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
聚焦于园区、景区、矿区、港口、机场、楼宇等半户外无人驾驶技术落地应用。传播智能驾驶技术,资讯,行业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豆瓣电影  ·  最高9.4,这才是代表国产的最高水平 ·  18 小时前  
津云  ·  今晚,哪吒全球登顶!超越星战! ·  昨天  
知危  ·  当一个非主旋律电影登顶票房冠军 ·  昨天  
南京广播电视台  ·  销量暴涨3000%!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

2025新年贺词 | 星火燎原,共赴智行山海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  · 公众号  ·  · 2025-01-28 09:20

正文

中国低速无人驾驶的“黄金时代”已清晰可见。

文|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CHU

XI

HE

SUI

各位行业同仁、合作伙伴、奋斗在创新一线的探索者们:


岁聿云暮,新元肇启。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共同回望中国低速无人驾驶行业走过的2024年——这是技术突破与场景深耕共振的一年,是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交织的一年,更是中国智造在全球舞台上从“破土”到“燎原”的一年。


在此,我谨以行业见证者的身份,向每一位以车轮丈量未来的追光者致以敬意,并向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沃土寄予期许。


回望2024:

星火成炬,破浪前行


过去一年,低速无人驾驶行业以“燎原之势”书写了属于中国智造的篇章:

应用规模再创新高: 2024年,中国低速无人驾驶车辆在多个场景的落地应用加速,车队规模持续增长。如在矿区,中国已落地近2700台无人矿车;在城配领域, 无人配送车已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超110个地级市,规模领先的江苏省已应用近1200台无人配送车;在环卫领域,全国多个省市积极推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设备更新,无人环卫车渐渐成为市政环卫项目“标配”等等。

技术突破点亮场景: 从“感知-决策-控制”全栈技术的国产化突围,到多模态融合算法在复杂场景中的精准落地,我们的车辆越来越“聪明”,在暴雨中“看清”路标、在矿区“预判”塌方、在城市街道“礼让”行人都不在话下。更值得骄傲的是,中国企业在激光雷达、线控底盘等核心部件上的市场地位再上新台阶,产品出货量全球领先。

政策东风赋能生态: 国家“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的扩容、地方性法规的完善,为行业系上了“安全带”与“加速器”。目前,包括2024年新增的杭州、北京、武汉、合肥、广州,全国已有10座城市实现自动驾驶地方立法。

然而,挑战与成就始终并存。技术长尾难题、法规责任界定模糊、公众信任度仍需培育,提醒我们: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唯有以敬畏之心砥砺前行。

展望2025:

山海可赴,智行无界


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中国低速无人驾驶的“黄金时代”已清晰可见。三大趋势将重塑行业未来:

技术升维:从“单点智能”到“群体共生。 AI大模型与边缘计算的深度融合,将让低速无人车从“执行工具”进化为“决策大脑”。预测性维护、动态路径博弈、跨品牌协同调度——技术革命正开启万亿级市场空间。我们预见,2025年将成为“车路云”全域协同的元年,V2X(车联万物)技术将让车辆与红绿灯“对话”、与无人机“协作”,构建真正的智慧城市神经网络。

场景裂变:从“限定空间”到“开放生态”。 无人配送车将连接各级城市网点,智慧运输网络越织越密; 无人矿车将走向深海与极地,挑战露天、井下更极端环境; 无人环卫车将化身“城市清道夫”,24小时守护街道洁净。 更令人期待的是,低速无人驾驶将与低空经济、文旅、应急救灾等领域深度融合,中国将全方位、多维度加快迈向智慧未来的步伐。
全球化竞合:从“中国方案”到“世界标准” 。 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阿联酋、日本、泰国、秘鲁......中国低速无人驾驶正以“技术普惠”的姿态走向全球。 2025年,我们需以开放姿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让“中国芯”“中国算法”成为智能交通的新代名词。


致同行者:

以敬畏之心,铸创新之魂


同仁们!低速无人驾驶的星辰大海,从不属于投机者,而属于坚守“长期主义”的匠人。面对未来,我们呼吁:
深耕“硬科技”,筑牢产业根基: 在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上持续投入,让“国产替代”“国产创新”不再是口号,而是底气。

拥抱“真需求”,拒绝伪创新: 深入港口、矿山、田间地头,用技术解决“人力不愿为、不能为”的痛点,而非追逐华而不实的“概念泡沫”。

构建“共生态”,打破数据孤岛: 车企、科技公司、地方政府需携手共建开放平台,让车辆数据、路侧感知、云端算力实现“三位一体”的协同进化。
践行“向善力”,担当时代使命: 技术越先进,责任越重大。我们需以伦理为尺,以安全为锚,让每一次“无人”的驰骋,都承载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
山海不远,未来已来。

同仁们! 无人驾驶的轮毂已碾过技术的荆棘,驶向文明的旷野。 当我们回望,那些在实验室通宵调试的夜晚、在矿区颠簸测试的日夜、在政策研讨会上据理力争的时刻,终将凝结为行业史册上熠熠生辉的注脚。

2025,愿我们继续以技术为舟、以场景为帆,在智能革命的浪潮中破晓而生,踏浪而行!

致敬每一位低速无人驾驶行业的造梦者!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秘书长 李进科
2025年1月28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