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音约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夜间情感广播节目主持人、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得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CCTV特约心理专家、情感畅销书和专栏作家、多家知名企业高端心理顾问,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位在“主持人”和“心理治疗师”两个专业领域跨界传播的知名媒体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于小戈  ·  又一大花,屈嫁百亿豪门。 ·  15 小时前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  藤蔓与琥珀 ·  18 小时前  
于小戈  ·  娶女粉的天王,也要离了。 ·  昨天  
于小戈  ·  惊悚,一个比一个离谱?! ·  昨天  
于小戈  ·  开撕|偶像剧离婚烂尾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音约

为什么好人没好报?

青音约  · 公众号  · 两性  · 2017-06-09 21:11

正文


01


我们总愿意相信好人有好报,可是现实生活中,却经常会看到很多好人没好报的例子。

我的一位乡亲最近就遇到不少烦恼。他是我们那条村子里最先富起来的其中一位,因为勤劳,加上脑袋灵光,靠养猪和养鱼挣了不少钱,在我们那一带小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为人善良也很仗义,经常出钱出力帮助邻里乡亲,我有时回乡在他家吃饭时,发现他家里就像一个公共饭堂一样,总会有不少乡里在他家吃饭,大家都愿意围着他转。总之,他在我们村里是一位公认的挺有威信的好人。


可是他最近满肚子苦水,他跟我说,今年清明节扫墓时,他被他长期帮助过的一位族人在祖先的坟前臭骂了一顿,气人的是,骂的都是诸如请吃饭为什么最后一个叫他之类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用词极尽恶毒。他问我,团长,为什么我做好事,却没有得到好报呢?

类似的事情最近也发生在我自己身上。两年前,当Suzi老师跟我说她准备退休时,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平台的好几位导师都在渐渐老去。


看到Suzi老师和张博士那满头银发,想想过去十多年他们对我的谆谆教导,万般滋味涌上心头,那一刻,我清楚的意识到,我下半生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我发愿要培养新一代导师,来传承上一辈智者总结出来的好学问。


于是我开始招募导师团,这两年我将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这个导师团里,每年会为他们提供27天的课程;每周会安排一个晚上,通过网络课程带他们实修;每天还会在微信群里解答他们的问题;还设计了五套《升级生命软件》系列课件传给他们;并且提供终身服务,只要我没退休,我都会为他们提供督导。


为了培养他们成为卓越的导师,我可谓尽心尽力。可是上周我却被其中一位导师用微信语音足足骂了半个小时,其中原因,小到让我哭笑不得,只是因为我们公司服务他的那位同事在与他沟通时产生了一点误会,他就把所有的怒火全部发到了一心培养他成长的导师,我的身上......



02


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数不胜数, 我们带着善意去帮助别人,不光没得到好报,很多时候还会招来恶报,为什么会这样呢? 难道因果定律真的是骗人的?难道业力法则真的要回到前世才解释得通吗?

借助网上曾经流传过的一个叫《斗米恩,担米仇》的小故事来解释一下这种现象:说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平时关系还不错。其中一家人因为勤劳能干些,家中富裕很多。这两家本来也没什么恩怨,可是,这一年,老天爷发怒,降下了灾祸,田中颗粒无收。穷的一家没有了收成,只好躺着等死。


这个时候,富的一家买到了很多粮食,想着大家是邻居,于是就给穷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穷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心想,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过最艰苦的日子后,穷人就前去感谢富人。


谈话间隙,穷人聊起次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斗吧!


就这样,穷人千恩万谢的拿着一斗米回家了,回到家后,他的兄弟说,这斗米能做什么?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够我们拿来播种到地里,这个富人太过分了,既然他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和钱,才给这么一点,真是坏的很。


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真不是人。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这个故事之所以会流传开来,是因为共鸣了人们做善事后的感受,做善事有时候真的挺让人心寒的。难道因为这样,我们就不做善事了吗?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做善事,而不引来恶报呢?


03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研究一下这类事情发生的原因,于是我试着从心理学来看看究竟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首先来看看一种叫做“内疚”的情绪。内疚的本意是:做了错事,感到自责。内疚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绪,是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不用学就会。


内疚是良知中的主要情感,良知与人类伦理、道德有关。所以,从道德角度出发,内疚是指一个人感觉到自己违反道德规范时的一种内心感受,这种感受通常由做错事给别人带来伤害以及得到太多而无法回报的不平衡造成。


内疚感是人类进化产生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纠正人类的偏差行为,让人与人之间重回平衡、和谐、良好的关系,本来,它是一种有利于人类的情绪。


但是,当人们无力弥补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或者无力回报别人给予的过多帮助,无法让人际关系回到平衡状态时,内疚就会长期存在,而这种情绪的长期存在,会严重干扰你的内分泌,让你处于一种自责的痛苦中,而这种痛苦会让人十分难受,甚至寝食难安。


为了重回平衡状态,聪明的人类大脑发展出了另一种功能,这种功能叫“攻击”,与其向内攻击承受自责的痛苦,不如向外攻击,让关系重回平衡状态。


于是,某些带着深深内疚情绪的人,就会开始从对方身上寻找错误,当他去攻击对方的错误,哪怕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错误时,他的心理就会感到平衡些,因为并不是我一个人有错,其实你也有错,这样,我们的关系就平衡了,我欠你的就可以不用再还了。

当我们明白了“内疚”这种人类情绪的反应原理之后,我们对“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也就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我们帮助别人反而会遭受攻击和抱怨,正是因为帮助对方时,让对方产生了内疚情绪所引起的。


当我开始觉察到这一点,我马上做了一个决定,我要开始给导师团的导师们安排一些任务,让他们把学到的学问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就算有些人现在还没有能力这样做,我也要不断要求他们要在未来去做,这样,当得到与付出处于平衡状态时,关系才能良好地保持下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