密陶瓷技术为核心开展事业。为了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在思考多元化战略时,我们选择将“再结晶宝石”作为切入点。

这是因为,这个领域处在已有技术的延长线上,可以发挥我们的长处。


实际上手了才知道,这实在不是随随便便能干成的事,而是极其困难的工作。尽管我们夜以继日地投入研发工作,但宝石结晶几乎没有丝毫进展,最多只能形成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超细微结晶。


虽然如此,但研发人员没有放弃。“再尝试一下,哪怕只能前进一步”,他们继续努力。

然而,当他们把好不容易做出来的产品拿给我看时,我发现那不过是比米粒还小的结晶颗粒。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结晶停留在赤豆大小的阶段,不见进展。但在扎扎实实、持续不断的研发之下,我们最后还是成功地让结晶“长大”了。


我左手无名指戴着的戒指上,镶嵌着拇指指尖大小的祖母绿宝石。

这正是我们最早制造出来的、留作纪念的美丽大结晶,这也是员工们锲而不舍、持续挑战的“愿望”的结晶。


排版 | 米小 设计 | 小娟
校对 | 丽娜 音频 |米小 责编 | 阿珂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2. 开白请留言或私信获得授权


END


本文精选了稻盛和夫著作 《心》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京瓷哲学》 东方出版社出版)中的精彩片段。 今天的学习内容为: 人生 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

稻盛和夫:真正能够取得进步的人,是怀着坦诚之心的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