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蒂克消亡史》的核心是葛优,这不是北京人葛优第一次担纲上海题材的电影。
曾经,葛优之于《半生缘》,就像章子怡之于《紫蝴蝶》《茉莉花开》、袁泉之于《上海纪事》《上海伦巴》、钟欣潼之于《王牌》(一部极富特色的谍战片),这些影视剧都有着关乎旧上海的、心思和形式各异的浪奔、浪流。
葛优在《半生缘》中
上海在这些影像里,常常是摩登的、一不小心就腾达起来又在眨眼间迅即折堕下去的。同时,也是「罪」与「醉」不断交响的近现代中国的变奏曲,是属于流氓者、无产者、革命者的天堂或地狱。
现在这些人,又齐聚于这部叫《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影片中。
程耳的这部作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张彻的《大上海1937》和麦氏兄弟监制、潘文杰执导的《上海皇帝》。这两部由港人制作的海上纪事,都涉及上海青帮大亨张啸林被保镖暗杀一事。《罗曼蒂克消亡史》的核心情节也是如此。稍对上海逸闻略知一二的人,都能很轻松地将片中人与历史的真相逐一对号入座。
《大上海1937》(1986)
《上海皇帝》(1992)
想来程耳对《上海皇帝》一定有所观摩,吕良伟在《上海皇帝》中出演的陆云生,明眼人一看就知对应的是海上闻人杜月笙。《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葛优,也暗合这位闻名遐迩的青帮大亨,巧的是,也姓陆。
葛优
《上海皇帝》中陆云生的红颜知己,由刘嘉玲出演的红尘中人名叫老六,章子怡在片中出演的那个来者不拒的小明星也叫做老六。巧的是,这两位佳丽都很「不幸」地遭受过花样繁多的性侵。
刘嘉玲饰演的老六
章子怡饰演的老六
关于旧上海的颓靡,有一部特别花心思的是陈凯歌的《风月》。张国荣那易于消逝的俊美与那要死不活的情节走向,真乃绝配也。
《风月》(1996)
但《罗曼蒂克消亡史》仍是近几年中国电影当中,有着恰如其分的性趣味的,有趣的电影。这个大都会,太容易把我们的欲望蒸发掉。
有必要再说一下《上海皇帝》,它夹藏了港人大限迫近之时的听天由命,而所言及的命题,无非是翻云覆雨之流终被更大的风雨所侵蚀的,颇为无奈之现实。
也是所有旧上海枭雄片中篇幅最长,格局最大的影片,可惜噱头常常淹没了念头、奇观动不动就盖过了景观。
浅野忠信
《罗曼蒂克消亡史》也有这层意思,只是更浩渺,更难以被观者体察。葛优和浅野忠信像硬币的两面,谨守原则的,从心所欲的,都一样要被更宏大的历史所掩埋。
而葛优表演的日常化和特有的谨慎,也让整部影片获得一种极难得的疏离感。再怎么珍惜你所拥有的,它都将次第缤纷地离你而去。
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是,在中国电影勃兴之时,也就是1949年之前的中国电影,几乎不去涉猎外滩风云的龙蛇争锋。当时的在场者和亲历者,都忘了去述说他们曾耳闻目睹的人间传奇。
中国的老电影,很大程度上,是「去传奇化」的。还需说明的是,中国电影除了一些反映顶尖政治人物的时代曲之外,他们的视野,一般放诸到中下层。
新兴的白领和沉入底层的蚁民,是那时候的电影人最为热衷的表现对象,也由此拉开了在意识上并非完全冲突的两个阵营。而对上流社会的描写,则相当惜墨。
也许在这一百多年里,国人所迎来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已让过往的达人贵人在一次次非此即彼的洗牌中,面目全非,且身价长期处在不停的置换当中。而自电视剧《上海滩》所掀起的种种发迹史,表面上满足了升斗小民意欲鸡犬升天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创作者今朝有酒今朝醉式的及时行乐。
电视剧《上海滩》(1980)
关于旧上海的所谓风物杂谈,有两个人物是隔几年就要在荧屏和银幕上亮亮相。一个是许文强(周润发、张国荣、黄晓明均有过出演),还有一个是马永贞(陈观泰、金城武、伍允龙都出演过)。
讲的都是外来者在这个移民城市里,是如何因大展拳脚而被接纳,但最终还是与这个大都会格格不入并喋血街头的。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商业电影滥觞之时,就涌现出不少胆大心细且能不断榨取自身各方面潜质的闯入者,曾经的文艺青年贾宏声长期扮演过此类形象。
有必要提一下古龙,他惟一的一部现代帮派小说《绝不低头》,曾两次搬上银幕,分别是香港导演华山执导的《绝不低头》。
国内这一版其实更精良一些,由第五代导演江海洋执导,更名为《一无所有》,袁苑奉献出他目前最好的表演。讲的也是乡镇青年在适应城市时,所必须付出的惨烈代价。
《绝不回头》(1977)
对于普通观众,他们欣喜于他们的杀伐决断、更钦羡于他们的摇身一变,而并不关注他们的落落寡欢,包括得志后的怅惘。他们所心系的俨然是他们受欢迎的一面,仿佛只要你胆略兼备,有手段有手腕,上海这个冒险家的乐园就能任你予取予夺。这也是中国式的成功学在今天仍能大行其道的内因之一,命运的改写仿佛由你的意志来决定,「你行你就能上」。
王传君和杜江
大部分反映旧上海的行帮电影,都能给你提供这种似有还无的幻觉。《罗曼蒂克消亡史》显然志不在此,但在王传君和杜江饰演的两个从乡下来的马仔身上,多少流露出,上海这个大都会所具有的令人振奋的可能性,起码你可以在血雨腥风中完成你的成人礼,摘掉你处男的臭帽子。
按影片的说法:你没有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