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核建
分享行业资讯,传播核建声音,展示核建品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津广播  ·  哏儿 | 天津地铁将出现“天津话”报站! ·  12 小时前  
天津日报  ·  14℃!天津要升温了 ·  昨天  
生态梦网  ·  揭秘!生态城首个国家级绿色工厂长这样... ·  3 天前  
生态梦网  ·  总投资超6.86亿!北塘古镇又有新动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核建

工程师,开讲啦(第4期) || 姚中立(中核二二)

中国核建  · 公众号  ·  · 2024-11-21 15:43

正文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工程师文化,传播知识、传递理念和价值观,公司特别推出“工程师文化”专栏。


本期,让我们走进卓越工程师姚中立,了解他从工程师的角度如何从零起笔实现VVER-1200“非模转模”建造技术的创新突破。

姚中立,高级工程师,中核集团青年英才科研项目骨干成员,能源行业标准化委员。参加工作三十余年,始终坚守在技术一线,深耕细作,从工艺管理到技术研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电建设注入了新动能。多年来,他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荣获3项省部级奖项,拥有2件发明专利和6件实用新型专利,成功运用模块化建造技术,久久为功打造中核集团工程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


一、突破创新,形成“非模转模”建造技术

面对项目主线工期困境及冬期施工等不利影响,姚中立带头策划一系列模块化施工,包括钢筋模块、钢衬里模块、钢筋与钢衬里组合模块、钢筋与设备组合模块、不锈钢模块、预制混凝土模块等共6类52项,实现了反应堆堆芯竖井三段式全模块化施工、安全壳钢衬里多物项全模块化施工、主设备房间墙体多类型模块化施工和建安一体模块化施工,形成VVER-1200“非模转模”建造技术。


二、提档升级,突破“重点难点”施工难题

在反应堆内部结构施工过程中,姚中立提出将多房间墙体合理组合,进行模块划分,完成了弓形、S形、U形钢筋模块实施,突破标准钢筋网片实施技术,解决非标结构或构件的模块化实施技术难点。通过新技术调研、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带领团队围绕三维设计、模块钢筋限位及连接技术、拼-吊一体化支撑系统、大型吊装设计及三维扫描测量等关键技术做专项研究,完成工艺实验及推广实施,为模块化建造提供技术保障。


三、稳中求进,打破“传统模式”施工逻辑

在钢筋模块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姚中立再次提出内部结构主设备房间墙体整体预制、一次成型的设想,对模块连接及后浇筑区域难点进行梳理,提出解决措施,最终完成重量达到670吨的预制混凝土模块,创造除SC结构模块外的另一种钢筋混凝土模块,优化内部结构施工逻辑,加快主设备房间在关键路径上的施工进程。


四、绘就蓝图,打造“非模转模”先进品牌

姚中立主导完成的VVER-1200“非模转模”建造技术,不仅是对现有核电项目建造压力的科学突围,更是对传统建造技术和施工逻辑的大胆突破。连续斩获各类奖项,对后续核电行业关键子项、关键路径的设计、建设和建安施工具有很高的技术启发和借鉴意义,技术应用前景广泛。


推荐阅读


工程师,开讲啦(第3期) || 汤志孟(中核二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