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制造界
专注服务中国制造企业。 企业家的思想库,创业者的工具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扬州晚报  ·  王楚钦、王曼昱,夺冠! ·  22 小时前  
扬州晚报  ·  王楚钦、王曼昱,夺冠! ·  22 小时前  
惠济发布  ·  “冰雪”活动,开赛启幕! ·  昨天  
沈阳地铁报  ·  突发!举重冠军被杠铃压脖身亡 ·  3 天前  
南昌晚报  ·  突发!举重冠军被杠铃压脖身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制造界

对标“新三样”,规模壮观,一夜之间有了市场与方向

制造界  · 公众号  ·  · 2024-04-09 08:40

正文

来源:制造界

作者:谭小米
图源/AI绘画、企业官网


第一、 少子化严重,几乎每个 60 后、 70 后的内心都渴望有一个人形机器人陪伴自己终老。

第二、 不与地面汽车抢道路,打开个人私有航空器,或打开出租航空器 APP ,飞上天空,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多少人有这样的梦想?


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工业站在了人工智能 、计算信息、机器人、无人、基因修复、神经联接 及多学科技术的 大交汇处。 可以这么说,全球科学家将在21世纪战胜人类所有的疾病。令人激动的是,中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疗领域也获得了很多重大成果和非常炫酷的技术!

对于中国工业来说,2024年最大的利好是什么?第一大利好, 国家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 全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第二大利好,美国 OpenAI 公司宣布 将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结合在一起,这件事启发了中国公司, 又延续美国出创意,中国出产品的世界分工。 可以想象 中国拥有超级大市场和超全产业供应链,人形机器人产业会不会在中国率先崛起?

以上两大利好,都是战略性大利好。未来10年,低空出行会成为潮流,当下我国低空经济已沸腾。未来10年,人形机器人会潮水般涌进千家万户,成为我们的私人助手。未来20年,伟大产品会出现,人类进入一个伟大时代,人类会越来越健康、长寿,物质会越来越丰富。 中美竞争,谁能通过技术融合创新和人工智能+,赢得这次工业革命,谁就能造福人类,甚至统治人类。

中国除了风靡世界的“新三样”之外, 航空器eVTOL、人形机器人 都是妥妥的硬核产业和万亿产业新赛道。在AI技术和我国产业政策的加持下、两 大规模壮观的新赛道已起飞。

对标“新三样”,布局新赛道

今天,中国经济的当家花旦当属中国“新三样”, 即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2023年“新三样”出口成绩斐然,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增长29.9%。

2 023年中国光伏总产值1.75万亿元,锂电池总产值1.4万亿元。

光伏方面:头部企业 通威、隆基、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都进入了营收千亿俱乐部。 锂电池方面: 宁德时代卖了400 0多 亿,挣了44 0亿。除宁德外,亿纬锂能、欣旺达、国轩高科、 中航锂电等锂电头部企业的年营收在400亿左右。

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车主战场,2023年全球销量1465.3万辆,增35.4%,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比亚迪卖了300多万辆,营收6000亿,挣了300亿。理想、蔚来、小鹏、零跑四家公司营收分别为1238.5亿元、556.18亿元、306.8亿元、167.5亿元。除比亚迪外,理想汽车是2023年唯一一家营收超千亿元的新能源车企。

我国著名战略咨询专家王志纲老师说, “新三样”所创的成果可以弥补我国房地产的缺失。 中国要想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避免经济停滞不前,中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必须有新的产业内容出现、在新技术领域开辟新产业赛道, 向新技术产业要成果。

两会之后,低空经济赛道很快就沸腾起来了。 3月27日晚间,工信部网站显示: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民航局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3月28日,《方案》就火了起来。《方案》明确: 城市空中交通实现商业运行,航空应急救援、物流配送实现规模化应用 形成2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示范, 打造一批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基地。打造10家以上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通用航空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低空经济的产业链非常庞大, 制造端: 航空器eVTOL制造是低空经济的主题。 eVTOL绝对硬核产品,集航电:飞控、导航、通信技术于一体。eVTOL大规模生产将拉动 航空材料、主控芯片、电池、电机、雷达、摄像头、仪表等一众产业发展

