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感情好不好,其实孩子都知道。”
在热播剧《了不起的女孩》中,金晨饰演的沈思怡是职场光鲜亮丽的女精英,如此优秀的宝藏女孩却始终不愿意走进婚姻的殿堂,并不是思怡无法拥抱一份平凡的温暖,而是她不能真正地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
剧中有这样一幕:沈思怡的妈妈为了能见离婚的前夫,逼迫第二天要考试且对猕猴桃过敏的女儿思怡吃下了猕猴桃。
第二天在医院病房门口见到前来探视女儿的前夫,
思怡的妈妈
卑微地乞求对方回家,声称自己和孩子离不开他,企图挽回前夫,然而前夫还是毫不留情地推开了思怡的妈妈。
你看,沈思怡
号称追求自由,只愿意谈恋爱,不愿意结婚。其实她是不敢结婚,父母的婚姻给了她非常大的阴影。
童年时期父母离婚的痛苦经历,让长大后的思怡变得不相信爱情、不期待婚姻。
而当她遇到了温暖又接地气、心思细腻体贴的音乐人姚远时,看似对感情理性高冷的思怡都情不自禁地心动了,确定关系后两人的恋爱十分甜蜜浪漫,开启霸屏撒糖模式。
但即便沈思怡和男友姚远的感情在网友看来有多么般配,对于沈思怡而言,一个无法接受婚姻的女人和一个强烈希望组建家庭的男人,怎么可能有结果呢?
尽管沈思怡也爱上了姚远,只是姚远的爱远远不够令她可以战胜自己的童年阴影,最终在姚远提出见家长、畅想未来结婚生子的美好前景时,她选择了分手逃避。
沈思怡
说:“
人最稳定的不是情感,而是需求。
”她对待爱情这件事,从始至终都奉行一句话:不结婚,不走心。对于原生家庭极其不和睦的她来说,婚姻从来都不是自己的需求。
网友们纷纷表示心疼沈思怡的同时,也让#离异家庭会影响子女婚姻吗#这个话题登上热搜。
心理学大师萨提亚认为:“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很多成年以后出现的问题都不是成年所生存的环境造成的,而要追溯童年时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
”
掌掴汪小菲,脚踹王全安,挥刀袁巴元......年仅33岁的张雨绮已经步入过两次婚姻殿堂。
虽然张雨绮敢做敢为的性格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是,冷暖自知,在情感的道路上她吃了多少苦,摔过多少跤,只有她自己最清楚。说实话,连她自己都调侃自己看男人的眼光不行。
当我们了解了张雨绮的成长之后,就不难发现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成名之后,她努力把自己伪装得坚强和无所不能,然而在婚姻这样的亲密关系中却一次次被撕开了口子,让她知道童年记忆里的痛从来都没有消失。
张雨绮3岁那年父母离婚,母亲独自带着张雨绮,相依为命;
张雨绮
7岁那年母亲改嫁,张雨绮上了中学后母亲再次离婚......有人说,张雨绮的人生就是母亲的翻版。
在张雨绮的成长中,父爱是缺失的。那份对父爱的渴望从来没有消失,那个缺爱的孩子一直都在。她说:“
虽然小时候没有父亲的陪伴,但是我觉得父亲很重要,一个女人能否幸福,真的会受到父亲影响。
”
原生家庭中父爱的缺失,父母婚姻的不顺,成为影响张雨绮婚姻之路的源头。
好多人都说,原生家庭里藏着孩子的婚姻模式。但其实,比起离婚,不幸福的父母对孩子的杀伤力更大。
事实上,父母是否相爱,会透过情绪、眼神和相处方式表现出来,骗不了孩子。早在他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就能看懂父母的情绪了。
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静止脸实验”。开始,妈妈眉开眼笑地逗孩子,孩子很开心。
静止脸实验开始,妈妈收敛笑容,面无表情。孩子发现了,开始想办法引起妈妈的注意。孩子指东西、微笑、点头,妈妈始终不为所动。
最后,孩子崩溃大哭。
孩子感受父母情绪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父母开心,他手舞足蹈;父母伤心,他更难受。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高育良和妻子离婚不离家。高育良为了保住官位,不得不和前妻继续同住一个屋檐下,人前展现婚姻的恩爱;吴惠芬为了爱情的执念和不甘,维持自己风光的“副书记夫人”形象,甘愿和背叛自己的前夫日日相对。
