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翻倍增长、保费规模稳健提升,固收底仓再夯实、权益市场节奏把握精准,新业务价值持续领跑……一份年报成绩单,全面勾画行业“头雁”韧性。
昨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公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
2024年,中国人寿归母净利润突破千亿大关,达1069.35亿元,同比激增108.9%,总投资收益3082.51亿元,同口径增长150.4%,创历史新高。总保费收入6714.57亿元,同比增长4.7%,连续多年稳居行业首位。
但一如『保契』此前一直秉承的观察理念,宏观只能呈现趋势,微观才能洞见质效。从中国人寿年报数据看,其2024年的稳健增长绝非简单的规模扩张或规模效应,而是源于结构的深度优化——
比如,
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达566.03亿元,同比上升14.3%,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提升至47.5%,
业务持续发展的“含金量”显著提高;
比如,
退保率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14个月保单持续率提升1.2%,
业务品质持续改善的“金标准”再上新台阶;
比如,
互联网保险保费增长8.7%至826.2亿元,协同销售产/养业务合计保费超480亿元,
生态化转型红利逐渐释放,综合金融生态底蕴更加丰盈;
比如,
通过固收底仓夯实与权益市场精准择时,净投资收益率达3.47%,总投资收益率提升至5.50%,总投资收益达3082.51亿元,
资产负债管理效能提升成效显而易见。
……
当然,在这份由无数个指标构成的年报中,诸如此类的核心指标俯首皆是,而这些核心指标的稳步提升则共同凝聚起中国人寿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双双再跃升的强大驱动力。
而与此同时,同样值得关注的则是另一指标——首次实施中期派息,全年累计分红183.72亿元。毕竟,以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既是自身实力的笃定,更是保险业长期价值主义理念的深度践行。
韧性,是行稳致远者最核心的基座。
对于保险业而言,渠道经营是永恒的主题,亦是可以洞穿任何周期的制胜法宝。不管是“得个险者得天下”的个险黄金时代,还是“报行合一”落地之后银保价值的全面回升,抑或是褒贬不一的互联网保险,在社会公众需求日趋多元的当下,各渠道的均衡发展早已成为一家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期竞争力的关键载体。
在中国人寿这份年报中,个险领域持续深化营销体系改革,高基数上平稳增长;银保领域有效推进“报行合一”,降本增效成效明显;政策性险种稳步推进,互联网保险业经营体系日趋完善。稳扎稳打的“多元发展”策略日臻成熟。
——个险,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渠道转型成效显著。
2024年中国人寿个险渠道在高基数上再现强势增长。
总保费5290.33亿元,同比增长5.5%,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565.64亿元,同比增长14.3%。
通过深化“客资建队伍”理念,推进“种子计划”试点,
在24个城市探索新型营销模式,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提升15%。销售队伍规模保持61.5万人,绩优人力占比持续提升,推动月均产能增长12%。
——银保,以政策落地为抓手的质效双提升局面全面打开。银保渠道总保费762.01亿元,首年期交保费187.76亿元,续期保费占比60.76%。
通过“报行合一”强化费用管控,合作银行数量增加,产品体系覆盖多元化需求,客户经理团队达1.9万人。
——多元渠道,以“责任+创新”为锚点的创新突破广受赞誉。团险渠道聚焦政策性健康险,承办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服务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政策性健康险业务覆盖农民、新市民等群体,服务可及性显著提升。
互联网保险业务保费826.20亿元,“中国人寿保险商城”线上旗舰店服务超30亿人次。其他渠道保费385.98亿元,同比增长17.3%。
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同时,保险消费者的获得感亦在稳步提升。
国之大者,为民惠民。双向奔赴中成就基业长青。
作为平滑风险的专业机构,大至行业,具象至公司,其发展的依附和追求都在于人民。也正是基于此,在年报系列数据的背后,闪现着的都是国计民生。
——服务实体经济精准再发力。
中国人寿以“长期资本”角色深耕实体经济,通过资金配置与模式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彰显金融央企担当——
投资实体经济存量规模超4.62万亿元,其中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投资2.37万亿元,服务国家区域战略投资3.03万亿元。
通过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创新模式,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探索长期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
——健康养老生态布局再加速。
从健康管理到养老社区,逐步闭环的“保险+康养”生态正成为满足老龄化社会多元化需求,赋能主业发展的强力支撑——上线AI体检报告解读服务,提供近百万份健康管理权益,定制型商业健康险覆盖超百城;
布局14个城市17个养老项目,推出“随心居”旅居产品,专属规划师队伍超万人。2024年提供适老服务2700万人次,构建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
——惠民金融深度再拓展。
中国人寿正以普惠性、数字化产品扩大服务半径,守护民生底线,助力共同富裕目标—— 个人养老金业务规模居行业首位,普惠保险覆盖农民、低收入人群等特定群体,产品条款通俗化率大幅提升。数字金融方面,开发年轻客群专属产品,互联网渠道保费增速8.7%,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矩阵。
科技,正在改变世界。
作为以信用为载体的金融保险业,科技的价值较其他行业更具价值,从销售到核保、核赔,从增值服务到生态搭建,从产品研发精算假设到多维度数据报送,数智化都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底座。
——深度挖掘数据价值。
中国人寿以数据驱动重构服务流程,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运营效率,打造行业标杆级数智化能力:管理规模最大寿险数据,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监管数据准确率99.9999%,参与编制国家数据标准白皮书。
寿险APP用户近1.6亿,智能核保、保全审核率分别达95.2%、99%;2024年服务超30亿人次,理赔近2500万件,理赔直付最快秒级到账。
——持续升级风控体系。
以“事前预防”为核心,数智化风控筑牢防线,实现风险管控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防控的跨越:构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置”全链条防控体系,反洗钱作业效率提升3倍,“偿二代”风险评级连续26个季度保持A类。
——全面深化消保服务。
以客户为中心优化服务体验,通过消保体系升级与权益创新,巩固市场信任度:构建“大消保”工作格局,教育宣传触达人次增长52.5%,人身保险服务质量指数连续两年行业第一。VIP服务新增康复护理、高端体检等权益,服务人次提升26.8%,客户好评度保持高位。
从庞杂的数据中抽取出某个维度来解读中国人寿的年度报告都是不完整。究其原因则在于,这份年报不仅是一家企业经营的“成绩单”,更是中国保险业转型发展的“风向标”。
——在不确定性中锚定确定性。
面对利率下行、“报行合一”等政策压力,坚持“保险姓保”初心,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确保战略方向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服务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越是艰难越向前的笃定,无疑为行业抵御周期波动提供了范本。
——从规模扩张到质效深耕。
内含价值突破1.4万亿元,中国人寿用数据证明,高质量发展不是低增长的代名词,而是通过精细化运营、生态协同实现“量质齐升”。而人身保险服务质量指数连续两年行业第一、连续26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则是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直接体现。
——穿越周期的“压舱石”。
从投资集成电路产业链,到以500亿元鸿鹄基金等工具,坚定“长钱长投”模式,既服务国家战略,又优化资产负债匹配。以家国情怀为底蕴的战略耐心与行业周期形成对冲,为穿越经济低谷储备了足够能量。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中国人寿的这份年报不仅是一份财务报告,更是中国金融保险业信心与实力的宣言书。未来,随着“寿险+”生态的深化与国际化布局的推进,这家与国同频的保险头雁,必将继续书写引领行业前行的新篇章。
投稿邮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权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文本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