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文摘
清华学子创办,新媒体第一文摘,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每日精选好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NE文艺生活  ·  过个年才知道,没人盼着你过得好 ·  20 小时前  
深夜书屋  ·  内地很少能见到的一本近代史神作! ·  昨天  
洞见  ·  蛇年搞钱第一步:重塑你的财富观 ·  3 天前  
深夜书屋  ·  失权者:难得的好书,绝版复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文摘

“我熬过怀胎10月,却死在产后1周”,章子怡一句话刺痛千万女性

水木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9-03-31 22:30

正文


水木君说:

当我们用“为母则刚”来形容一个母亲时,请不要忘记前面那句“女本柔弱”。她们为了孩子和家庭,故作坚强,甘愿脱下水晶鞋,穿戴上铠甲。她们愿意奉献出自己,怀胎十月,预见到一切悲伤,也甘愿前往。


文/山叔

来源/不山大叔(ID:ouba798)



最近,一条关于“ 产后抑郁药首次问世 ”的新闻在微博上炸锅了!


因为每次治疗价格,约合人民币13.3万-23.5万元。


评论区有人说:至于吗,不就生个孩子,这也算病?一个人生孩子还得拉上全家一起抑郁。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盖过了多少母亲经历的痛苦和看到的希望?


然而,山叔想问:真的不至于吗?





年幼的孩子,正被自己的母亲掐着脖子,深摁进水里。


孩子拼命的蹬着四肢不断挣扎,可母亲不为所动,牟足了劲死死摁住,恨不得他立刻窒息。


她的眼神里,尽是空洞与麻木。


这是经典电影《痛苦宝贝》中的场景。


人们都说,母亲为了孩子甘愿付出一切。


可这部电影里的母亲,发了疯般,对自己的几个孩子,痛下毒手。


电影原名《Baby Blues》,意为:“ 产后忧郁 ”。


比电影更恐怖的是现实,因为这些惊险的情节并非虚构,而是取材于生活原型:


这个疯狂残杀自己孩子的女人,原型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位妈妈。


她因为严重的产后抑郁症,亲手溺死了自己的5个孩子。


其中,最大的7岁,最小的,仅6个月。


这个案件,曾轰动一时。




产后抑郁,到底让女人陷入了何种境况,才能有如此近乎癫狂的举动!


知乎一位网友这样形容:


我像活在一个密封的塑料袋里,连一丝透气的机会都没有,整个人如同膨胀后,又迅速干瘪的气球。


一拿手机,有人告诉你:“眼睛会瞎的!”


一刷牙,耳边传来警告:“牙会掉光的!”


没有奶,全世界都在指责你:“怎么对得起孩子!”


当心中的苦痛堆积到一起,当情绪压抑到极致时,意外就发生了。


南宁安阳,患有产后抑郁的母亲和丈夫吵架后,将孩子丢下31层高楼后,自己纵身跃下;


湖南湘潭,31岁的妈妈留下万字遗书,带着一双不满3岁的儿女跳楼自杀,三人全部身亡;


台州天台,30多岁的产妇趁家人办理出院的空隙,独自走到桥边,毫不迟疑跳入河中,并大喊“不要救我”。


......


该是怎样的绝望呢?才能一心求死,对刚出生的宝贝,不留有丝毫顾虑与牵挂。


打开网页,搜索关键词,桩桩件件,更令人心惊。



惨痛的新闻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产后妈妈无声的泪水与压抑?


我想,如果能够被理解被疼爱,还有谁愿意走上一条无法回头的绝路。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人质疑:新闻只是些个例吧,事实哪有如此严重。


然而,产后抑郁真的是个例吗?


数据告诉我们,它从来不是!


有调查显示:产后抑郁症的病发率约在10%—15%。


也就是说,大约10 个产妇里就有一个会得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之高超乎想象。


你可能永远也无法理解一个女人,在产后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绝望。


因为从上产床的那一刻起,折磨就开始了。


生娃究竟有多痛?


医学判定为10级,这相当于将你身体内的20根骨头同时折断!



如此苦楚之后,妈妈们还要拖着没痊愈的病体,立刻投入一份24小时必须随叫随到,甚至完全零经验的工作里。


而相随而来的就是种种疼痛、忙碌与压力。


素有“太阳女神”之名的谢娜,总以笑容示人,内里坚强,也因为产后按压宫底疼得直抖!



章子怡拼命拍戏多年,韧带撕裂、指甲打飞都一声不吭,却直呼涨奶才是这辈子最大的疼!



而身体激素的变化,使得妈妈们情绪也不受控制,极易因为一点小事崩溃。


性格强悍、大大咧咧的袁咏仪坦言自己产后敏感脆弱,差点离婚;


被宠成小公主模样的霍思燕,只因为爸爸探望自己的时间太短,在病房狂哭不止......


有人问, 一个女孩这辈子最脆弱最无助的是什么时候?


出乎意料,微博上太多人的回答是 刚生完孩子


内分泌因素的变化、社会支持的缺乏、自身角色转变带来的不适应,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引起产后抑郁。


得不到心理的关爱,和情绪的疏导,只能让产后妈妈们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更可怕的是,妈妈们彻底踏入抑郁深渊的背后推手,竟是身旁的至亲。


一部名叫《看见产后抑郁: 丈夫无法逃避的真相》的短片,是女性生产后的真实写照。


节目请来几对完全不同的夫妻,就产后抑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令人心寒的是,几位丈夫对妻子产后抑郁的态度高度一致,要么一无所知,要么不以为然。


他们谈到自己工作的压力,倾吐自己养家是多么不容易。



面对妻子的情绪,逃避麻烦似的,为自己的不耐找借口。



而一边,被认为是矫情的妻子,只好独自和抑郁作战,慢慢濒临崩溃的边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