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二环十三套
想送你回家的人,东西南北都有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发布  ·  全文发布!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  昨天  
成都日报  ·  2025年2月5日|成都海报 ·  2 天前  
成都日报  ·  2025年2月5日|成都海报 ·  2 天前  
清廉蓉城  ·  金蛇献瑞新春荟丨咫尺匠心 ·  2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成都2月限行尾号日历来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二环十三套

抄底北京房子的时候到了吗?

二环十三套  · 公众号  ·  · 2023-06-19 23:46

正文

初春市场至今的速冻,让人感觉就像以前看火箭队的比赛,第三节领先20分,把电视一关去吃饭,然后手机跳出新闻:火箭末节崩盘。
大中介后台的库存正以每天约200套的速度增加,向15万套迈进,历史最高。
初春的成交看似大量,其实里面叠加了春节前因市场停滞积累的需求,以及23年入学大年的因素,难以复制。
库存高企的原因有三:
1.不少继承的房源陆续进入市场。
2.市场前景不如预期,买家信心不足。
3.置换链条断裂。近年改善盘更受追捧,刚需盘没有足够的新增购买力消化,导致想卖房置换的这部分交易受阻。

第一点其实同时也是机会,继承的房子如果子女们商量好了要卖,价格往往好聊一些。还有些很少出房的小区,比如当年有些领导分的房子,属于公房里的尖货,也因此释放到市场上。
我还感慨: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领导干部,最后的终点都是一样。
家里长辈一句点醒我:但过程可不一样。


第二点,市场预期这事其实也好说, 大家都是买涨不买跌,主要还是情绪问题。
一个有力的政策,一个上涨趋势,就能把势头改变过来。
市场情绪低沉这事儿大家这几年见的多了,18年毛衣战的时候,就有腿软的专家说出“年轻人,洗洗睡”。

19年,市场横盘阴跌第三年,亦庄限竞房大把5万5一平卖不出去的,大家都等着掉到4万5再说。然后中海京三要卖7万,被大家称为国家队入场托盘了。
现在海梓府8万,京三有钱买不到。
22年底,有一波要润的,和买了新房着急卖的二手。如果高首付在手,都是机会。
上一轮涨的不错的北纬四十度,东南84平两居室大概是770万左右。
去年11月先卖了一个715万,业主买了新房急售,有不小的抵押,硬性要求返租两三年。相当于750万左右吧。
又过了一个月,同户型成交680万。
几乎与此同时,市场价800多万的逸翠园两居成交了一个720万
到了今年三月,市场火热的时候,却又觉得刚刚还可以捡漏的市场一下那么近、那么远。
有个码农,应该是抢上林溪没抢上,转而去谈清河另一套1038的次新。中介说业主说了1000能签,码农大兄弟可能有点上头,怕又买不上,直接出价1030,中介都傻了。业主一看也来劲了,说你周期太长,1030不签。
买房还是得靠码农大兄弟抬轿子。

然后就是市场没有等到预期的大会利好政策,感觉恢复不及预期,人们有钱也就去吃吃烤串。
令我想起08年汶川地震后,大家都觉得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啃啃兔头,打打麻将,不亦乐乎。
但是又过了一段时间,人们觉得生活还是要继续,还是得该干嘛干嘛。
现在就是又一个大家觉得人生无常的悲观时刻。
大部分人们都是一样的,跌的时候不敢买,涨的时候又后悔,直叹没抓住上一波时机,又不知道下一波机会什么时候再来,一咬牙,追高了。
而且往往再来一次也还是一样的。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也正常,确实是知易行难。
但请不要忘记, 好转也是需要时间的。

第三点,置换链条的断裂。
北京的外来新增刚需购买力从18年之后就不多,有的业主价格挂的离谱也是一方面原因。
我最近了解到一些业主,说都急哭了,房子就是卖不掉。
我一看,寻思你急哭了也没看你降价啊,这不还挂的高于上一套成交不少呢么。
上文说的北纬680那套成交,市场价咱就算750,业主一开始挂860。
大屯最近一套次新大两居1150市场价成交,业主开始挂1300多。
当然挂多少是人的自由,想要成交,挂牌价还是要趋向合理。
有的业主可能也确实没办法,卖的低了想买的没法买了,那也别先买再卖,太被动。

挂牌价合适还卖不掉,可能就是房子本身的事儿了。
安贞那边有套房,去年同户型成交750,现在已买急售,降了一百多万,连个谈的人都没有。看了下,这是个南北两居,同小区700多能买个同面积南北三居,三居还好几个在卖的,那确实不好办。
大家都喜欢海淀次新三居四居,不喜欢硬伤老破小,除非价格到位, 不然房子就是无效供给
前一段帮发小看一个西城弱学区顶层老破小,业主继承变现挂480,市场价约520,五个人排队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