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CD40和CD40配体(CD40L)的基本信息、表达细胞、功能以及它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CD40是一个48KD的跨膜蛋白,表达于多种细胞;CD40L则是分子量32KD或39KD的膜蛋白,表达于特定细胞并在炎症条件下表达于更多细胞。CD40-CD40L途径的活化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而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已有超过两百个相关临床试验登记。文章还讨论了针对这一途径的靶向药物和策略。
CD40是48KD的跨膜蛋白,表达于三类细胞;CD40L是分子量32KD或39KD的膜蛋白,特定细胞表达,并在炎症条件下表达于更多细胞。
CD40-CD40L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相关靶向药物和策略正在研究中,已完成的临床试验登记超过两百个。
针对炎症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采用阻断性策略(如阻断抗体、融合蛋白等);针对肿瘤免疫忽视,采用激动性抗体、肿瘤疫苗、溶瘤病毒等策略。
CD40(TNFRSF5)是一个48KD的跨膜蛋白,表达于三类细胞,包括抗原递呈细胞(巨噬细胞,DC细胞,B细胞),非免疫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肿瘤细胞),自身反应性T细胞。
CD40配体 (CD40L/CD154/TNFSF5),是分子量32KD或者39KD的膜蛋白,表达在浸润和激活T细胞,激活B细胞,血小板, DC和炎症条件下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也表达在肿瘤细胞。分泌型/可溶性 CD40L被报道与膜结合型功能类似。
CD40-CD40L途径活化过度,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而激活不足就会参与肿瘤逃逸。
CD40-CD40L信号通路及功能
CD40和CD154结构和表达
CD40
/TNFRSF5
编码基因位于20号染色体,人CD40为48KD的一型跨膜蛋白。
表达
CD40配体 (CD40L/CD154/TNFSF5),为32KD或者39KD的2型跨膜蛋白。
表达
在浸润和激活T细胞,激活B细胞,血小板,树突状细胞(DC)和炎症条件下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也表达在肿瘤细胞。
分泌型/可溶性 CD40L被报道与膜结合型功能类似。
正在招募和完成的临床试验登记超过两百个,充分显示了CD40-CD40L的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