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智前线
关注数字化和智能化,汇聚最专业的人,提供有料有趣有价值的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商报Pro  ·  张一鸣甩出王炸,抖音商家一片欢呼 ·  昨天  
中国药闻  ·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智前线

网易ToB,一场大模型内生外化之战

数智前线  · 公众号  ·  · 2024-09-12 17:3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网易内部如何应用大模型技术,以及网易数智如何将大模型技术产品内生外化。文章详细描述了网易内部应用大模型的情况,如网易严选、网易云音乐等产品如何应用大模型技术提高效率;同时,也介绍了网易数智的大模型技术在客户体验、数字内容安全、数据价值变现、软件开发、AI交互等领域的应用以及推广情况。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企业如何更好地落地AI,以及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网易内部大模型应用情况

网易内部多个业务线已经开始应用大模型技术,如网易严选和网易云音乐等。这些应用大模型技术的产品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机会成本,塑造了新型劳动者,实现了数据平权等。

关键观点2: 网易数智大模型技术产品内生外化

网易数智将AI作为重要战略方向,整合优势资源与经验,助力企业构建自己的AI生产力。其推出的大模型技术产品,如商和大模型、安全垂域大模型等,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

关键观点3: 企业如何更好地落地AI

企业需要从项目建设前期就拉业务部门参与,找到实际业务中的痛点,并核心对齐业务部门管理层和IT部门的共识。在推广大模型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激励,同时关注数据分析和知识库等应用场景,以及销售、营销等关键场景的需求。


正文


网易内部怎么用大模型?它又怎么将大模型技术产品内生外化?
‍‍ ‍‍
‍‍‍‍


文|牛慧 ‍‍‍‍‍‍‍‍‍‍‍‍‍‍‍‍‍‍‍‍‍‍‍
‍‍‍ ‍‍‍‍‍‍

编|赵艳秋 ‍‍‍ ‍‍‍



今年以来,大模型已从去年的百模大战,转向行业落地竞赛。

根据数智前线等的统计,大模型公开中标项目在逐月递增, 从1月的15个,迅速增长到8月的127个,再创单月新高 。从行业分布来看,运营商、金融、能源、汽车、互联网、教育等行业表现活跃,企业落地大模型提速。

在落地热潮中,各大科技企业都在加速大模型能力建设和市场争夺。数智前线获悉,网易已于今年初整合发布了 To B品牌——网易数智,并将AI作为网易数智的重要战略方向 ,推动全线产品与AI融合。

“AI一天,人间一年。”在近期举办的智进AI• 2024网易数智创新企业大会上,网易副总裁、网易数智总经理阮良观察说,无论在公司内部环境,还是在业务环节, AI都进入了飞速进化、迭代的阶段

“虽然AI还面临不少问题,但我始终如一的态度是: 一定要坚决拥抱AI 。AI也一定要关注人最本质的情感,让技术有温度。”他说,网易数智也将以“ AI化、标准化、行业化 ”作为核心业务方向,整合优势资源与经验,助力企业构建自己的AI生产力。


01


网易自己怎么用大模型?

在谈到网易数智通过AI技术服务企业级客户时,人们首先好奇网易自己是如何应用大模型的?阮良也首次介绍了网易部分业务线应用大模型的进展。

网易严选已将大模型用于产品设计和营销 。之前,针对不同的品类的产品,如拉杆箱、猫粮等,严选产品经理在确定了产品特征和市场人群后,要先设计出产品原型,有时还要请模特拍摄实景,最终拿出设计稿来比稿。 这个周期通常要一两周 。现在,他们使用了AIGC,直接生成设计样稿, 时间缩短到一两天。AIGC还能无限量产生投放到不同平台的营销素材。


这些场景在网易内部应用的非常顺利 。”阮良总结说,“节省了大量成本, 关键是机会成本 。”之前失败的产品和营销,要等两三周后才知道, 现在两三天就得到验证了 ,大家立刻就能调整。 “如果大家关心 网易财报,会发现企业的相关利润率 、研发和美术的效率一直在走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 大量使用了AI 。”

“这也塑造了新型劳动者,他可能不是美术设计师, 只要具备两个技能——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以一人之力就可抵千军万马。”阮良进一步说。 AI带来了劳动者平权 ,这对行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网易云音乐引入了ChatBI ,这是一种 对话式数据分析产品 。此前,数据分析需要写程序,具备专业技能,造成很多人有数据却不会用。采用ChatBI之后,云音乐的产品、运营、市场等非技术人员,都有了自己的智能数据分析师,可以探索各种数据分析, 某种程度上达到数据平权 。目前,云音乐通过ChatBI,已累计取数1.2万次以上。以每次问答节约0.2人天计,就节省了2000+人日。



ChatBI的对话示例, 图中为模拟数据


还有一款跟“客户”息息相关的产品叫客户之声VOC,基于 网易数智去年发布的客服大模型“商和”进行客户声音的倾听 。阮良介绍,网易一向重视客户的反馈,这是公司做产品的秘笈。现在有了大模型,能将来自客服会话、工单数据、商品评论、问卷调研、社媒评论等全渠道的客户声音归类分析,并输出具象化、可溯源的需求洞察。


“我们先找了一些种子客户,通过AI做了客户声音的分析,获得了一些惊喜。”阮良说,在客户投诉中,AI洞察到了一些关键的信息,是之前被忽略掉的。“ 有时负面信息中隐藏着正面的机会,正面声音中也隐藏着负面的反馈 。”AI挖掘到了这些“弦外之音”。

