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今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  昨天  
半月谈  ·  冰雪经济,能否成为东北振兴的新引擎? ·  2 天前  
学习大国  ·  弹性退休制度具体如何实施?人社部解读→ ·  3 天前  
半月谈  ·  李石松被逮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品读】婚礼的“套路”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3-22 20:39

正文

点 击 “ 半 月 谈 ” 即 可 订 阅!

品味四季,读懂人生


  惹人瞩目的舒淇和冯德伦的“极简主义”婚礼,让很多人开始思考:婚礼这件事,究竟是给谁办的呢?


  从古至今,婚礼被注入太多的内涵,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简简单单结个婚而已。不一样的时代,就有不一样的婚礼。


 反传统的婚礼,从民国开始 


  传统的婚礼应该是怎样的呢?严格来说,一整套的旧式婚礼,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规定好了的,称之为“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后来婚礼的步骤也就越来越多,礼仪越来越繁琐。想完成一整套程序,起码要忙上几个月。


  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最直接的变化就反映在了婚礼上。


  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基督教式的婚礼,当天国内各大报上就登出了他们二人的结婚照。照片上的蒋介石一身西装,而宋美龄身穿白色婚纱,令无数青年女子欣羡不已。其时,婚纱就在社会上流行起来。


  不过,传统也不是那么容易舍弃掉。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婚礼其实是分两场进行的,先是西式婚礼,再是中式婚礼。这就是中西合璧了。


  当然,大多数情况是“不中不西”,在一些大城市的街头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一顶4人抬的花轿,前头却是一班西洋乐队当前导;新娘虽然都是头披纱,但有穿旗袍的,有穿长裙的;新郎则要么穿马褂,要么穿西装,有的穿布鞋,有的戴礼帽。


 简化到极致,饭都不吃了 


  不过,当年那些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们,为了彰显自己的追求,已经完全舍弃了传统婚礼那些繁琐的礼节。


  像徐志摩和陆小曼当年就只是在北海公园简单办了个婚礼,证婚人是梁启超,主持是胡适。


  因为双方都是“二婚”,梁启超也相当不客气,他不仅没有讲吉祥话,反而对新郎、新娘痛斥,切责他们不该把婚姻当成儿戏。满堂宾客无不失色,这恐怕是史上最尴尬的一场婚礼了。


  还有吴文藻和冰心在燕京大学的临湖轩举办的婚礼,也是非常简朴。当天婚礼结束,吴文藻和冰心还没有卸去新郎新娘的装束,就坐着汽车前往京西大觉寺——两位新人还没有房子住,只能租大觉寺的客房当新婚洞房。


  后来有了“新生活运动”,婚礼就更加简化了。那时提倡去奢求俭,便流行起“集团结婚”,这便是早期的集体婚礼。


  1935年,上海举办了第一场集体婚礼,一共有57对新人。


  新郎身穿蓝袍黑褂,新娘则穿着粉红色软缎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在军乐进行曲中随着引导互相挽着手步入礼堂,男女分列两行,轮番登台,先向孙中山像三鞠躬,然后新婚夫妇双方相互两鞠躬,再向证婚人一鞠躬。最后由证婚人、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吴铁城致贺词。然后,新人走出礼堂,到广场摄影留念。没有婚宴,婚礼就结束了。


  那年,上海办了5场集体婚礼,参加的新人达300余对。


  第二年,在南京也举办了一场33对新人的集体婚礼。这场婚礼,时代色彩就更浓厚了。那时正是反日爱国情绪高涨的时候,这个婚礼最突出的特点是要求所有新人的服装、用品全部使用国货,而不用进口货。


 中西合璧,形成套路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婚礼就更简单了。有一个说法是: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红宝书,80年代“三转一响”。“三转一响”也就是所谓的4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洗脸盆、笔记本、枕头套、床单就是“添箱礼”。


  不过那时想结婚,先要把各种肉、蛋、糖票备齐。所以,结婚前3个月,家人就开始到处张罗着“借票”,能把鸡鸭鱼肉这些都摆上桌,这才算是一场体面的婚礼。


  到了9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这新3件又取代了“三转一响”。所以那时迎亲,人们其实最关注婚车上拉的家具和家电。毕竟办婚礼,就是要把所有的好东西都拿出来给其他人看。


  而港台地区影视剧的热播,让人们从电视上学到了一个套路:迎亲时,女方亲友拦着新郎,给了红包才能进来。


  那时,很多人都沉浸在对西方生活的浪漫想象中,所以婚礼之中必须加入西方元素,才算洋气。


  但也只重形式:迎亲车队越高级越好,伴娘越多越好,礼服也要多换几次,香槟、蛋糕一个不能少。其实就是不管中式西式,什么高档来什么。


  后来这些都成了套路,成了婚庆公司的套餐服务。


  这一幕,在李安的《喜宴》中就有展现。本来,男女主角选择在纽约市政府举行公证仪式,就算是婚礼了。但在男主角父亲的坚持之下,一场繁琐而热闹的中式婚礼随之诞生。


  但这个中式婚礼却是典型的“中西结合”:在一间摆满中国字画和物件的美式别墅中,新人穿着西式礼服,在穿着中式正装的长辈面前磕头行礼;在纽约的中餐馆举办的婚宴,也加入了新人切蛋糕、新娘向未婚女性抛花球的环节。


  婚礼的“中西结合”,无非是多方诉求妥协的结果——年轻人追求浪漫,但老一辈还在坚持传统。


  在老一辈家长心中,婚礼这件事,是要办给其他人看的,从来就不只是两个新人的事。父母要给子女办婚礼,是为了告诉大家,儿子娶了老婆(女儿嫁出去了),人生目标达成了。


  更现实一点说,婚礼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收回之前随份子的钱,那么也不好意思简单办了。


  于是,就有了几乎千篇一律的婚礼:在各种金碧辉煌、热闹喧腾的背景下,台上有个唧唧歪歪的司仪、两个略显尴尬的新人,下面则是一群大吃大喝顺便起哄的宾客。


END


  《品读》(月刊)是全国十佳文摘期刊,刊物从人物视角出发,保持渊博灵动的风格,着力表现当代人相通情感和时代的人文趋向,传播最具价值的时代信息,营造可读、可品、可藏的“人文精神家园”,品味四季,读懂人生。


来源《品读》

作者:王月

摘自《看历史》2016年第10期

主编:孙爱东

编辑/主播:魏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