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863“超脑计划”牵头研制的“高考机器人”将参加2017年高考的语文、数学和文综三项科目的考试,它的目标是要超过重点本科分数线,2020年考上北京大学。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Ir1gRyhAx7taju61xIZgxlHUtkrm9IPufryiaqx1q7Qmu1b59k1aK4MmrCApqSmzXd9JTx4JwDl1Mj2dYYSicgPA/0?wx_fmt=jpeg)
图 | 东机器人君
作者 | 大文
本文长度为1500字,建议阅读3分钟
又到了一年一度举国关注的高考盛事了。关于高考,除了回忆多年前那个炎热的夏天、在朋友圈和微博吐槽“最近的高考越来越简单了”、吐槽各个考区的语文作文题目之外,今年的高考还有一个消息值得大家关注:由国家863“超脑计划”牵头研制的“高考机器人”将参加2017年高考的语文、数学和文综三项科目的考试,它的目标是要超过重点本科分数线,2020年考上北京大学。
在最近的媒体报道中,该人工智能被称作AI-MATHS,其开发企业宣布,AI-MATHS将挑战6月7日的2017高考数学卷。
从去年AlphaGo成功在围棋领域登顶以来,人工智能又一次成为了热门话题。不过这一次,“人工智能统治人类”的幻想似乎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近。围棋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智慧的自留地,AlphaGo的横空出世也正印证了这样一种说法:人类需要思考才能做到的事,人工智能可以完成的更好;人类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做到的事,人工智能却还做不到。
所谓“人类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做到的事”中包括自我意识和对语义进行理解等等。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NII)也曾有一项机器人高考计划:“东机器人君”(Torobo-kun,東ロボくん),与高考机器人一样,不访问互联网上的信息,由计算机直接挑战模拟考试以及东京大学的入学考试试题。
该项目的目标是2016年之前在联考中取得高分,2021年之前考上东京大学。但是在数年的探索中,NII最终宣布,让机器人理解试题实在是太困难了,“我们发现,现在还没有办法使这一系统获得足够的分数,使它通过东京大学的入学考试。”
在日本媒体提供的例子中,东机器人君甚至无法在知道“曹丕是曹操的儿子”的情况下回答“谁是曹丕的父亲”,因为它并不理解父子关系。研究人员表示,“通过东京大学的入学考试,最低要求是学习100万套问题陈述和正确答案。准备这些数据就将耗费巨大,根本是不现实的。”
从研究人员的表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此类型的答题机器人主要利用的依然是深度学习技术,依托海量数据训练机器人的理解和答题能力。这种答题机器人也并不是首次出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中的课题“基于大数据的类人智能关键技术与系统”于2015年启动,由科大讯飞牵头,目标就是在2018年左右在人工智能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智能机器人参加高考有望战胜大多数考生,考分达到一本录取线”。
牵头该项目的科大讯飞也曾表示,其开发的人工智能“讯飞超脑”已经进行过测试,“150分的卷子,这个机器人数学可以考110分,语文可以考90分。语文的作文,机器写得每句话你看着挺通顺的,但是整体的意思看起来还差那么点。另外就是地理和历史,现在一百分卷能考到四五十分”,但科大讯飞并没有表示其“讯飞超脑”将参加今年的高考。
今年年初,搜狗和清华天工智能计算研究院共同开发的答题机器人曾参与了一档综艺节目,基于搜狗开发的“立知”问答系统对题目进行识别,并在网络检索结果中找到最佳答案,并拥有相当的正确率。但需要注意的是,搜狗“立知”问答系统与AI-MATHS、讯飞超脑、东机器人君最大的区别就是需要联网对答案进行检索,综艺节目宣传稿中宣称这是“国内最聪明的机器人”未免贻笑大方。
实际上,能够让人工智能理解人类的语言、使用人类的语言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目前在全世界都是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2016年高考之后,搜狐教育利用微软推出的人工智能“微软小冰”写了两篇当年的高考作文——结果非常尴尬,字数不够、语句不通、逻辑缺失、内容空洞,甚至难以称得上是一篇文章。
很显然,人工智能答题的一次次失败让不少研究者们打了退堂鼓,其中不仅包括日本的NII东机器人君项目组,也包括正炒得沸沸扬扬的“高考机器人”。在不久之前的宣传当中,这家来自成都的企业目标还是“2017年考上北大”,而现在变成了“只考数学”。当然,路要一步一步走,酒要一口一口喝,先放下不切实际的目标的态度才是优秀企业应该具有的,毕竟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