最近, 网易数智内部还在做一个探索 ,关于员工的心声 。他们通过AI在海量数据中捕捉出一些信息,来帮助人事、财务发现内部组织中优秀的人才或某些风险。

网易数智还采用AI Agent,为公司员工做数字分身。“AI Agent正在成为人类智能的延伸和数字分身 。”阮良介绍,一些网易数智的员工,每天被很多同事的咨询打断工作,比如询问客户情况、相关数据和信息。现在将这些员工接触到的知识以及钉钉、飞书的工作记录,用AI训练出专属的数字分身。“ 实践下来,数字分身可以解决60%-70%的问题 ,员工可以更专注的工作,也缓解了他们焦虑的状态”。

AI Agent可以拆解目标、执行动作等。阮良称, 这是继AIGC之后很好的理念,未来大有可为

02


大模型技术在“内生外化”

这些AI应用背后,是网易数智投入研发的AI技术做支撑。这些技术融合了网易数智在主要业务领域—— 客户体验、数字内容安全、数据价值变现、软件开发、AI交互 上的积累。

比如,在客户体验方面 ,2023年9月,网易数智推出了 面向客户服务的商和大模型 。商和大模型也进一步应用到了客户之声(VOC)、智能质检、客服机器人、智能外呼、精准洞察等产品中。在推出近一年后,这些AIGC产品已服务于鞋服、汽车、家电、游戏、企服、制造等行业。

在数字内容安全上 ,今年7月,网易数智发布了 国内首个聚焦数字内容风控场景的安全垂域大模型 ,针对AIGC时代带来的幻觉问题、知识模糊、不实新闻等挑战,通过大模型对风控尺度的理解,提升人工审核效率。“我们意识到, 最尖端的科技都有两面性 ,安全显得极为重要。”阮良补充说,这也是科技公司的责任。



除了这两款垂直大模型之外,网易数智还在推动AI融合BI、低代码和音视频技术,推出了ChatBI Copilot、AI+低代码开发、基于大模型的一站式音视频解决方案等。

当网易内部先将这些AI赋能的产品用起来之后,开始陆续对外推广落地。

比如,在零售行业, 拥有3500万会员的中免日上,应用了商和大模型支撑的客户之声(VOC) ,来分析不同渠道的售后会话,发现用户对大促活动的关注点,提供针对性的“主动服务”。

网易数智观察到,大模型加持的VOC受到企业欢迎。一家游戏企业的CEO告诉阮良,他期望获得真实的反馈和洞察。“每次大家跟我汇报的,可能都是粉饰过的东西。我其实就想看玩家是怎么‘骂’我们的。”实际上,当品牌越做越大之后,往往忽视了与客户的连接纽带,而成功的企业是不能没有好的品牌的。包括VOC在内的AI技术,在这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得到了客户的佐证。在不久前的一个客户大会上,一家知名电子企业的代表说,由于采用了上述产品,企业有机会听到更多消费者真实的心声,明确产品和服务的改进方向,提升了该品牌在中国的消费体验。

在安全方面, 网易数智的产品助力了MiniMax等业内多家头部大模型厂商 的业务发展,也被应用到证券公司的论坛社区、网络游戏的玩家对话等场景中。 现在,网易数智的安全垂域大模型,将逐步应用至对头部大模型厂商的服务之中,提升数字内容风控能力,用 Al“对抗”AI。


基于各种场景的测试数据来看,安全大模型在部分色情疑难样本召回、违法广告识别率、AIGC人脸风格化疑难案例识别率上,都有不错的表现。此外,安全大模型将风险对抗时效提升到了小时级。

在数据分析领域, 热电行业的盛烨热电,运用网易数智的 ChatBI的大模型+BI能 ,实现95%以上热电行业问题数据的智能查看和分析。而且,在盛烨热电,从普通员工到管理层,都可以通过对话方式“找数”、“比数”、“解数”......提升了集团的整体运营能力。

网易数智的AI Agent,也落地到汽车售前咨询,电商售前、售后客服场景下。

03


企业怎么更好地落AI

在这场大会中,台下企业听众表现积极,一些演讲PPT被“集体”拍照,企业关注大模型如何从技术走向业务生产,落地也正在加速。

英特尔中国区互联网行业总经理胡凯介绍,到 2026年,80%的企业都会使用生成式AI ;企业在生成式AI上的支出,也将从 今年的400亿美元,上升到2027年的1510亿美元 。爱分析创始人兼CEO金建华观察到,在所调研的企业中,目前已有2/3采纳了大模型,而去年八、九月期间,50%以上的企业都处于观望学习阶段。

业内有个说法,由于大模型对业务能直接产生效果,因此 有着“压迫效应” ,一旦一家同行企业落地并取得效果,其他企业必须跟进。网易数智也感受到企业拥抱AI的积极性。在整体技术与产品升级后,卡西欧、北京银行、杭州银行等多家企业与他们达成合作,AI已深入赋能到零售、娱乐社交、能源、金融等行业。

不过,业界也看到, 大模型无论在能力建设还是在应用推广中,都面临很多阻力,不少员工担心自己的岗位被替代 。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爱分析金建华建议,从项目建设前期,就要把业务部门拉进来参与,找到他们实际业务中的痛点。在做业务收益评估中,必须有业务团队及管理层参与, 核心是对齐业务部门管理层和IT部门的共识


在企业推广大模型应用的过程中,金建华介绍,高层领导对标杆项目的公开支持、挖掘积极分子、定期披露标杆项目运行情况与收益并公开予以激励,在实践中有不错效果。在这方面,网易内部有 “记工分”制度,在使用AI工具中,会根据绩效有额外积分 ,在实际操作中也有推动效果。

从落地大模型的产品看,根据爱分析的调研, 数据分析和知识库,是目前企业的“两大抓手” ,它们涉及的场景很多。另外AI Agent在快速普及和渗透。从业务部门、职能部门的需求来看, 销售、营销还是大家最关心的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 研发场景对大模型的需求也较高 ,超出预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