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国新办将于3月17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主任3月6日曾表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很快发布实施。
从板块轮动角度来看,近期持续大涨科技股有回调趋势,估值连续四年受压的消费板块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如中证细分食品指数PE(TTM)为20.62,位于近十年历史分位4.71%,跌至历史底部区间。
从估值层面来看,消费ETF龙头跟踪的中证主要消费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1.49倍,处于近3年8.95%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3年91.05%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从估值的角度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7日,
中证消
费指数
PE-TTM为20.64,位于历史上近十年1.57%分位处,也就是说指数当前已经比历史上绝大部分时候的估值都要低,显示出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食品饮料等消费板块在预期回升及流动性催化下有望开启估值修复。
消费板块早在2019年和2020年就涨得很猛了,2019年涨了59%,2020年更是涨了68%。但好景不长,2021年开始,消费板块也走上了跌跌不休的路。到2024年,消费全指从最高的27493点跌到了11056点,最大跌幅接近60%。
为什么消费板块也这么惨?宏观经济环境是个大问题,老百姓口袋里钱少了,消费自然也就降了。更别提那些龙头企业,前几年涨得太猛,估值被透支得狠,后劲完全跟不上。于是,这四年消费行业也成了“被嫌弃”的代表之一。说白了,那时候涨得太多,透支了未来的估值,这几年的下跌就是消化估值,估值回归还债的时间。
最近这段时间,科技板块一骑绝尘,消费板块再一次无人问津。无人问津,不代表就没有行情,今年的消费板块可能是个例外。
站在宏观视角看,
大力提振消费是全年经济工作任务之首,消费复苏不容有失。
站在中期维度,
消费板块的行情具有很高的确定性。
当市场先生短期给出错误的定价时,买入机会就来了。
回顾今年以来的市场行情,科技与消费处于跷跷板的两端。年初至
2
月
11
日,申万科技(
TMT
)指数累计上涨
9.09%
,表现最佳;
申万消费指数累计下跌
3.25%
,表现垫底。
其实,
消费板块已经连续四年走熊。
2021-2024
年,申万消费指数年度涨幅分别为
-8.05%
、
-14.63%
、
-13.24%
和
-1.14%
,基本消化了
2020
年
48.19%
的涨幅。在此过程中,机构资金持续减配消费板块,持仓占比也再次来到合理偏低位置。
2025
年消费板块的破局,核心在于破解
"
双重约束
"
:需求端的居民消费倾向修复,以及供给端的物价体系重构。从政策工具箱透视,在外需承压
(
WTO
预测
2025
年全球贸易增速降至
2.8%
,
叠加特朗普关税冲击
)
与投资边际效益递减
(基建投资乘数降至
1.3
)
的宏观图景下,
消费引擎的战略地位已然升级
——既是短期稳增长的压舱石,更是长期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支点。
在此背景下,大力提振消费被列入
2025
年经济工作之首。
换句话说,今年的消费,不行也得行,这也是看好
2025
年消费板块行情的核心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