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之乎者野记
来自牧之野的独立社会观察和文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之乎者野记

日子790|一手净瓶,一手雷霆

之乎者野记  · 公众号  ·  · 2025-02-20 07:17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处理紧急求助时与刑警读者朋友的交集,并听到了他们对正义未至的感叹。文章还提到了不同职业的心理高危状态,以及作者自己对这些情况的看法和经历。作者强调了在面对困难时,要有自己的手段和方法去应对,保护自己和家人。同时,作者也提到了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如权力斗争和职场升迁中的一些问题,并强调了要在面对这些事情时保持初心和公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与刑警读者朋友的交流,以及他们对于正义未至的感受。

作者听到老刑侦讲述的关于处理过的案件中正义未至的情况,意识到在一些情况下,正义的实现会受到各种阻碍和延迟。

关键观点2: 文章提到不同职业的心理高危状态。

作者讨论了像刑侦、心理医生等职业在面对工作中可能遭遇的心理压力和高危情况,并提到了医护人员的特殊性。

关键观点3: 作者强调面对困难时要有自己的手段和方法。

作者建议读者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要有办法、有手段去应对,保护自己和家人。同时提到了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如权力斗争和职场升迁中的不公平现象。

关键观点4: 作者提倡保持初心和公心,并寻找精神支撑。

作者认为在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依然要对世界充满信心,相信公理的存在。同时提倡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主动去做一束光,照亮黑暗,驱散迷雾。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Pho:胡乔治


昨天一天发生了很多事,在处理一个紧急求助时,也意外和一些刑警读者朋友有了一些交集。
有位二十年老刑侦告诉我,在他处理过的很多案件中,扎心的不少。
扎心的原因是,明明应该定罪的事情,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正义依然没有到来。
在所有职业中,有几个职业是心理高危。
一个是刑侦,一个是纪W,一个是心理医生,一个是记者,当然,医护是另一种特例,是看惯人间离别后的淡漠。
长期浸泡在黑暗中见不到光,如果只是人性的丑陋倒也罢了,心中有正义的人看不到正义的到来,自己的信念更容易被摧枯拉朽。
另一位律师朋友跟我说,我干了一辈子法律,最烦一个词:
迟到的正义。
他说,你也是学法律的,你怎么看这句话,我是赞同的,迟到的,哪里有什么正义?
真正的正义,就必须当时当地。
因为那些延迟中产生的腐烂和伤害,本可以避免,本不应有更多悲剧,而那些,无人计量,一带而过。
其实一路工作以来,也是慢慢接触到了,才构建了我对世界的另一种感官。
最开始的时候的确有点三观尽碎,在我们每天接受海量的消息,讨论各种各样的新闻热点,似乎世界就是这样,但其实,我们日常所参与的,仅仅是这个世界的5%。
还有95%的无声的东西,有的黑暗不见底。
在参与处理几件刑事和死人案件之后,我慢慢开始整理自己的负面情绪,花了很久才走出来,让心生成疤痕,有了免疫力。
我很清楚地意识到,黑暗就像是深渊,你凝视它,它也凝视你。
很多时候,你如果是飘摇的,那没接触还好,一旦接触了,人真的受不了。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各种各样你看不到的阴暗,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你不知道,不过是因为阅历的浅显。
而只有你都见过了,依然能够心存坚定,能够不随波逐流,甚至还能做点事情,那才算你开始成熟了。
要不然,算什么呢?

我的文章里,一般都是开导大家处理平常的人际关系,去向内求,是净瓶的那一面,因为这是绝大多数普通人85%以上烦恼的来源。
我其实不愿去讲剩下的东西,没必要,如果这一生都遇不到,挺好的,挺幸福。
但时常也告诉你们,例外情况,真的遇到了,不要手软,一定要手黑心狠。
你要有办法,有手段,去应对突发的情况,要能够保护自己和家人。
规则,在特殊场景下都是用来约束老实人的。
杨文遇害,大学生被焚,和稀泥式的稳定最不稳定
世界就是如此,你的困难,很容易就被平均和遗忘,可对你自身来说,那就是灾难。
真遇到事了,不要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要想办法。
昨天一位读者跟我说,因为自己导师和系主任关系水火不容,导致自己的博士学位被拿掉了,不分青红皂白。
找了很多人,无果,没有人帮助她。
文章也经过其他人评估了,是正常的论文,更多是权力斗争的后果。
她就认了,换做是我,影响了工作,实在逼不得已,可以去报警跳楼,去上F。
很多事,只要你自己没问题,逼急了,就要上手段,不必在乎别人怎么去评价你。
谁记得你啊。
你自己的利益都不去维护,指望谁替你维护呢?
如果你手里没有雷霆,也就不要轻易举起净瓶。
但做些事的目的,是为了初心,为了公心,找到合适的路径,尽人事听天命,不要让自己后悔。
而且,你会发现,在整个社会中,不论是职场升迁,还是处理棘手问题,普遍存在“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情况。
老老实实的,有不少都被“埋”了。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究竟谁更重要?上学时辩论得面红耳赤,长大后觉得很无聊,学理性讨论是空洞的,要根据每一件不同的事去判断。
而最难的那个部分,是经历了所有这一切之后,依然对整个世界充满信心,要相信公理的存在,只是,这个结果,不能完全指望任何外力,需要你一手净瓶,一手雷霆。
昨天老刑警最后跟我说的这句话,让我很感动。
这句话的分量,没有二十年的社会阅历,不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说不出口,更做不到。 这一定是满身伤痕,满目疮痍后才找到的精神支撑。
送给大家,不论多么困难,不论遇到什么事情,要相信,如果有余力,不要等光来。
自己去做一束光,再微弱,也能照亮一方黑暗,驱散一片迷雾。



一个力争纯粹的人划出的桃花源
有门槛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但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
不偏不倚、 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 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三个号
大号记散文
小号写时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