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海,海军新型驱逐舰首舰下水仪式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
近日,我国海军新型驱逐舰首舰下水,全国军迷欢呼雀跃,为这款万吨级巨舰激动不已。驱逐舰到底是怎样的舰种?它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当前各国有哪些主要驱逐舰型号?
诞生之初
为了对抗小小鱼雷艇
驱逐舰诞生于19世纪90年代。在19世纪后期,世界海军的发展主流是“巨舰大炮”,战列舰主导,巡洋舰辅助,依靠更大吨位的船、更厚尺寸的装甲、更大口径的炮碾碎敌人。但鱼雷艇的问世带来了一股清流。
19世纪70年代,英国制造出第一艘鱼雷艇“闪电号”,同类舰艇很快得到普及。这种快艇排水约百吨,装备30毫米至40毫米小型火炮和鱼雷发射管,航速20节左右,能近距离发射鱼雷,威胁到巨舰的生存。为了对抗鱼雷艇,英国又开始研制另一种军舰,称为“鱼雷艇驱逐舰”,简称“驱逐舰”。这种战舰的体型比巡洋舰小得多,火力弱,速度快,用于防范和攻击敌方鱼雷艇,保护自己的主力舰队。
1893年10月,英国皇家海军驱逐舰“哈沃克”号下水。这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驱逐舰。哈沃克号排水量275吨,装备1门76毫米中型火炮,3门47毫米速射炮,3具鱼雷管,航速27节。它的吨位和火力尽管远远小于巡洋舰,但却足够碾压小小鱼雷艇。27节的速度完全能够追上敌方鱼雷艇,并用火炮消灭它。同时,驱逐舰尽管炮火弱,却也能够凭借高速度向敌方大型军舰发动鱼雷袭击,从而替代鱼雷艇的任务。
驱逐舰一出现,鱼雷艇顿时任人宰割,遭到完全压制,渐渐淡出舞台。驱逐舰逐渐成为各国舰队的一种常备舰艇。
一战纵横
小身板血拼巡洋舰
20世纪初,驱逐舰吨位逐渐变大,开始安装较重型的火炮和更大口径的鱼雷发射管,并采用蒸汽轮机作为动力,以及更先进的燃油提升速度。1914年爆发一战时,驱逐舰作为标准舰种,是各海军强国阵容中的“轻骑兵”。
一战时的驱逐舰,一般排水量在1000吨左右,装备100毫米左右的火炮和450毫米至533毫米的鱼雷。以一战初期的L级驱逐舰为例,其满载排水1000吨,长82米,乘员77人,航速29节。装备有3门100毫米火炮,1门轻型炮,2门鱼雷管。
以驱逐舰一千吨的小身板,若是与两万吨战列舰正面硬拼,当然是死路一条。但如果许多驱逐舰对少数三四千吨的轻型巡洋舰,倒也能够依仗数量优势血拼一番。而驱逐舰的速度则达到30节左右,如果在双方巨舰对战的间隙,或者利用夜幕、浓雾的天气展开鱼雷突袭,也能对敌舰造成巨大威胁。
在海战中,驱逐舰通常被编为中队,向敌方进行鱼雷攻击,以及担任侦察、巡逻、战场救护等任务。英国皇家海军主力舰队在开战时拥有80艘驱逐舰,德国公海舰队有50多艘驱逐舰。整个一战期间,英国、美国制造的驱逐舰都多达数百艘。
一战中的驱逐舰多次完成重要任务。比如赫尔戈兰湾海战中,英国出动30多艘驱逐舰偷袭德国军港,击沉德军多艘驱逐舰,还诱出了德国轻型巡洋舰,使之被英国的战列巡洋舰重创。在日德兰大海战后期,英德两军在浓雾中遭遇,英国一支驱逐舰队用鱼雷击沉了德国1.4万吨的装甲舰“波默恩”号。
随着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开展,英国、美国的驱逐舰在护航方面更是大显身手。驱逐舰体型小,面对德国潜艇的鱼雷攻击更不容易挨炸,同时速度快,数量多,机动灵活。在反潜这方面,驱逐舰当然比那些庞大的战列舰、重型巡洋舰要实用得多了。
在战争中后期,驱逐舰逐渐向大型化发展,武器越变越强。1916年英国建造了V级驱逐舰,之后又建造了W级驱逐舰,而美国参战后建造的威克斯级驱逐舰、克莱姆森级驱逐舰也是其中的翘楚。这时候的驱逐舰,续航力比起诞生之初已经大为增长,可以伴随主力舰队进行远洋作战。
二战浴血
地位提升得益于战争法则进化
