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做一个这样的设想:
假如有一天,你忽然发现一个好项目,
只需投200万,未来5年内有80%希望赚到一个亿。
你有以下四种做法:
第一种是贷款:有固定资产,关系够硬,银行才给贷款;
第二种创业:项目够好、人优秀,信用高,才有人投资;
第三种是发行股票:一般人没戏,上市要审核,政策非常严格;
第四种是发行彩票:那就更不是普通人敢想的了,做做梦还行。
你会发现这四种做法的风险越来越小,但是利润却越来越大。
关键问题在于,四种做法的门槛越来越高。
这个世界上好项目多的是,
关键是看谁来做?用什么方式做?
同样的项目,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去运作,
完全是不同结果。
这就是挣钱、赚钱、发财、暴富的区别。
当然,这也是当今财富运转的4种基本逻辑。
01
超级大赌场
这种起源于西方主导的现代经济制度,把世界活生生变成超级大赌场,里面只有三种角色:
(1)开场的人——各种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比如各国的证券市场,自己搭建平台让别人来玩,一切都得听他们的。
(2)坐庄的人——这种人被允许坐在台前直接参与博弈,比如企业家、资本家、明星创业者等等,他们依靠讲故事吸引外围的人押注他们,并得到最直接的分红。
(3)押注的人——赌场里最多的人,他们只能在外围等着下注。比如股市的散户、或者边缘的创业者,他们总是被大盘或大势吸引,散户盯着大盘,创业者盯着大势,彩民紧盯着大屏,自己判断凶吉。炒股、投资、创业都是如此。
开场子的人,他们只需维护好赌场的秩序,就可以坐享其成。
坐庄的人,都有一定话语权,他们靠讲故事就能把别人的钱吸入自己口袋。
而广大赌民,只能站在台下等着押注。彩民盯着中奖号、散户盯着大盘,打工者盯着好公司,创业者盯着大势,自己判断凶吉。
如果这种结构成立,以此为依据给社会的人来分层,那么可以分为以下五层,如图:
第五级:彩民,把人生交给运气,往往一事无成;
第四级:股民,愿意发财,没途径,只好投机;
第三级:白领,勤勤恳恳,辛苦劳动,收入安稳;
第二级:创业者、小企业主,努力进取,有创意和想法,试图改变世界;
第一级:大企业家、资本家,努力维护现有世界,确保大局时刻掌控手中;
按照这个逻辑,世界很难出英雄,只能出枭雄。
开场子的实力最强是幕后大哥;
有身份和能力强的人都在设计模式坐庄;
芸芸众生和泛泛之辈只能瞅准机会去押注。
02
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投机盛行
楼市也一样,房子已经被投机者恶炒成了投资品。
投机者之所以要把一种民生用品转化成一种投资品,是因为人人都刚需的产品才更具投资价值。这遵循了“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逻辑,所以才一轮又一轮的被拉高。
房价为什么很难跌,因为背后押注的人太多了,各种角色都有,这个场子必须得这样撑着。但是没有吹不破的泡沫,泡沫极限大时再破灭是可怕的。
所以中央发话:房子不是用来炒的,是用来住的。而且出台调控政策给楼市降温,坚决打击那些赌性十足的投机分子。
总之,货币从这个场子转移到另外一个场子,但就不转移到实体经济,所以现在实业才那么凋零。
此时此刻,广大普通百姓靠勤劳很难再致富,劳动者反而成了整个食物链中最被鄙视的一个底层。
当人类主流价值观普遍认为,获取财富不再靠“创造”而是要靠“投机”时,最危险的时刻就来临了。
因为这种不劳而获的投机思维传染性太强了,很快会引发全民押注或去坐庄,赌性大发的投入其中。
于是,你看到这场赌局最关键的时刻,万达选择不跟离场,乐视击鼓传花后跑路。融创玩起抄底ALL IN 梭哈,平民仍沉迷赌场疯狂入局搏杀。
一方面它悄然无声将整个社会的财富集聚到那一小撮人手里,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一方面大量资金被从实体经济中抽走,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
03
恶性循环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