应用端 最大的市场就是空中货运和快递配送,尤其是鲜生产品和外卖急需实现空运。然后就是120急求、消防救援、农业植保、公共安全及各种场景巡检。当然打“飞的”上班、出差、观光旅游也是很多人的梦想。

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预期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2030年有望达到6万亿元。6万亿啊! 这是何等壮观的产业规模?当下”新三样”总产值应该还不到6万亿吧! 低空经济对标“新三样”中的任何一样,都妥妥的没问题。

另外,2024年人形机器人赛道上融资火爆,热闹非凡。医疗创新设备赛道上, 炫酷技术频频出现,直逼美国。

规模壮观的低空经济,eVTOL制造是主题

1/世界工业巨头追逐低空经济
eVTOL概念来自美国。 eVTOL全称( 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即“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俗称飞行汽车、电动飞机、无人机、电动航空器。

Alef Aeronautics是美国一家飞行汽车初创公司 ,马斯克是投资人之一。其产品Model A看起来像一辆汽车,每个车轮上都有四个小型发动机,配备了八个螺旋桨,即可在地面上行驶,也可以在空中向任何方向飞行。Model A已经获得了 2850多份预订单,总价值8.5亿美元 。超过了波音、空客、Joby Aviation及 大多数 eVTOL销量总和。

从海外入局者来看, 全球在研的200多个“飞行汽车”项目中, 有航空业的霸主波音、空客,也有大众、丰田、本田、现代、通用、戴姆勒等汽车玩家等头部车企,也有谷歌、英特尔等科技巨头,还有美国的Joby Aviation、德国的Volocopter和Lilium、日本的SkyDrive、英国的Vertical以及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旗下飞行汽车企业Eve等。

总体来看,世界工业追逐低空经济, 规模壮观的 eVTOL 正从世界四面八方快速飞来。
2/ eVTOL制造是主题,谁会成为下一个“比亚迪”

中国低空经济也来了,eVTOL制造是主题。像当年的新能源一样,大家奔走相告,万亿级低空经济来了。在制造端,谁会成为通用航空龙头企业? 也就是谁将成为eVTOL行业的比亚迪?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事情。
当前我国eVTOL代表性企业有亿航智能、峰飞航空、沃兰特航空。

亿航智能 创立于2014年 ,其创始人胡华智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他酷爱航模。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评价胡华智是世界级科技天才,深感他极有可能成为航空领域的颠覆者、革命者。2019年胡华智获全球“航空传奇”科技创新奖。

亿航是国内最早一批探索eVTOL航空器的公司,2016年亿航发布了全球首款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EH184,亮相于2016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震惊世界。当年6月,亿航的 eVTOL产品 EH216-S量产交付, 客户来自中国、欧洲、北美地区 2019年底,亿航在美国上市,成为无人机第一股。2023年底,EH216-S获证,成为全球首个获适航证的无人驾驶载人eVTOL,被业界视为eVTOL商业化运营的里程碑。目前 EH216-S来自国内外市场的订单已经超过了数百架。

峰飞航空 创立于2017年, 创始人田瑜在中美欧拥有20余年航空经验,从事研发制造电动航模、电动固定翼飞机、多旋翼无人机,获专利超过300项。

峰飞航空生产载人版和载货版两种eVTOL,载人eVTOL叫盛世龙” ,载货版eVTOL叫V2000CG。 峰飞坚持核心部件自研自产,其核心模组100%国产化,包括飞控、电机、电控、碳纤维复材及核心零部件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月27日“盛世龙”从深圳起飞, 约20分钟到达珠海,意味着2.5小时左右的地面车程,可以缩短到20分钟。

峰飞航空高级副总裁谢嘉表示,空中交通等整个生态体系、规管体系都运行成熟后, 你打开App点一下,一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就会从远处飞下来,接你上去自动带你到目的地。”