一战结束后,驱逐舰继续发展。因为世界各大强国为了减少军备竞赛,对战列舰、重型巡洋舰等主力舰船加以限制,驱逐舰就成为大家暗地里较劲的手段。驱逐舰的吨位进一步提升到1500吨以上,火炮口径可达150毫米,鱼雷发射管最大加到610毫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驱逐舰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这是因为在欧洲战场上,德国海军的实力远远逊于英军,除了以少数精锐舰艇进行游击战外,就只能靠潜艇对抗。这时,英国驱逐舰既能够参与对少数德舰的围攻,还能在反潜战线上大显身手。
而在太平洋战场上,驱逐舰地位的提升得益于战争法则的进化。一战时巨舰大炮的射程最大可达数十公里,驱逐舰薄弱的装甲和虚弱的火力根本没有发言权,只能靠近了用鱼雷偷袭。但二战时,航空母舰和轰炸机、鱼雷攻击机成为了攻击的主要手段,于是对舰队而言,“防空”成为极为重要的战术需求。驱逐舰无法搭载如同战列舰一样的巨炮,但是搭载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却没问题。于是,舰队中必须配属若干驱逐舰,以形成充足的防空火力网,保障本舰队的安全。这也对驱逐舰提出了加强防空的需求。
这样一来,驱逐舰吨位进一步增大,在雷达航电方面也不断进步。以二战后期英国的战斗级驱逐舰为例,满载排水量上升到2800吨,长115.5米,战时舰员编制330人,几乎已经接近一战时的轻型巡洋舰。其最大速度30.5节,装备4门114毫米速射炮,1门100毫米高平两用火炮,8门40毫米火炮,6门20毫米火炮,1座维克斯机关炮,此外还有8枚鱼雷和60枚深水炸弹以及炮瞄雷达。
而美国的弗莱彻级驱逐舰更为强大,长114.8米,满载排水3050吨,船员编制353名,装备5门127毫米高平两用炮,10枚鱼雷,6门40毫米高射机关炮和10门20毫米高射机关炮,其航速更是高达37节。这种驱逐舰,美国两年内一共下水了175艘。整个战争期间,美国建造的驱逐舰、护卫舰高达800艘以上。
除了防空和反潜,驱逐舰传统的“鱼雷攻击”依旧是威胁敌方主力舰的杀手锏。在1940年的挪威战役中,英国以驱逐舰为主力的特遣舰队,几乎全歼德国护航舰队,使海军实力本来就不强的希特勒大为心痛。1945年4月,5艘英国驱逐舰击沉了12000吨的日本重巡洋舰羽黑号。日本海军的驱逐舰也频频以鱼雷为武器突袭美军舰队,多次令拥有优势兵力的美军手忙脚乱。
冷战时代
多年媳妇熬成了婆
二战中,飞机的大规模应用,使得驱逐舰逐渐挑起“防御”大梁。而二战后导弹时代的来临,则让驱逐舰在进攻方面也得到突破。
巨舰大炮时代,驱逐舰的小身板载不动庞大的主炮和装甲,但随着此后的改进,完全可以装上导弹,和战列舰、巡洋舰一较高下。相反,驱逐舰体型较小,速度较快,机动灵活,这些在导弹战法下,反而有很大的优势。于是,世界海军逐渐淘汰了体型庞大、成本高昂而容易被命中的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终于从原先的配角,逐渐走上前台,慢慢进化为世界各国海军的主力舰种。
有趣的是,一方面战列舰、巡洋舰等巨舰在退出舞台;但另一方面,驱逐舰本身的体型又在不断变大。这主要因为驱逐舰地位加强后,必须贯彻防空、反舰、反潜作战等多项任务,加装越来越多的导弹和雷达系统、电子设备。当然,由于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其人员的数量,相较于二战时,通常有所下降。直升机也逐渐成为驱逐舰的常见配置,海空一体化,可用于反潜作战、索敌等任务。
