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龙门
面向中产阶层,探讨和传播提升生活品质、创造精彩生活的人生智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密伊州区微生活  ·  穿袜子和不穿袜子睡觉,哪个睡得更香? ·  昨天  
929南通交通广播  ·  女子追剧险失明?只因一个习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龙门

李嘉诚退休,争议不休:如何看享时代红利的一代人?

龙门  · 公众号  ·  · 2018-03-22 20:00

正文

广受推崇的微信公号,点击上面蓝字“龙门”一键关注
龙门
Longmen518
龙门聚集了一批在事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精英人士。他们已经获得了财富自由、身心自由,或者正努力行走在追求自由生活的路上……
关注龙门,就是关心您的生活品质!

作者:A先生

来源:米筐投资(mikuangtouzi)


前言


李嘉诚宣布退休了。


他是无数草根青年的榜样和楷模,凭一己之力,借助时代大潮的风起云涌,阶层上流、财富暴增,并多年蝉联华人首富。而近些年,关于他的争议也纷扰不止:在贫富分化的香港,以李嘉诚为代表的几大家族近乎控制了当地经济的命脉,香港城一度被称为李家城。


经济畸形依赖地产和金融的香港,在这一波互联网科技革命中败下阵来,原因之一被认为是既有利益群体对经济转型和变革的阻碍,李嘉诚首当其中。在大陆,李嘉诚囤积大量土地而不开发,反而倒手转卖赚巨额差价,再加上撤资香港和大陆转投海外,试图离开发家致富的土地,更是引得一片非议……


以李嘉诚为代表的一代人,是时代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也是红利的分享者和捕捉者,当然也会成为现有利益的维护者,这是一个社会由草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


放眼亚洲,如何看抓住大时代红利的一代人呢?



1

朴槿惠的反对者与支持者



2016年,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爆出“闺蜜干政门”丑闻,随着调查的深入和事件的发酵,朴槿惠遭遇弹劾、并被罢免总统职位。


在此期间,因为同一个朴槿惠,竟出现了争锋相对的两个群体——一个是以年轻人为代表的反对者,他们强烈要求罢黜朴槿惠,并关押受审;一个是以老年人为代表的支持者,他们坚称朴槿惠无罪,并要求立马无罪释放。



为什么呢?


因为年轻人饱受高房价、高物价、高生活成本、高工作强度之苦,在阶层固化、社会稳固的韩国,社会绝大多数的财富和资源掌控在老年人手中,哪怕再努力,也难以实现阶级晋升。于是,反朴槿惠、反贪腐、反财阀政治、财团政治,就成了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宣泄口。


老年人就不痛恨这些弊端吗?其实这些弊端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朴正熙主政时期,以国家力量支持大企业、大公司、大财阀的发展,于是有了三星/大宇/现代等享誉全球的知名企业,促进了韩国经济的腾飞,也由此才有了大企业与政治勾结的财阀政治。


与其说老年人同情朴槿惠,不如说他们感谢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正是在他的专制领导下,韩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而这群老年人——汉江奇迹时代的年轻人,成了最幸运的一代人:财富暴增、草根逆袭、阶层跃升、人生赢家,并牢牢掌控了现今绝大多数的社会财富。


在朴槿惠的身上,似乎看到了两个对立的群体 ——一个掌握了绝大多数的社会资源,并力求阶层稳固、努力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一个想急切的打破这种社会固化,要出人头地、要人生升阶,并充分利用每一个时机。


这种矛盾不仅出现在韩国,同样出现在日本、香港、台湾,以及有过财富炸裂大时代的任何发达经济体,因为总有那么一代人能幸运分享大时代的红利,并顺势组成利益群体。



2

大时代下幸运的一代人



日本经济起飞于二战后的五六十年代,赶上大时代的是哪个群体呢? 主要是四五十年代出生的那群人。如今这群人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上,你看看日本大财阀、大株式会社的一把手大多是老年人就知道了,他们本该到退休的年龄,把资源让给年轻人,但没有。并且日本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老年人掌控资源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韩国的汉江奇迹,起始于六七十年代的朴正熙时期,幸运的群体出生于五六十年代,而今他们年龄最小的也在55岁以上,在掌握了大量资产(如房产)后,还享受丰厚的退休金,他们就是支持朴槿惠的人。


