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监管部门对银行业违法违规行为持续高压态势,罚单也密集落地。对个人从业者来说,一旦被处罚,轻者,会面临警告、罚款;重者,甚至面临禁业、刑事处罚。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将受到影响。这一现象引发行业关注。
比如,三湘银行原行长助理宋某已履新华瑞银行半年之久,但由于之前有过监管处罚,所以关于该行的高管任职资格始终未予批复,目前的新职位仅是总监,职责是负责华瑞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
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8月,湖南首家民营银行三湘银行收到监管部门开出的百万罚单,涉及反洗钱、反假币、信息披露虚假、征信管理等问题。
上述被罚原因之外,三湘银行还存在未按要求对金融消费者投诉进行正确分类,存在漏报、错报投诉数据的情况,收到人民银行转交的投诉后,未在规定期限内答复投诉人并向人民银行反馈处理情况。
基于此,央行原长沙中心支行对三湘银行予以警告,并罚款213.4万元的处罚。与此同时,三位高管也因此收到罚单。其中,时任三湘银行行长助理、兼任消费壹贷产品事业部总裁和普惠贷款产品事业部总裁宋某,由于对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负责,被罚款6万元。
据公开信息,宋某曾就职于深圳现代计算机有限公司、深圳旭感数码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发展银行信用卡中心、深圳发展银行总行等。
曾任华润银行总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助理、广东华兴银行互联网银行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是一位经验丰富,履历资深的银行人。
一位负责消费金融行业招聘的人士表示,一旦候选人的行政处罚被上报至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会影响后续入职金融机构的背调,短则2年,情节严重的可能长达10年。
根据法询智库的统计,近年来银行业罚单密集落地,从处罚领域来看,2024年1-4月,信贷业务处罚占比最多,涉及的罚单数量达到1099张,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紧随其后,占据前三。其中,信贷管理作为监管处罚的重灾区,历年都在处罚排行榜排名第一。
由此可见,在“双罚”原则下,个人职业风险增大。机构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严守合规底线更为迫切。宋某的遭遇让人惋惜,同时也为更多银行人提了个醒。
目前华瑞银行作为沪上首家民营银行,2023年刚刚扭亏为盈,从亏损3.4亿元到实现盈利5300万元,还是比较难得的。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3月,华瑞银行刚刚更换了行长,原行长解强转任监事长,来自温州银行的吴克照接任行长。吴克照先后担任过中国联通温州分公司计财部副经理、浙江分公司财务部副总经理,是少有的拥有运营商背景的银行总行行长。
在持续强化金融市场监管,金融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银行业应更加重视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在人事调整之后,华瑞银行将如何在落实监管要求的同时,做大做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有待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