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藏宝图
腾讯理财“藏宝图”栏目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文旅  ·  梅州点燃“非遗版”春节文旅消费热潮 ·  2 天前  
爱生活的燃烧  ·  又一家开工了!都是全程不加价! ·  2 天前  
璞缇客精品酒店  ·  国内最贵悦榕庄?栋栋独享入户私汤,今年第一泡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藏宝图

藏宝图 |半生收藏半生赌,这个富三代赌徒竟然是一代鉴定大师

藏宝图  · 公众号  ·  · 2017-09-08 20:00

正文

点击上方“藏宝图”可订阅哦!

本文版权由腾讯理财“藏宝图”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号:藏宝图(ID:cangbao88)并附上微信二维码,或联系我们获取授权(微信号:342100565)。

藏宝图说

藏宝图说

张葱玉,一代鉴赏大家,他将书画鉴定在前人基础上加以总结,并运用多年实战经验,将书画鉴定作为一门学科,提升到理论层次上,可是他的人生却是不同寻常。本期藏宝图(ID:cangbao88)就来为您讲讲,张葱玉的非凡人生。

张葱玉(1915—1963年)现代著名鉴定家、收藏家、书法家。浙江吴兴人。名珩,字葱玉,又字希逸。以收藏和鉴定唐宋名画名扬天下,也是解放后新中国第一代书画鉴定大师,曾任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可是他的人生却是波澜起伏。本期藏宝图(ID:cangbao88)就来为您讲讲,张葱玉的非凡人生。(上图右为张葱玉旧藏 欧阳修《灼艾帖》行书)


【嗜赌成性富三代】

张葱玉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嗜赌成性富三代、第一代鉴定大师都是他。葱玉出身于南浔张家——昔日中国首富、世代收藏大家,张家究竟有多富呢?在晚清道光年间,其资产约值一千多万银元,而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英国要求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张葱玉继承了万贯家产之后却一度沉迷赌博,甚至“一夜之间输掉了上海最闻名的大世界”,最终只能带着全家住进小小潮湿的弄堂里。


【繁华落尽成就一代鉴定大家】

可是他爱收藏,爱书画,甚至将书画鉴定作为一门学科,提升到理论层次上。在豪赌过后山穷水尽之时,好友郑振铎的邀请重新让他找到了生活的方向。离开了上海的狐朋狗友来到北京的他结交了众多好友,当代书画鉴定大师王世襄、徐邦达、启功等均受教于张葱玉,可以说是他开启了当代书画鉴定学的新篇章。(张葱玉曾经居住在文物局派给他的南锣鼓巷20号,后改为59号,上图为如今的南锣鼓巷59号)

出生于世代收藏大家的张葱玉,年幼丧父,从四岁开始就跟着其祖父——著名收藏家张石铭先生长大。受到爷爷的亲自指点,又承袭祖上家学,张葱玉酷爱书画收藏,在练字、读书、品画方面很早就打下了非凡基础。(上图为张葱玉书法作品)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葱玉14岁那年爷爷也去世了。幼年丧父,少年失去祖父,葱玉内心的孤独落寞也成就了他骨子里的清高与骄纵。爷爷去世后张家分配财产,葱玉得到了最大一块肥肉,殷实的家产使葱玉变成了阔绰公子哥儿,这也开启了他一半收藏一半赌的传奇人生。(上图为张石铭旧居-懿德堂 图源:赵冬冬/东方IC)

葱玉作为收藏家,最初的藏品只有祖父传给他的一批字画,祖父去世之后他只能自己“掌眼”,在最开始买画的时候上过不少当,古董贩子们见他年轻有钱,经常用赝品去骗他。得知真相之后的葱玉从未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发奋钻研,买进卖出,广交朋友,不停比较真货假货,最终练就了如炬慧眼。(上图为张葱玉藏品 唐代周昉的《戏婴图》)

1934年,张葱玉凭借着自己过人天赋和精深造诣,在弱冠之年就被故宫博物馆聘为鉴定专员,后来,鉴定家吴湖帆曾经这样评价他:“葱玉年才廿六,所藏法书为海内私家甲观,而自书仿元人亦至佳,洵少年中英俊才也”。可见张葱玉的年轻有为。(上图此扇书法为张葱玉,画为吴湖帆 图源:雅昌艺术网)

可是张葱玉的半生赌,却曾经一度让他走上绝路。张葱玉嗜赌如命,但是性格倔强的他又不愿服输,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他在一晚上输掉了上海最闻名的大世界。短短几年,年轻气盛的张葱玉因为爱赌,坐山吃空,最终全家只能搬入石门路逼仄潮湿的弄堂里。1949年解放前夕,昔日的亿万富翁张葱玉,已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仅依靠借钱和亲戚接济度日。(上图为张葱玉一家在南锣鼓巷的合影)

被赌博榨干的张葱玉在穷困潦倒之际,却听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好消息:好友郑振铎打电话请他出山,担任新组建的国家文物局文管处的副处长,兼任文物出版社副总编。上任之后,张葱玉首要任务就是去恢复、重拾故宫绘画馆,从民间征集、鉴定藏品。前些年留下的经验让他的工作十分得心应手,1953年,故宫绘画馆正式对外开放,馆内陈列着自隋展子虔到晚清吴昌硕的作品共五百余件。(1950年文物局工作人员在北海团城合影,其中有郑振铎(前排左二戴眼镜者)、张葱玉(前排左三戴眼镜者))

张葱玉还总结了书画鉴定的六种辅助方法,它们的着眼点分别是印章、纸绢、题跋、收藏印、著录、装潢,将每一种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了如指掌的张葱玉手握着书画鉴定的强大 利器,在书画鉴定史上写下了不朽的诗篇。曾立志把自己的鉴赏经验和心得进行总结,把传世的历代重要书画做一次全面的整理著录的张葱玉最终没有敌过身体的衰败,在他48岁那年因为肺癌与世长辞。(图为民国珂罗版 郑振铎亲笔作序 张葱玉著《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

张葱玉收藏的历代名迹很多,最负盛名的当数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和唐代周昉的《戏婴图》,均为国宝级珍品,唐代颜真卿的《竹山堂联句》,宋代易元吉的《獐猴图》,元代钱选的《梨花鸠鸟图》、倪瓒的《虞山林壑图》、王蒙的《惠麓小隐图》、李珩的《墨竹图》等大量宋元名画,也是贵重之极。(上图为张葱玉藏品 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

因为豪赌,张葱玉的众多藏品最终作为抵押出去的赌资流传各地,但十分令人欣慰的是, 凝聚了“张珩最精要的书画鉴定思想”的《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虽历经劫难,但是最终得以保存并流传了下来,在2000年,文物出版社将其影印出版,整整13巨册,著录了两晋隋唐以来直至近现代的书画作品2192件,其中绘画1380件,书法812件,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书画作品。每件作品详载其名称、质地、尺寸、内容、题跋、印鉴、收藏单位、历代著录等。为后世书画鉴赏留下了十分重要的参考资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