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吴泾之前,我对它最大的印象是:
兰香湖+紫竹高新区
。
潜意识还以为吴泾占据紧邻徐汇+挨着黄浦江的优越区位,缺的就是一个涅槃重生的机遇。
但实地踩完盘后,觉得吴泾最大的问题是
城市界面割裂,南北的反差感拉满
。
其内部可分为
三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从南走到北,实际的观感也是逐渐下降。
第三世界:
2035规划中战略预留区所在的
重工业村庄区
。
板块最大的期待,或许是
23号线以及19号线的建设
。
一脉徐汇的优势,会使吴泾逐渐摆脱老工业区的阴影。
但想要真正的“新生”,还是要
等更长远的未来
。
倘若重工业村庄区一直是当下这个面貌,那么吴泾很难更上一层楼。
吴泾,位于
闵行主城区的南侧
,一江之隔与闵行浦江对望。
从8号线沈杜公路站出发,可乘坐闵行38路公交车跨越黄浦江到达闵行吴泾,沿途你会看见一个别样的黄浦江边:
密集的船只、高耸的烟囱,与市区繁华的江景天差地别。
而在公交+步行的辗转交错间,我看到了吴泾的“三个世界”。
一个硬币尚且还有正反两面,吴泾的三个世界,也不是完全的好与坏之分。带大家具体来感受一下:
这里必然是整个吴泾城市界面最好的片区,兰香湖波光粼粼,与知名豪宅社区
兰香湖壹号
相映成趣。
围挡之中,成群的联排别墅区
兰香湖贰号
、低密洋房社区
兰香湖雅苑
都在建设之中,建筑雏形已出,主要在作社区景观、路面的平整与营造。届时,整体的低密氛围感将更加高端。
但配套相对拉胯,尤其是商业配套相对滞后,缺乏高端大型的商业综合体,最近的商业体为
紫叶广场
,但体量略小,当下业态多为快餐店。
再往北在吴泾镇政府所在区域,才有整个吴泾最好的商业体:
吴泾宝龙广场
,但内部业态、设施也略显一般。
值得注意的是,该片区也拥有
华二
这样的优质教育资源,2024年划分主要对口紫竹半岛、星火村、英武村等小区。
从现场实探来看,兰香湖北面、西面、南面都是
光鲜亮丽的豪宅区
,以东还隐藏着像
星火村这样的村庄
,更是加大了吴泾给人的割裂感。
与兰香湖豪宅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吴泾的第二世界——动迁和次新占据的普通住宅区。
这里以
虹梅新苑
、吴泾新村、广南星园、
万科青藤公园
等小区为主,居住着大量的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
整体城市界面略显破旧,有一种小县城即视感。但
相比豪宅区,这里烟火气满满,居住氛围感也更强。
商业上有
弘基时尚生活中心、火星壹号
等小型商场以及沿街丰富底商,为居民提供了基本的购物需求,但规模较小,难以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教育、医疗资源也略一般,如
景东小学、吴泾中学
等都是相对普通的公办;
龙华医院吴泾分院
2023年已升级为二甲医院,但板块整体医疗水平仍有待提升。
吴泾的第三世界,则是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重工业村庄区。
这里曾是五朵金花——
吴泾化工厂、上海焦化厂、上海碳素厂、上海电化厂、吴泾热电厂
的所在地,见证了上海工业发展的辉煌岁月。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重工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留下了
大片的工业用地和亟待修复的土地
。行走其中,仍有刺鼻气味,路上多是货车及挂车等大型车辆横行,铺天盖地的灰尘,
彷如走入了另一个世界
。
在2035规划中,这里
预留约
14平方公里
的战略留白区,短期内还无更多宏大的规划。
未来几年最大的变化,或将由在建中的23号线带来,23号线澄江路战周边还有大型TOD的规划,
体量预计高达约97万方,其中逾60%规划为居住配套
。
不远处还有
19号线的站点
,未来双轨交汇,且皆可直达徐汇滨江等核心区域。能级将大大超越以西的15号线以及5号线。
若全部落地建成,整个片区的变化也将是翻天覆地的,也将助力吴泾不断脱离老工业区的阴影。
至于15号线元江路上盖的
保利光合组团
,感觉更像是颛桥板块。但实际上,保利光合上城、保利光合臻园同属于吴泾板块。
看了一下近年来楼市数据,可以说,
豪宅区的存在,一直助推着整个板块的新房均价上升
,就拿2024年来说,单价高达10万+的联排别墅
兰香湖二号
,使得整个板块新房成交均价跃升到8万+/㎡。
事实上,2023年大热的
象屿招商·公园1872
也位于这里,相对距离兰香湖豪宅区更近,旁边还有23号线在建,当时入市单价5万出头。
二手房由于存在动迁、老公房等住宅结构,近几年来
二手住宅成交均价都在4万+/㎡
。2024年成交量TOP10小区中,大多数小区成交均价都在
3-4万/㎡左右
。
除了居住上的感受,我们重点来聊聊,轨交和产业带给吴泾的变化。
首先轨交上,板块内在运营有
15号线
,终点站为紫竹高新区站,目前还在向南建设延伸到奉贤。
对于现有居住区来说,出行并不是很便捷,大多都需要依赖于公交。
但未来23号线将极大改善这一问题!
实拍图
并且23号线沿着徐汇滨江一路过来,在吴泾设
紫竹高新区站、江川东路站、紫龙路站、放鹤路站、吴泾北站
等站点,与15号线在紫竹高新区站交汇。
还有
容易被忽略的19号线
,虽没有深入吴泾板块,但也擦边而过,居民还是可以享受到这份利好。
未来,吴泾将成为三轨环绕的板块,与市区的联系更为紧密。
其次,吴泾南部就是
大名鼎鼎的紫竹高新区
,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家以民营经济为主体,采用混合所有制企业模式运作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22年进一步定位为“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双一流大学,吸纳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支持。
实拍图
自2012年纳入科技部国家高新区评价体系以来,紫竹高新区从最初的综合排名第28,逐年上升至2015年的第17名、2020年的第11名,
2021年更是跃居全国第9,实现了10年“九连跳
”。
2024年最新排名,又落到了第23位
。据说,是受国际环境影响,在中美贸易战之后突然下滑。
据紫竹高新区官网介绍,其连续三年财政收入超100亿元,
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具体来看,紫竹高新区主要以“1+6+X”的产业布局,重点发展
“数字经济”
这一主导产业,全力支持以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视听、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航空电子、新能源与新材料
等六大产业和
X先导产业
协同发展的产业规划。
图源网络
目前集聚了一大批以
微软、英特尔、可口可乐、印孚瑟斯、中航工业上电所、中国商飞、中广核
等为代表的国内外知名高科技企业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
对于吴泾而言,紫竹高新区就是板块根基、底气之所在,是财政收入始终能笑傲其他区的缘由所在。
2024年1-10月,吴泾镇财政总收入
高达110.5亿元
,依然是闵行区的财政大户。
相比闵行另一个产业增长点、大开大合的建设区域华漕前湾来说,吴泾也存在更多的待开发土地。
兰香湖豪宅区的优美城市界面,与其他住宅区的“平平无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向北还有重工业村庄区的历史记忆,与未来的生态宜居愿景也交织在一起,渴望着新生。
等待23号线的建成,或许就是它蜕变的第一步。
更久远、美好的未来,就再等等吧。
本公众号发布的原创数据、图表、文章等信息的版权由公众号运营公司独立所有,并受法律保护。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构成侵权,我司有权依法追究侵权方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