峰飞航空的载货版V2000CG ,于2024年3月22日获中国民航华东局型号合格证,完成全球首个通过认证的吨级eVTOL。目前V2000CG获国内外订单超过200架。国际市场上,峰飞航空也有布局,2023年2月欧空局EASA受理了“盛世龙”的型号合格证(TC)申请。

沃兰特航空 2021年创立, 其创始人 董明是资深航空专家, 参与ARJ21、C919和CR929的飞机研制, 曾就任于中航工业、通用电气GE,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沃兰特航空拥有来自中国商飞、空客、 GE等顶尖航空公司的专业团队,专注于载人eVTOL的研发与制造,首款产品VE25采用复合翼架构,起飞重量2.5吨,可搭载1名驾驶员和5名乘客,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载重能力最强、空间最大、 研制等级最高的载人eVTOL。

亿航、峰飞、沃兰特,以上三家eVTOL公司, 基本上属于航空系技术牛人创业。
吉利汽车旗下的eVTOL公司叫 沃飞长空 其公司研发的AE200是有人驾驶载人eVTOL,主要应用场景是公务航空。2023年7月,沃飞长空与华龙航空签署100架AE200意向采购订单。2024年1月AE200在成都完成首飞。AE200预计2025年前后完成适航进程,投入商业运营。

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上, 宁德时代已入局航空凝聚态电池。2023年9月19日,美团在深圳落地了无人机制造中心,并正式投产。 物流巨头顺丰,早在10年前就提出了无人机物流的战略构想。期间成立了丰翼科技和丰鸟科技两家无人机公司。 丰翼科技 专注小型无人机, 丰鸟科技 则专注150公斤—3吨级 中大型无人机。两家无人机公司先后 获腾讯、 华润、中粮、碧桂园、国投招商等融资。代表产品魔鬼鱼无人机、方舟无人机等机型已投入使用。美团于2017年年底开始布局无人机。
截至2023年底,我国通航企业达689家, eVTOL设计制造单位大概有2000家,运营企业接近2万家。
3/地方政府参与低空经济,深圳是典型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将低 空经济有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低空产业链全部互动起来了。
从地域端看,深圳是首个低空经济 应用示范 典型 ,安徽正在成为 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基地。
深圳集聚了无人机产业链企业1700余家,有大疆创新、丰翼科技、一电航空、哈瓦国际等头部企业,亿航、峰飞等国内eVTOL龙头也已进驻深圳。2023年深圳低空经济产值超过960亿元, 深圳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占比也超过50% 。深圳目前已累计开通低空航线126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89个,形成了集研发、设计、制造、运行、保障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2024年1月, 合肥提出2025年国际“低空之城” 。计划到2027年建设20个左右通用机场,低空经济规模力争达到800亿元,打造合肥、芜湖两个低空经济核心城市。安徽低空经济制造业有零重力飞机工业、通航控股、中电科钻石飞机、亿航智能、应流航空等企业300余家,有望形成包含 低空飞行 整机、动力系统、飞控系统、材料与元器件等企业的完整产业链条。

一夜之间,人形机器人有了归属与方向

相比低空经济 eVTOL 赛道,人形机器人赛道更加热闹非凡 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3 13 日宣布将 GPT 接入人形机器人 Figure 01 接入 GPT 后的 Figure 01 有了自主意识和自主决策能力, 可以与人类全面对话,还能听、看,做家务、到工厂做工。一周后, 包括 Figure 01 在内的 9 位人形机器人在英伟达 GTC 大会上登台亮相,全球科技者心潮澎湃, 黄仁勋宣布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是“具身人工智能”。

可以把人形机器人分为两类,明星机器人和商用机器人。

1/ 三大顶尖明星机器人,走向何方?
大名星索菲亚被称为世界上最顶尖的类人机器人,出席全球各国政要、娱乐大场合, 首个获人类公民身份的机器人,还赋予她联合国大使身份。索菲亚迷人的眼神、智慧的气质、逼真生动的表情让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都感到紧张,当然很多人在她面前不敢造次。

