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新视点
医学领域全球平台,关注医疗健康的最新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前端早读课  ·  【开源】TinyEngine开启新篇章,服务 ... ·  昨天  
前端大全  ·  Create React ... ·  5 天前  
Python开发者  ·  “李飞飞团队50 美元炼出 ... ·  4 天前  
Python开发者  ·  国产 DeepSeek V3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新视点

急性胸痛的临床救治全流程,一文读懂

医学新视点  · 公众号  ·  · 2025-02-04 17:30

正文



引言




胸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导致胸痛的病因复杂,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差很大。对于高危患者,症状发作后启动治疗越早,疗效越好,获益越多。因此,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鉴别和危险分层,对于识别高危患者并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我们邀请了来自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蒲鹏教授 ,向我们阐述了急性胸痛的临床诊疗策略,本文将梳理精彩内容,以饕读者。

一、胸痛的认识


急性胸痛是急诊内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急性胸痛的病因较多,病情千变万化,危险性存在较大差异。应尽早识别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气胸、急性心肌心包炎 等高危疾病,并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仅有15%~25%的急性胸痛是ACS可能。在处理急诊胸痛时,应积极寻找引起症状的其他病因,不应将胸痛视为ACS的特有症状,易造成误诊。

二、临床上如何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胸痛?


诊断急性胸痛主要包括以下5大方面,分别为: 症状、体征、心电图(ECG)、化验和影像学检查 。关于胸痛的问诊,需询问患者的 发病年龄、疼痛部位、疼痛性质、持续时间、诱因及缓解因素、伴随症状 。胸痛部位不同,对应不同疾病,包括以下方面:



  • 心前区疼痛: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包炎、心肌炎、夹层、主动脉瘤;


  • 胸骨后疼痛: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炎、食管疾病、纵隔疾病等;


  • 后背痛:见于脊柱疾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胰腺炎等;


  • 左肩部放射痛: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夹层动脉瘤;


  • 上腹痛疼痛:见于胃部疾病、胰腺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但应注意,上牙以下,肚脐以上的疼痛或任何不明原因的不适都应该警惕ACS可能,一定要行心电图检查。


三、急性胸痛的诊断思路


首先应迅速的询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ECG、胸片、心肌损伤标志物等),其次区分胸痛为高危或低危,区分胸痛为心源性或非心源性,应注意 高危胸痛的识别是关键 !高危胸痛特征为 急、重、猛 ,高危胸痛可根据患者的表情、症状及体征等方面进行快速识别。


四、ACS的临床诊疗策略


1

10 min后完成首份心电图



心电图是早期快速识别ACS的重要工具,10 min内应完成首份12/18导联心电图检查。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心电图典型表现为至少2个相邻导联ST段压低≥0.1 mv或者T波改变,并呈动态变化 ;变异型心绞痛可表现为一过性ST段抬高;初始心电图正常,不能除外NSTE-ACS,如胸痛持续不缓解,需要每间隔5~10 min复查1次心电图。 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STEMI)的心电图表现为典型表现为2个或以上导联ST段弓背抬高 ;新发的左束支传导阻滞也提示STEMI;心电图表现为缺血相关导联的T波高耸提示为STEMI超急性期。


2

完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肌钙蛋白(cTn)



当cTn升高,且至少1个值高于参考上限(URL)时,应使用“心肌损伤”一词。如果cTn值升高和/或降低,则考虑为 急性心肌损伤 。当存在急性心肌损伤且临床上有急性心肌缺血迹象,且检测到cTn值上升和/或下降,且至少1个值高于第99百分位URL,且至少1个值符合以下条件时,应使用“急性心肌梗死”一词:

  • 缺血症状;


  • 新发生的缺血性ECG改变;


  • 病理性Q波形成;


  • 影像学证据显示有新的心肌活性丧失或新发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 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冠状动脉内有血栓。

3

药物治疗支持



  • 溶栓治疗: 对于STEMI患者,如无条件进行介入治疗,可给予溶栓药物如尿激酶、瑞替普酶等溶解血栓,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 抗血小板治疗: 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和扩大;


  • 镇痛治疗: 对于胸痛剧烈的患者,可给予吗啡等镇痛药物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情绪;


  • 其他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可给予其他相关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降压药物等。

4

非药物治疗



  • 心电监护: 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休息与饮食调整: 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和情绪激动;同时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保持大便通畅;


  • 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和患者,可尽快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实现血运重建;


  • 吸氧及呼吸机治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