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杭州交通91.8综合发布
来源:华商晨报(hscb02496128),已获授权转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过去啊,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如今呐,是每逢佳节红包飞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
沈阳一家幼儿园园长把家长飞给老师的红包晒进了朋友圈
幼儿园晒家长送红包截图
端午节刚过,李女士翻看朋友圈时发现,儿子的幼儿园将家长给老师发送的红包都晒了出来。
截图上显示,发送的红包祝福语多数是祝老师节日快乐,有的是对老师表达感谢,字里行间透露的是家长希望老师多给孩子关照。
“我也是一点心意,平时你们忙,孩子也多,有啥需要配合的尽管告诉我们。点(红包)了哈!”
“费心了,给你发个红包别嫌少,收下吧。以后处的日子还长呢,多帮照看一下(孩子姓名),说实话我真舍不得,但又不能老在我身边。”
“给你红包也不收,找时间请你们吃饭哈。认识就是缘分,等你们放假的。”
由于,发送的红包显示不出具体金额,老师们都婉言拒绝。
幼儿园在晒图时候,将聊天中的头像照片以及出现的名字做了后期处理。
老师收礼早已经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是能用晒出来表达都拒绝的学校并不多。
近日,记者联系到该幼儿园园长张晓磊,他说,就像端午节有家长给老师通过各种方式送礼物,有的是实物,有的是微信转红包。家长送礼的想法,一方面是表达感谢,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老师多照顾自家的孩子,但是这样就会对其他孩子不公平。我们希望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希望孩子能在公平的环境中长大。
记者调查了百名家长,其中超4成的家长表示都有过给老师送礼的经历。送礼的家长中,多数家长表示是对老师的感谢,一部分是“随大流”,还有一部分家长表示,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老师能多照顾自己的孩子,能给一些机会展示。
调查发现,送礼的家长多数集中在低龄孩子身上。担心孩子不适应,让老师多照顾。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家长送礼的次数和频率也在降低。
记者调查发现,超4成的家长都有送礼的经历,超6成的家长都有想送礼的想法。因为,家长们担心,如果不送礼,老师会不会让孩子受委屈?有的家长为此甚至还闹出家庭矛盾甚至产生心结。
“其实,家长的谢意有时候对老师也是一种负担。”据一位新入行的老师说,在新学期开学,一位家长就送了一张购物卡,由于当时怎么也没拒绝得了,收下后的心一直惴惴不安。
“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我当然知道家长送礼的目的,就是为了多关照他家的孩子。”该老师说,其实,教学当中老师对每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不会有偏向,更不会有意的去关照哪个孩子,但拿了家长的好处又不会特殊照顾,所以心里特别不舒服。
该老师说,后来,找了一个机会,用同等价值的物品通过孩子又还给了家长,心里踏实了,觉得腰板也硬气了。
通过辗转,记者联系到一位置有着8年工作经验的李老师,她坦言,收过家长的礼物,也参加过家长请老师吃饭的饭局。但是感受并不好。因为平时根本没有沟通,大家都也都心知肚明吃饭的目的,所以感觉这种场合特别尴尬。
专家:家长为什么不应该给老师送礼
社会学家张思宁认为,家长给老师送礼的目的是激发老师的感恩之心,善待孩子等,这么做已经变味了,自古‘以来就有尊师的传统,诸如过去给老师送点新打的粮食,新下来的水果等土特产品以表敬意,没有一点刻意,刻意了就会存在诸多可能的坏处,比如:老师对你的孩子特别对待、另眼相看,别的同学会孤立、甚至瞧不起你的孩子等等。
现在是业绩社会,孩子将来走上社会,面对竞争,不会因为送礼赢得优势和特权吗,家长给老师送礼是人为给孩子创造顺境,眼下看似舒服、顺利,却失去了磨砺孩子的机会。不仅如此,倘若对你的孩子照应意味着对其他孩子的忽略,家长都这么做,哪个孩子能够获得真正的照应呢?
张思宁认为,家长送礼的行为也是破坏育人规矩和育人环境,会让学生的道德和价值观严重受损。家长给老师送礼,会让孩子树立不守规则、破坏纪律、破坏公平的榜样,教给孩子的是“做事要靠潜规则”的价值观。 家长送礼,会促成孩子们这样的结果,请问,是家长你们愿意的吗?
你们怎么看?
在送礼的这个问题上
你们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欢迎吐槽!
老师需要的是真情实意的感谢,送钱只能助长攀比之风。
支持园长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