香港是一个移民城市,经济比较特别,主要受大陆/东南亚华人、华侨影响较大,国共内战时,就有一批上海/广州的资本家迁往香港。四大家族中,除郭得胜出生于1911年外,其他的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郭鹤年(马来首富,长居香港也被认为之一)都出生于1920s年代,在五六十年代香港经济起步时,他们是三四十岁的年纪。香港经济八十年代起飞时,同样造富了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批人。


跟韩国同时起飞的台湾,最大的受益群体也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批人,如今他们都在55岁以上,是2300万台湾人中被认为掌控财富和资源的那个800万(另两个800万分别是中产上班族和底层收入群体)。


四五十年代出生的日本人、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韩国人/台湾人,他们是当下社会绝大多数财富的占有者和支配者,难道他们比上一代、或下一代更努力、更勤奋、更聪明吗?当然不是,是因为它们遇到了时代风口、享受了时代的红利。


离开了时代,你什么也不是。



3

1965-1985,改开后的这群人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


我国的改革开放起始于1978年,我们取个整数好了——1980年。1980年正处于身强体壮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出生于哪一年呢?我们折中按25岁算好了,就是1965年前后出生的那批人。八九十年代是劳动致富的最好年代,只有胆子大、肯吃苦肯下力,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是很容易的,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


到了2010年,中国经济早已进入过剩时代,我们能明显感到金融/资本的力量,而劳动在财富分配中的能力却在减弱,产业日益成熟,但还算有些机会。这个时候25岁前后的年轻人出生于什么年代呢?1985年前后。


是的,1965年—1985年之间出生的这代人,是改革开放红利最大的受益群体,如果我们再把时间前后拉长10年, 就是1955年—1995年出生的这批人,占据了绝大多数改革开放的时代红利:出生 早的——时代来了,可你老了;出生晚的——时代来了,可你还没出生。 你听说过95后凭借自身的努力买房买车的吗?或许有,但绝对是少数。


现实也印证这一切。


中国的几个房地产巨头几乎都出生于五六十年代:


王石出生于1951年;

任志强出生于1951年;

王健林出生于1954年;

杨国强出生于1954年;

许家印出生于1958年;

潘石屹出生于1963年。


最早的一波房地产热潮,是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后的海南和北海,之后有了1998年的房改,从此房地产迎来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这几个巨头都处于黄金年龄的四十多岁。


中国的几个互联网巨头,几乎都出生于六七十年代:


马云出生于1964年;

雷军出生于1969年;

李彦宏出生于1968年;

周鸿祎出生于1970年;

马化腾出生于1971年;

刘强东出生于1974年。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起步于90年底末期,发轫于2010年,那时大佬们都处于黄金年龄的三十多岁(互联网更适合年轻人)。


当一个行业风口到来时,能抓住它们的,都是恰好年龄段的年轻人。


改革开放后的这代人,如同日韩港台经济起飞后的那代人一样,都顺势逮住了时代的运气和红利:创办了一家公司、占据着公司中高层的岗位、买城市最好地段的房子、握社会最好的资源……


为什么90后之间交流都用QQ,而一进入了职场就用起了微信呢?因为他们的领导用微信、公司的客户用微信、上下游合作商用微信、掌握社会资源和财富的一批人用微信,他们不得不就范啊。



4

当红利逝去,当现世安稳



当时代的大潮退去,有一代人收获满满、硕果累累,而没赶上的人再怎么努力也难以望其项背,分享到时代红利的人,占据着社会财富和稀缺资源,并拥有着绝对话语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