以美国海军上世纪70年代初的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为例,其长171.6米,标准排水5770吨,满载排水7700吨,已经与二战时期的轻型巡洋舰相当。80年代美军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装,使其满载排水吨位突破8000吨。改装后的这款驱逐舰,不但拥有优秀的反潜能力,还装备了“海麻雀”舰空导弹、“鱼叉”反舰导弹、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可以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搭载20万吨级核弹头的巡航导弹。此外还包括电子战系统和各种综合指挥系统,人员则从240人提高到300多人。这样一艘驱逐舰,同时兼备反潜、对空、对舰能力。
当然也有人试图控制驱逐舰的体型,比如英国。他们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制造的42级驱逐舰,为了控制成本,排水量在4000余吨,长125米,乘员312人,最大航速30节。这个尺寸比起同期美国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确实算是秀气。42级装备1座双联装海标枪导弹发射架,2架4联装鱼叉导弹,1门114毫米舰炮,2门20毫米对空炮和2门20毫米机关炮,还有2门3联装鱼雷发射架和先进的火控雷达、对空雷达和搜索声呐等,并搭载一架山猫直升机,堪称当时较为先进的一款驱逐舰。
然而42级块头太小,相应装甲较为薄弱,影响了战斗力。1982年马岛战争中,3艘42型驱逐舰参战,结果“谢菲尔德”号被阿根廷导弹击沉,“考文垂”号被阿根廷空军炸沉。接受教训后,后续的42型驱逐舰只得改进雷达,加装了密集阵近防火力,吨位也提升了几百吨。
当代雄姿
美军“伯克级”:强大现役
截至2016年,世界上最强大的驱逐舰无疑是美军的伯克级驱逐舰。该舰于1991年首次下水,目前有60多艘,是美国海军现役主力舰,单艘造价在18亿美元以上。
伯克级长150多米,初型标准排水6624吨,满载排水8315吨,但随着不断改进,最新型号的满载排水已经达到9500多吨,乘员300多人。其装备武器包括MK-41垂直发射系统,载弹量为90枚,可装填标准SM-2防空导弹、战斧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火箭助飞鱼雷、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导弹等。还有MK-141鱼叉反舰导弹发射器、MK-15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主炮以及机关炮、机关枪、鱼雷发射装置等。另外还有先进的雷达、电子战、火控及信息系统。伯克级采用隐身设计,最大航速31节,续航力4200海里,可谓攻守兼备。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出动了12艘伯克级驱逐舰,发射了大量的战斧巡航导弹。而在更早的2000年10月,亚丁湾的伯克级驱逐舰“科尔”号遭受两名武装分子驾驶装满炸药的小型橡皮艇全速冲击,左舷被炸开了一个长12米、宽4米的大洞,舰上17名水兵死亡,30多人受伤。
日韩:吨位庞大
日本的金刚级驱逐舰、爱宕级驱逐舰也都借鉴了伯克级驱逐舰,而且吨位比起伯克级都有所增加。
日本的金刚级在1993年开始服役,标准排水7250吨,满载排水9485吨;爱宕级标准排水7700吨,满载排水10050吨。不过,由于美国对日本军备的限制,这两款巨型驱逐舰并没有装备对陆攻击的战斧巡航导弹系统。
韩国的“世宗大王”号则是标准排水8500吨,满载排水更是高达11000吨,是我国055下水前全亚洲最庞大的驱逐舰。
欧盟“地平线”:秀气许多
地平线级驱逐舰,原本是法国、英国、意大利联合研制的欧盟最新式驱逐舰,但中途英国退出,于是改由法意两家协作完成。原计划法国订购4艘,意大利订购6艘,但因经济滑坡,最终两国在2009年各服役了2艘。
相对霸气的伯克级,地平线要秀气许多,标准排水量5600吨,满载排水量6635吨,乘员只有174人。其最高速度29节,续航力7000海里。武器包括76毫米舰炮、6组八联装Sylver A-50垂直导弹发射器、2组四联装反舰导弹发射器、近防机关炮、2组六联装SADRAL PDMS短程防空导弹发射器和324毫米鱼雷发射器等,此外还装备1架反潜直升机。地平线是隐身设计,并有大量先进的船电系统。