雕塑家汉森博士是索菲亚的创造者。据官方资料称,机器人索菲亚的外貌是结合了著名女星奥黛丽·赫本与汉森妻子的五官特征设计而成的。索菲亚采用了的卷积神经算法处于世界顶级水准,结合谷歌公司的智能计算系统,让机器人索菲亚能够识别人类不同的面部表情,并与人进行交流和眼神接触。


Ameca 走红是她格外灵动、委婉的微表情 ,眨眼睛,挑眉毛,歪头端详、垂眼思考,微笑。一幅看懂世界、看懂人心的样子,还有她那若有所思的迷人神情,总让人愿意深深与她凝思。

Ameca 由英国 Engineered Arts 公司开发,是 Engineered Arts 机器人技术的集大成者,结合了 AI AB Artificial Body )——类人人工智能与类人人工体。机器人底层系统是机器人操作系统 Tritium 和工程艺术系统 Mesmer

与索菲亚、 Ameca 相比, Atlas 就是机器人世界的动作巨星,全球 最顶尖运动 型版人形 机器人 没有之一。 Atlas 炫酷的后空翻、行水流水般的酷跑、攀爬、上台阶、跳跃、翻滚、倒立、跟着音乐跳舞,每一个动作都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演绎着机器人的无限可能。 Atlas 是美国波士顿动力的巅峰之作,波士顿动力旗下机器人众多,像可翻山越岭的机器大狗( Big Dog )、全世界跑得最快的机器豹子( Cheetah )等。

索菲亚和 Ameca 最终会走向何方?似乎很难想象。波士顿动力虽然是世界动力技术的领导者, 但还是败给了商业化不足。

2021年,现代汽车集团斥资8.8亿美元 收购波士顿动力80%的股份 未来生存下来, Atlas 最终命运还是去车厂成为打工商用机器人。 真想问问高贵的索菲亚,如果让她去工厂她是否愿意?

2/ 一夜之间,人形机器人有了归属与方向

人形机器人中美竞争,美国仍是科技创新的先行者。 GPT 与人形机器人结合, 这是一个革命性技术里程碑, 这就意味着将 GPT 所现有及未来拥有的数据、知识、技能可以平移给 Figure01 。比如 GPT 对认苹果有认知,那么 Figure01 可以不用通过训练,就直接认识理解苹果。意味 ChatGPT 有了身体, Figure01 有了大小脑,更意味着 Figure01 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人形机器人。

Figure AI 公司秀出这样一段视频: Figure01 站在桌子旁边收拾盘子和杂物,测试人员对 Figure01 说:“我饿了”, Figure01 选择了一个苹果递过去。测试人员问:“为什么给我苹果?” Figure01 回答:“这是唯一能吃的东西”。

Figure01 一夜成名,其热烈程度和影响力远超 明星机器人索菲亚 。几乎所以人都意识到,比起高颜值且生动无比的人形机器人索菲亚, Figure01 更适合成为人类的朋友和助手。

Figure01 的开发者是美国初创公司 Figure AI ,成立于 2022 年,背后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 OpenAI 公司 CEO 奥特曼等一众硅谷大佬。 Figure AI 公司获 6.75 亿美元天价融资,估值高达 26 亿美元,一举跃升独角兽。

微软斥资 1000 亿美元支持 OpenAI GPT 超级大模型。 1000 亿美,这是什么概念?近日据外媒报道,微软正投资一台名为“星际之门”( Stargate )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并配备数百万个英伟达 GPU 芯片,从而为 OpenAI 实现 AGI (通用人工智能)提供强大的算力 马斯克也想成为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的领导者, OpenAI 背后有微软这样的硬茬,马斯克恐怕压抑而焦虑。

今年以来, “秀技能”成了人形机器人的主题 。谷歌和斯坦福华人团队合作研发通用机器人 Mobile ALOHA 炒菜、洗盘子、收拾家务 。马斯克秀出了一段擎天柱 Optimus 在实验室练习叠衣服的视频。海尔和哈工大团队推出国内首款面向家庭的人形机器人“夸父”,该机器人搭载的鸿蒙操作系统, 取得洗衣服、浇花、晾衣服等技能成果。

