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已至,年味越来越浓,家家户户都忙着为过年做准备。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及时解决一些健康问题,才能让新的一年拥有更健康的身体。
为此,《我是大医生》主持团带来了2019年最热的健康议题,比如:“吃少了要命”、“洗肺拯救老烟民”……这些流言是真是假?大医生“斤斤计较”,为你奉上健康锦囊。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wDEvZbB7wEQ6lwq1ELOvJmz8Fsa0ibBKyDQHiahZ7rstlTY4txTDVibZq80a3vibwQZKT466liaPUNuDh5tJP6Nmp8g/640?wx_fmt=pn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DEvZbB7wETajFzHRuEj1kEltZpwiblmuKgvMGx0U7jwm4XWfKkNNciaY88BMtgYcODwfk3FVjBicU2DHs0mlOh4Q/640?wx_fmt=jpe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DEvZbB7wETajFzHRuEj1kEltZpwiblmuZuHJszkmFVFdibTaxCct4LicITXvgB4A0Bq8LNFvoyCqibuHW4MDR5dvA/640?wx_fmt=jpeg)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合理的饮食有助于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但因为饮食不当,全球有1100万人早死,30亿人营养不良。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一个报告显示,两类食物与死亡率密切相关。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DEvZbB7wEROJDqMKvVMg3MIWCBPObtKABRcRoLhS7VnyvZwg2GUsWnAMxBZ7vmMccqQMIhvFdEqry8y1jic7Qg/?wx_fmt=jpeg)
经常看我们文章的朋友估计会猜是不是油、糖吃太多了。但相对来说,我国人民吃的油、糖并不算特别多,但死亡率却挺高,而韩国、日本的油、糖摄入比我们多,死亡率更低。其中原因与我们吃少了两类食物有关。
在节目录制前,我们通过多个渠道做了调查,绘制了全民饮食结构图,结果发现,摄入最少的两类食物是杂粮和水果,而这也正是《柳叶刀》提到的两类食物。也就是说,杂粮、水果摄入过少,可能增加早死风险。
我们都知道,益生菌的“口粮”是益生元,其实就是膳食纤维,而杂粮和水果是膳食纤维的丰富来源。杂粮吃少了,导致300万人早死;水果吃少了,导致200万人早死。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wDEvZbB7wEROJDqMKvVMg3MIWCBPObtKHEl9D7NcULkPQKgcX3KJMkdVaJSdib8xuZBXgInSgc9sFs0Xv54Gib3A/640?wx_fmt=png)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6个国家的37位专家历时3年的研究,制定出健康的饮食方式,给出了具体摄入量。
①杂粮
每人每天的主食摄入量应该是235g(生重),但不能全是精米白面,粗杂粮应有约125g(生重)。
②水果
每人每天应摄入200g水果,约等于1根香蕉、2个中等大小的橘子、一个半大苹果或3个小苹果。最好将各种水果搭配食用。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DEvZbB7wEROJDqMKvVMg3MIWCBPObtKic7fIHESvPmHc2AK1PLfKxn8423X2MQlLv3FmNrZrsRGgQYPtQuXHKg/?wx_fmt=jpeg)
最新的研究显示,人在43~53岁之间,若某项指标升高,则70岁时容易出现因反复脑梗导致的脑萎缩。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DEvZbB7wEROJDqMKvVMg3MIWCBPObtKOcWo55DsJccSppeKn3UP0KLiaWlt2MnuSo5k9PZATbMSbRReQmNPopQ/?wx_fmt=jpeg)
冬季脑血管事件频发,门诊量也会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提升,其中近50%的患者与这项指标升高有关——血压,而低温就会导致血压上升。
寒冷会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释放儿茶氨酚进入血液,造成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而血压=外周阻力*心排出量,心率快时排血量增加,血管收缩时外周阻力增加,所以寒冷会造成血压升高。
我们测量了一位观众体温在36.6℃和37.4℃时的血压,分别是198/111mmHg、190/89mmHg,体温低时血压的确更高。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DEvZbB7wEROJDqMKvVMg3MIWCBPObtKlcvxG6myvCvWQDoOvmqtAQkUNf0WGLb88ibyGys5Jbx9mPl1ibXKc0GA/?wx_fmt=jpeg)
大脑重量占体重的2%,氧耗量却占据到全身的20%,所以心脏会迅速向大脑输送血液,大脑的血液也会迅速回流到心脏。
作为大脑和心脏的中间部位,颈部的血流就非常丰富,但又没有太多的脂肪,所以很容易散热,引起寒冷,造成血压上升。因此颈部保暖很重要。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DEvZbB7wEROJDqMKvVMg3MIWCBPObtKmr6frjgRcvIFia7FR5HLiavAE4LZVNKnEic63XHMHw6uJuvdq297wGn8w/?wx_fmt=jpeg)
哪种材质的围巾保暖性更好呢?
