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3Plus
23Plus是首个专注于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网络社区平台,汇聚全球表观遗传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医疗实践者,致力于打造兼专业与科普为一体的的表观遗传互动阵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Cell Metab | ... ·  2 天前  
生物制品圈  ·  多域生物蛋白降解剂新药达成国际授权合作 ·  5 天前  
BioArt  ·  Nat Commun | ... ·  3 天前  
生信人  ·  动态演变:从癌前病变到侵袭性肺腺癌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3Plus

表观在临床 | 海归博士陆星宇—青年应是创新的脊梁

23Plus  · 公众号  · 生物  · 2018-05-16 07:00

正文

怎样把科研成果与临床相结合,转化为可产业化的技术服务于社会,这是每个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但这条路布满荆棘。表观遗传学于1942年沃丁顿(Waddingtong)首次提出,1994年,霍利德(Holliday)定义表观遗传学是:上代向下代传递的信息,而不是DNA序列本身,这是一种不以DNA序列的差别为基础的细胞核遗传。数十年的时间,表观遗传学迅猛发展,新时代的表观学者们怎样将科研与临床相结合,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呢?


3年前,从芝加哥大学毕业的85后海归博士陆星宇带着专利成果在上海张江开始创业,希望利用血液里的DNA密码信息,做出癌症的早期筛查,为“健康中国”尽一份力。


陆星宇博士:缓解病人的痛苦,“治愈不可愈”,这也是我从小的梦想。2015年的时候,技术的创新已经到了可以临床转化的级别,我连毕业典礼都没有开,但是我等不及就回来了。



把理想变为现实,需要敢试敢为的闯劲和不惧困难的坚持,生物医药企业测试设备动辄数百万,这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资金、组建团队、研发合作等,创业的路走的并不是那么顺遂。碰壁,被拒绝这已是家常便饭,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在张江药谷孵化器内,3800平米的公共实验室为创业者打开,这让陆星宇能够集中精力,从中国人高发病例入手,迅速展开测试。



陆星宇博士:如果做到十万例的时候,会不会有新的一些信息进来,还在不断推翻自己,希望它能够更灵敏,更便宜。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年轻的团队不断的突破自己,从当初迫在眉睫的肝癌的检测,相继克服了脑癌,甲状腺癌等疾病的检测难关。


将科研技术产业化,需要扎实的科研能力,同样也需要勇往直前的勇气。“坚持基础的核心技术为导向,走自主研发的道路”这是陆星宇博士对自己团队未来发展的定位,同样也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所要遵循的方向。青年人是创新的脊梁,是中国发展坚实的能量,这也是新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


陆星宇博士采访视频


23Plus欢迎表观遗传领域的同行们投稿,分享学术成果、学术见解和学术故事。

投稿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微信添加23Plus小秘书:

bai5211992

拉您入群参加更深入的讨论。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