受美国 GPT 影响,近日 我国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优必选与百度携手合作 ,将文心大模型载入人形机器人 Walker S ,进行具身智能应用升级训练。 WalkerS 已学会了叠衣服和物品分类。

人形机器人离进入家庭还有多久?这是一个期盼已久并激动人心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中国的‘60后、70后正在步入老年,少子化严重,几乎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有一个人形机器人助手。’

当然人口老龄化已是世界现象,2020年90个国家进入了老龄社会。 意大利、德国、日本老龄化严重,美国、中国、法国等都面临老龄化挑战。 尤其是老年人的身体护理、日常照顾、陪伴等,急切需要大量人的形机器人。

马斯克预测,未来全球人类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量远大于新能源汽车,人手一台。 我国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优必选创始人周剑说,未来人形机器人会像手机一样成为通用产品。 等待 人形机器人潮水般涌入家庭?那绝对是一个绝对激动人心的伟大时代。

“走进家庭做家务,到工厂去打工”,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结合技术, 让多年来一直亏线人形机器人行业 , 似乎一夜之间找到了归属和方向,

制造工业场景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 尽管今天汽车工厂已大量使用机械臂,但大量繁琐、重复的工作需要人工来做,比如精密组装、质量检测、危险操作、分料、搬运、打螺丝、贴车标等。

宝马公司率先部署机器人, 已与FigureAI达成合作,将Figure 01设计为能够执行多种任务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宝马员工表示非常欢迎Figure 01来厂做同事。Figure 01即可不厌其烦地做最危险、最枯燥的工作,又可与它聊天解闷。

奔驰引进Apollo仿人机器人, 主要从事搬运、装配零部件等繁重的低技能劳动。亚马逊公司的人形机器人Digit早在自家仓库里搬砖。特斯拉Opitimus当然也先在自家车间打工。我国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已走进蔚来汽车,在合肥工厂接受实训。

在工业级人形机器人方面,中美两国的机器人几乎是同步走进了车厂。

3/人形机器人,涌现出众多中国玩家

从技术实力和商业落地来看, 优必选科技和宇树科技是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天花板。 优必选 科技 2012年创立 ,拥有30多个产品系列、900多家企业客户;服务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售出超76万台机器人。创始人周剑曾担任德国迈克威力机械集团中国大区经理。其人形机器人Walker历经多次迭代,2023年,优必选专门研发了用于工业领域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 并与多家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合作。去年6月,优必选与新能源汽车制造供应链企业天奇股份成立合资公司, 专注汽车领域应用的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及整体解决方案。

9个人形机器人和黄仁勋站成一字,左二这个Unitree H1,是中国公司造的——杭州宇树科技。 宇树科技创立于2016年,创始人王兴兴是个90后,王兴兴是个科技时尚主义,追求自研、自产;追求高颜值、高性能、低成本。宇树每一件产品都是一件艺术品,核心零部件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均为宇树自研自产。宇树深耕行业应用,四足机器人B2像一个赴汤蹈火的英雄,工作在极为严苛工业场景中, 如超高压变电站巡检、有毒气体巡检 、消防搜救等。其技术实力和产品视觉效果足以对标波士顿动力。宇树迄今为止完成了8轮融资,春节前完成了B2轮融资,融资10亿元。

华为天才少年 稚晖君(彭志辉) 也是个90后, 曾是华为昇腾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 他善于将人工智能思维植入产品 ,他设计的“自动”自行车、智能键盘、自平衡机器人等产品均内置了大量的传感器,以实现各种功能。稚晖君成了科技圈知名KOL,人称野生钢铁侠。稚晖君于2022年12月在微博发文宣布已经离开华为,将开始创业。2023年2月,稚晖君和上交大教授闫维新教授联手创立了智元机器人。

闫维新教授认为商用是唯一存活下来的出路,与其它公司不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