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世纪末板凳的拓扑结构
曾有人恃着自己有才能,耽误了前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春城  ·  昆明人注意!明早,请提前出门! ·  7 小时前  
昆明信息港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8 小时前  
掌上春城  ·  突发悲剧!举重冠军被杠铃压脖身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世纪末板凳的拓扑结构

更新 | 2周年特别简报

世纪末板凳的拓扑结构  · 公众号  ·  · 2018-11-19 14:09

正文



更新:看来我是做不成自媒体运营的,昨天以为按人气来说转发超10人就能开奖了,但是很多人没看清规则就参与,残念。今天重新发起抽奖,二维码不放文章里了,步骤是①关注我②转发此篇文章,夸我几句(能引人注意的那种,此条删去)③转发截图发后台(分组也可以但不要仅自己可见好伐)④获得二维码参与抽奖(我手动发你可能不及时)⑤等待获奖。没了。



是的,本号已经存在2周年了,尽管自上个周年庆以来怠惰不已,仍有几篇敝帚自珍的文章问世,并希望得到至少一个人的共情。必须承认的是,正如今年伊始我体会到的一样,“ 的确是永远失去了捕捉一切思想微光的能力 ”,而且若去掉“一切”这个定语, 捕捉思想微光的能力也永远在指数衰减的进程中,无限接近于透明。这是在小径分岔的花园选择了科学那一边的必然宿命,被与艺术性绝缘的生活气氛逐渐包裹,浪漫主义最终只剩下星辰大海、万物统一、和理工科冷笑话,庞大迷人却孤独,非理性的遣词造句没有容身之所——我终将身处其中,无须太多感慨。

下面开始践行复读机本质。老朋友们都知道,本号和我本人共享了一个生日,两年前业余自媒体先行者阿遥(又名大楷)启发了我,那天是我生日,我写了《 二十一虚岁的青年面对秃顶危机时的焦虑 》作为发刊词,但实际首发于他的“一响毫不犹豫”——已无限期停更。如今黄金时代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了,擦边球也没有,生活开始肆无忌惮地锤我,我默不作声。每到生日便回忆童年,便复读杜拉斯的同一句话,毕竟实在写得太好。今天我可以搬出新的句子,“ 童年的记忆是没个准的,也说不完的 ”, 狄兰·托马斯如是说,这样的思绪还将继续循环,就像童年本身一样重复。大概是因为一直惦记未选择的路的人永远也无法成熟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