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又教我们新名词了,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力度空前的减税计划,人民日报刊文抨击,称“美国减税实际上就是在挑起税务战,一些有实力的国家会加入这场竞争,这样做不仅会使国际税收秩序陷入混乱,更会使业已形成的G20等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框架下的反国际税收恶性竞争成果缩水,使部分无力搞税收竞争的出口导向型国家直接受损。”
说好了咱不当世界警察,在联合国重大决策上咱投弃权票,没想到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站出来维护国际秩序,“扰乱国际税收秩序”是个啥罪名?
比起那些国际间的制裁、禁运和武力干预,减税才是百分百的别国内政,咱要开始充当国际经济民警,也不是不行,是不是先选个国际间的课题开路,万万没想到一竿子就能把手伸进人家的内务,大国果然是崛起了,就是崛得有点猛。
当然毫无疑问,对内税收也是存在国际间竞争的,咱中国就有好多“民族企业”注册在所谓的“避税天堂”,国际上司空见惯,谁的税率低,谁就能吸引来投资和创业。
但是作为那些岛国之外的大国,必须考虑一个平衡的问题,你还得养活公务员、补贴教育、全民医保、维持国防军费呢,减税当然百分之百有利于民间经济腾飞,但是政府就必须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所以减税是一个政府让利于民求发展的过程,如果能够把蛋糕做大,也会迎来共赢局面,最终皆大欢喜。
显然,减税有收益也有代价,而最主要的代价和风险承受者,是本国政府。奥巴马任内就曾因财政危机导致联邦政府关门,公务员发不出工资。
如果一个大国敢以这样的力度减税,第一说明他的决心,第二说明他的信心。
减税当然也会引发国际竞争,然而国际竞争从来就是赤裸裸的,只要国内能发展,管球你什么。别国最多能对关税说三道四,但是谁也不能阻止人家对内减税,断臂求生,有本事你也剁?互相伤害啊?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快,负担轻,本来我们是不怕税收竞争的,实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长期面向外企实施税收优惠,抢了美国人多少饭碗,多少制造业从发达国家移师海内?作为国际税收竞争的既得利益者,现在要站出来主持秩序,是不是有点那啥?
而且我们还不是单纯依赖税收,近年来土地财政撑起了政府收入的半壁江山,其他所有发达不发达国家,都没有这个优势。我们两条腿走路的,竟然害怕跟单脚跳的选手展开竞争,也是匪夷所思。
遗憾的是,多年政策红利之后,我们的蛋糕做大了,税负增加了,而这些简单刺激之外的配套竞争力,却并未能同步提升。在企业成本不断上涨的同时,我们的实业环境反而不断恶化,这都跟过分倚重房地产的畸形模式相关,跟贪腐导致的灰色成本相关,我们失去竞争优势,怪不得别人。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是没有机会参与新一轮竞争,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北欧那样的高福利负担,没有英国的免费医保,没有德国的免费教育,更没有美国那高的吓人的巨额军费,人家都不怕,我们嚎什么?美国政府要勒自己的裤腰带,我们急什么?
咱们怎么就无力搞税收竞争了?是老百姓工资太高了?是全民医保花钱太多了?是免费大学负担不起了?还是备战备荒耗尽国力了?……到底是谁在害怕税收竞争?
作者:纸上建筑
2017年4月28日
二维码打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