对外他们隐瞒离婚的事实,同时也因为担心女儿受影响,吴惠芬说:“我隐瞒离婚的事实,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女儿。”
但其实,高育良的女儿早就看出父母的关系了。于是,女儿长大后选择远赴美国发展,正因为她知道父母的关系,不想待在虚伪的家庭里才选择了逃避。而且,女儿对婚姻和家庭的态度非常消极,爸妈的关系让她对婚姻和人性失望透顶。
父母以为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就能让孩子健康长大。可敏锐如孩子,最亲近的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让他们察觉出异样。
电视剧《小别离》中也上演过类似的桥段。董文洁和方圆已在离婚的事上达成协议,但为了让女儿朵朵在外安心学习,与女儿视频的时候两人特意假装恩爱。
一家人原本相聊甚欢,但父母的相处模式引起了女儿朵朵的注意。朵朵疑惑地问:“你们俩怎么坐那么远?”
相爱的父母与孩子视频总是紧紧靠在一起的;
相爱的父母下班后都有聊不完的话题;
相爱的父母看彼此的眼神都是发光的……
相处方式不会骗人。婚姻可以假装,但“爱”不能勉强。
当父母的感情渐行渐远,即使隐忍在一起,孩子也会越来越敏感、脆弱。父母自以为努力扮演夫妻角色,孩子就会快乐,其实孩子比谁都看得透,他不过是明白父母的苦心,假装不知道罢了。
电视剧《虎妈猫爸》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虎妈毕胜男和猫爸罗素闹矛盾,他们不说话,不去澄清误会,毕胜男直接收拾行李,搬了出去。女儿茜茜害怕被妈妈抛弃,拼命学习、做好孩子。
后来,茜茜不小心在楼梯上摔倒了,从此不再开口说话,情绪也一直很低落。
毕胜男跟女儿茜茜保证:“爸爸妈妈不离婚!”茜茜的情绪才逐渐好转,但一直到爸爸妈妈结束冷战,和好如初,茜茜才重新开口说话。
其实,最伤孩子的从来都不是“父母离婚”,每天生活在父母的冷暴力下,比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恶劣的家庭环境才是给孩子带来伤害的罪魁祸首。孩子需要的是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不是虚假的婚姻环境。
很多人以为只要不离婚,两个人还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父母的关系对孩子就没有什么影响。殊不知父母天天吵架、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剑拔弩张的争吵环境中,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之前《扬州晚报》曾报道了一则新闻,在扬州宝应某小区内,一个14岁的男孩从29楼跳下,当场身亡。
事发时,他的父母正在激烈争吵,男孩劝阻无效,哭喊着说:“你们再吵我就跳楼!”可父母没当回事,依旧吵个不休,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吵架,就是最恐怖的恐怖片,他从中感受到的悲伤、恐惧和绝望常常会伴随他一生,成为挥之不去的噩梦。
有机构做过一个研究,他们在孩子身上安装了心率检测仪,发现当孩子在安静地写作业或玩耍时,如果父母开始提高音量争吵,孩子虽然表面看上去很平静,但他的心率会急速加快。
在长期充满争吵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身心健康都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留下一生都难以平复的创伤。
许多父母,往往只重视离婚对孩子的伤害,而低估了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伤害。事实上,只要能够保证离婚之后孩子能得到足够的关怀和照顾,离婚真的不等于世界末日。
中国台湾曾有人做过一份问卷调查,结果形成了一张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