实验
志愿者小赵在室内时脖子的温度是33.6℃,他分别戴上带毛脖套、毛线围巾、羽绒围巾,在室外寒风中吹上10分钟后,测得脖子的温度依次为24.5℃、23.3℃、19.1℃。
可见,三种围巾的保暖性依次为:带毛脖套>毛线围巾>羽绒围巾,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围巾,降低脑梗、脑萎缩风险。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DEvZbB7wEROJDqMKvVMg3MIWCBPObtKOYPhaR2rxcT2ghdO4zggtAQqT2SSLRdzsYmPDsxah9aKl9h6KfFvwQ/?wx_fmt=jpeg)
著名的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教授在做一台肺移植手术时,从一位50多岁的脑死亡患者身上取出肺脏,准备延续另一个人的生命。然而可惜的是,这位患者是个老烟民,肺脏被熏得漆黑,根本不能用。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DEvZbB7wEROJDqMKvVMg3MIWCBPObtKyx3pKtKUqZeqJ7DYosRb0UibxvgcTicuvQLp9K4blq7ExFz3GotJ1Ivg/?wx_fmt=jpeg)
很多烟民都知道吸烟不好,但又戒不掉,于是想通过某些方法拯救自己的肺脏,比如所谓的“洗肺”,能解救老烟民的肺吗?
事实上,“洗肺”这种技术是存在的,临床上称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把生理盐水打到肺里面,把肺洗一遍。但这洗的并不是烟的沉积物,而是痰。一些肺功能不好或肺部严重感染的人,难以咳出痰液,医生就会用这种方式把痰排出来。
而长期吸烟造成的肺脏改变与此不同,两者就好像沾上灰尘的肉和烟熏多年的腊肉,沾灰的肉很容易就能冲洗干净,但烟熏腊肉却不行。拯救烟民肺脏,最好的办法就是戒烟。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DEvZbB7wEROJDqMKvVMg3MIWCBPObtKV3eArN1yzGCNCEDYJekicXco69GRlnXuWMEn3P6ymc15COPZ141I9TQ/?wx_fmt=jpeg)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人数已经达到了6亿
,几乎是中国总人数的一半,青少年近视率更是高居世界第一。然而大部分人对近视都存在严重的防治误区。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DEvZbB7wEROJDqMKvVMg3MIWCBPObtK8OIOYuzPic9y0yfq3pG8j4CU7LhJDp4g43XtSe9oKichQCTCh2A7FuRg/?wx_fmt=jpeg)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网上发起了投票,结果有60%的人认为孩子戴眼镜会使度数越来越高。
但事实上,不管戴不戴眼睛,近视的小学生,一般每年都会以100度的速度增加。而长期不戴眼镜,反而会加速度数增长。
对于这个问题,60%的网友认为有一定效果,但实际上,以目前的手段,真性近视不可能停止或逆转,哪怕是临床中用到的延缓近视加深的方法,也不可能逆转近视。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DEvZbB7wEROJDqMKvVMg3MIWCBPObtKLEVG6WsfM0iad15KV1Z013xa35IS1V2zPQ9ibBAqqqV9KV98BY0LmXeQ/?wx_fmt=jpeg)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听过,我们的调查显示,70%的网友认为是对的。但实际上,并非是绿色的效果,而是户外运动。户外阳光强烈,而阳光充足时能刺激眼睛分泌多巴胺,减缓近视加深的速度。建议每天至少有2小时待在户外。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DEvZbB7wEROJDqMKvVMg3MIWCBPObtKKL6TUscbLd1XMzFXaTzDSAQpHiac1ibFo3T9rYyicHzMxNXuCMqH8KTmA/?wx_fmt=jpeg)
此外,有研究表明,大量吃甜食会加快近视速度,尤其孩子眼睛发育较快,眼轴拉长的速度会变快,容易加深近视。
小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宜过长,国家卫健委明确规定,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累积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每次不能超过20分钟。
关注公众号“大医教你吃”
即可获取“往期节目内容”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DEvZbB7wEROJDqMKvVMg3MIWCBPObtKNg38SVhbFKJAzobHxQg9KjTHF4PFxBm3gsyIibxFu5IkQxdurTOvlYw/640?wx_fmt=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