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
36氪是中国领先的新商业媒体,提供最新锐最具深度的商业报道。我们强调趋势与价值,我们的slogan是: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哪吒2盲盒发货已排到6月# ... ·  12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雷军称SU7Ultra车标是金的#】去年 ... ·  昨天  
新浪科技  ·  【#极越CEO名下多家公司经营异常##极越关 ... ·  2 天前  
虎嗅APP  ·  2025年第一个火的搞钱赛道:日薪2000,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日经225指数跌超1000点#】#日股汽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6氪

最能花钱的十强省份,半数在东南沿海

36氪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4-12-02 22:0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不同区域的消费特点,包括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消费增长情况、消费环境等。文章指出东南沿海经济强省消费体量庞大,中西部省份消费增长较快。同时,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也分析了不同地区消费增长背后的原因,包括经济增长、政策支持、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升等。文章还提到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创新消费场景和优化服务供给方面的进展,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不同区域消费特点分析

东南沿海经济强省消费体量庞大,中西部省份消费增长较快。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包括食品烟酒、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

关键观点2: 东南沿海省份消费支出特点

东南沿海省份食品烟酒支出占比较高,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衣着消费支出占比方面,北方地区普遍高于南方地区;居住支出占比方面,北京、上海、福建、江苏、广东居前五位。

关键观点3: 消费增长背后的原因

经济增长、政策支持、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升等因素是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也带动了消费支出的增长。

关键观点4: 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

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创新消费场景和优化服务供给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超13%。

关键观点5: 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高度相关,提升就业率是促进消费增长的关键。


正文

东南沿海体量大,中西部增长较快。


李杭

编辑 潘展虹

来源| 读城记工作室(ID:DUCHENGJIPLUS)

封面来源 Pexels
消费逐渐成为引领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
近日,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了《中国统计年鉴2024》,更为细致的“消费地图”成为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具象化体现,也揭示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差异。
在过去一年里,不同区域居民消费有何特点?哪些地方居民“花钱”最多?哪个省份消费增长最快?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依旧是大头,占全部支出的29.7%;居住支出次之,约占22.7%,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占比,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31个省份2023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发现,有15个省份食品烟酒支出占消费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主要位于南方地区;在衣着消费支出占比方面,北方地区普遍高于南方地区;在居住支出占比方面,北京、上海、福建、江苏、广东居前五位。

9个省份人均消费支出超全国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与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相比,2023年共有9个省份的人均消费支出超过全国,包括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湖北、内蒙古。

制图:时代周报记者 李杭

分省份来看,31个省份中,有26个省份2023年人均消费支出超过2万元,比2022年多了7个。其中,上海以52508元位居第一,北京以47586元位居第二。
各地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也保持一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的地区消费支出更高,收入增长快的地区消费能力提升也较快。
2023年,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山东这八个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收入水平相对应,这些人均收入排在前列的省份也占据了2023年各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排行榜上的第一阵营。
总览2023年“消费地图”,东南沿海经济强省表现总体稳定,消费市场体量庞大,同时中西部地区的消费增长则较快。
就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来看,2023年排名前10的省份中,东南省份占据半壁江山,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5省份的人均消费支出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其中,2023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1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50亿元,比上年增长6.8%;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8%。
中西部省份消费市场体量虽然不及东南沿海省份,但增速普遍较快。
其中,2023年四川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2.63万亿元,总量居全国第五位,同比增长9.2%;湖北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41.89亿元,比上年增长8.5%。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的内蒙古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7025元,两年平均增长9.2%,展现出强劲的消费增长势头和区域经济活力。
对此,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内蒙古因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近年来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稀土价格保持坚挺,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此外得益于政策支持,当地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稳步提升,民族地区的发展优势逐渐显现。
从消费支出构成来看,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最多,达7983元,同比增长6.7%,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最大,为29.7%;人均居住消费支出6095元,同比增长3.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2.7%。两项合计超过50%。
具体至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有15个省份食品烟酒支出占消费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15个省份中,北方地区仅有天津、北京两个直辖市。
而从居住消费支出来看,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均超过了8000元。从区域分布看,人均居住消费超过8000元的省份均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方整体房价和租金水平都比较高。
从居住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看,北京最高,达39.2%;上海也达到了34.1%。福建则超过江苏、广东,位居第三,高达27.1%。

丁长发分析,福建省的消费支出中,住房支出占比相对较高,这与当地房价水平密切相关。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福建多座城市如厦门、福州等房价位居全国前列。此外,福建省的9个地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包括龙岩、宁德等城市,其房价也相对偏高。因此,住房支出占比相对较高。

五城社零总额占全国比重超13%
近几年,我国持续推出一系列促进居民消费和扩大内需的政策举措。
2023年初,商务部将2023年确立为“消费提振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提振大宗消费、举办各类消费节,力求将消费培育成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这些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1万亿元,增长7.2%,服务零售额增长20.0%,餐饮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元,增长20.4%。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攀升至82.5%,显示出其基础性作用的持续增强。
与此同时,改善消费环境也是刺激消费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通过完善商业配套设施、引入国际品牌、鼓励发展夜间经济等举措,不断拓展消费场景,增强消费吸引力。
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重庆,近年来在创新消费场景和优化服务供给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北京依托“双奥之城”优势,举办高水平国际赛事,打造环球影城、亮马河风情水岸等项目,2024年前三季度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7.1%。
广州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升级,让北京路、永庆坊实现“老味道”与“新业态”融合,同时大中型演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天津改造金街、五大道等商圈,盘活闲置商业资源,推动城市更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