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共
计
2613
字
,
建
议
阅
读
时
间
1
0
分
钟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近期先后接受了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等多家媒体采访,深入解析二十届三中全会及中国未来改革与发展方向。
IPP特别对郑永年教授精彩观点进行汇编,以飨读者。
在接受
《中国新闻周刊》
采访时,郑永年教授表示,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明确,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需要一个行动方案,三中全会就要提供这个行动方案,解决怎么做、谁来做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中全会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郑永年在采访中表示,中国需要在多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他指出,当前中
国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存有许多改进空间,在本应当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领域,例如医疗、教育、公共住房上过度市场化;而在应当市场化的领域,市场反而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
“只有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情况下,市场才能起决定性作用”。
这样也才可能达到此次公报提出的“实现资源
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他认为,财税体制改革也是重要内容,要通过财税改革增强地方发展活力。针对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困难,全会《决定》就提出,要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
此外,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经济部门出台的政策和非经济
部门出台的一些政策互相打架,则需要体制机制改革加以协调。
“我们在很多领域都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郑永年表示,从
方向上看,一是推进制度型开放,对接世界先进规则、规制;二是单边开
放。
他认为,中国的单边开放还要扩大到更多的领域。通过单边开放,按照市场的逻辑来应对“脱钩断链”。
近日,在接受
《21世纪经济报道》
采访时,郑永年教授围绕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目标展开解读。
他表示,
“高水平”可理解为“高质量”
,现阶段中国强调高质量发展和制度型开放,例如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都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他强调,在发展过程中
“行政体制改革至关重要”
,生产力的变化导致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并带来新的商业模式,需要相应的体制改革来支持和调整生产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等步入会场。
郑永年:
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
郑永年在采访中进一步指出,
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
,要有效平衡“强政府”与“强社会”。在一些可以发挥市场和社会作用的领域,政府应少管、精管,为社会和市场主体创造更多发展空间。这需要政府进一步提高法治水平。
制度型开放侧重在规则,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进行主动对接。
郑永年: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间关系
全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郑永年表示,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
“政府应当在经济和社会管理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市场机制才能更好发挥作用”。
政府在社会领域中应发挥更好的作用,加强在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领域的作用。
然后在市场化程度不足的领域推进市场改革。
“在
公积金和养老金制度改革、食品安全等问题都需要政府采取更加高效而严格的监管”。
更多解读
【21财经|专访郑永年:更好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释放更多经济增量】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近日在接受
《南方周末》
记者采访时,郑永年教授表示,
三中全会的重点就在于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中国的改革需要革除既得利益,那就要机制改革,为新质生产力的创造、生产及发展提供土壤。”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对此,郑永年表示,“经济增长就是基于技术进步之上的产业升级
”
。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进行能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产业升级。
他认为,需要科学地理解新质生产力,不应只看前沿技术、新产业,还需要重视传统产业的升级,提高各行各业的产品附加值,避免掉入同质化内卷和价格战之中。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对此,郑永年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基础科研、应用技术转化和金融服务”。他指出,基础科研是兴趣密集型,需要确保科研人员的生活水平以追求思想自由;而在技术转化过程中则需包括风投在内的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
“风投作为社会闲置资本,追逐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收益,正好成为推动应用技术转化的重要力量。人才、技术、产业都离不开金融服务,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另一方面,“当前地方国资的投资倾向投资3-5年,不利于形成耐心资本,壮大耐心资本的前提是需要形成耐心体制”。
在被问及农村改革时,郑永年表示,
二十届三中全会出台的《决定》包括“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等生产关系一直未能理顺,消除“户籍身份”差异,实现真正的城乡居民双向流通。在保证耕地的基础上,让农村土地流通起来。
他表示,保护集体产权一直是难点,往往会成为“强人产权”,老百姓无支配权,企业不敢投资经营。
“大家若只想着赚一笔就走,那么只会是苦了老百姓,农村没有积累也无法发展。”
全
文
完
,
既
然
看
到
这
里
了
,
如
果
觉
得
不
错
,
随
手
点
个
赞
和
“
在
看
”
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