英国“45型”:独立研发
英国的45型驱逐舰,是和法国、意大利“翻车”后独立研发的新型号,总共装备了6艘。其标准排水5800吨,满载排水7350吨。舰炮前方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周围都设置了专门的挡墙,来隔绝大浪以及导弹发射产生的火焰。整个舰体有隐形化设计,不易被雷达发现。
武装系统方面, 45型驱逐舰配备了6组八联装的垂直发射器,可发射防空导弹、战斧巡航导弹、反潜火箭等,还装备了一门MK-8型113毫米舰炮,具有隐身炮塔。45型配备CMS战斗管理系统,全整合式通讯系统、SCOT-3卫星通讯系统、自动化平台管理系统、METOC海洋气象系统等装备。
整体来看,45型驱逐舰的实力在地平线级驱逐舰之上,而且数量也较多——英国服役了6艘45型,胜过法意两国的“地平线”之和。不过,这个规模,没法和美国比较,甚至在日本、韩国面前,也不怎么长脸。
俄罗斯“无畏”:老古董
苏联在冷战时期曾与美国平分秋色,但海军水面舰艇一向落后,俄罗斯更是气血不足。再加上从战略结构来说,俄罗斯本来就没有和北约在水面舰艇方面互争雄长的意义,因此如今俄罗斯海军的现役主力驱逐舰,居然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服役的老古董——无畏级驱逐舰和现代级驱逐舰,总共也不过10多艘。按照当年苏联的思路,这两款驱逐舰是搭档配合,无畏级负责反潜和防空,现代级负责对舰。他们的假想敌是美国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服役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仅此一点,已经可见俄罗斯海军的窘迫了。
当然,这两款驱逐舰的整体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无畏级满载排水8000吨,现代级满载排水7000多吨,而且火力凶猛。但航电方面一向落后,如今就更没法比了。
驱逐舰和巡洋舰、护卫舰到底啥区别
从最初的语义上说,巡洋舰负责两翼掩护,是火力、装甲仅次于战列舰的二级主力舰;驱逐舰负责“驱逐”敌方轻型舰艇;护卫舰负责“护卫”主力舰队或运输舰队,属于辅助作战舰艇。
直到二战结束,巡洋舰与驱逐舰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单从吨位上讲,巡洋舰在20世纪末是一千多吨到几千吨,在一战、二战时是三四千吨到一万吨出头。而同期的驱逐舰,分别只有几百吨和千余吨,直到二战末期才达到3000吨。
不过随着驱逐舰逐渐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在具体的任务分配上,重型驱逐舰和轻型巡洋舰已经渐渐混同了。二战后随着巡洋舰逐渐退役,驱逐舰越发巨大,致使两者更加接近。
例如美军现役的巡洋舰提康德罗加级,原计划就是作为驱逐舰研发的,后来为了弥补空缺,才升级为巡洋舰。而伯克级驱逐舰则是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简化版”。二者的排水量差不多,都是满载9500吨左右。提康德罗加级最大的特点是在航电指挥系统方面更加先进,是航母编队的防空指挥舰。二者间的差距非常模糊,远不是一、二战时期那种格局了。
至于护卫舰和驱逐舰,一开始的概念就是很模糊的,很多地方统一叫做“驱护舰”。大致来说,可能块头较大的称为驱逐舰,块头较小的称为护卫舰,或者将具备较强防空能力的称为驱逐舰,将重点用于反潜的称为护卫舰。比如法国的地平线级,他们就自称为护卫舰。而日本为了掩人耳目,也把自己的金刚级、爱宕级叫做护卫舰,尽管这些护卫舰的块头都超过以前的巡洋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