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慈怀读书会  ·  付航脱口秀夺冠,让我见识了最顶级的三观 ·  昨天  
凤凰网读书  ·  “婚姻是不是和幸福相反的东西啊”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有这么多仪式感,为什么还过不好你的生活?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12-19 09:33

正文

通常你是如何告别某种状态?比如,告别颓丧、告别一段感情、甚至告别某个人。再比如现在,年底要告别旧的一年。


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某种被你自己认可的仪式。


其实这个词你可能早就深有体会:比如你票圈里那位喜欢每天发早餐的朋友,又或者是喜欢在每个“特殊日子”里庆祝的你自己。这些或大或小被我们坚持下来的仪式,因为带给我们独特的体验,产生了仪式感。


范·杰纳普在《通过仪式》一书中定义了“仪式”的概念:使个体能够从一确定的境地过渡到另一同样确定的境地。这个定义准确地表明,仪式的作用在于制造界限,完成过渡。对于深陷日常生活琐屑烦恼的我们,仪式感是一种非常诱人的体验,它是人为控制产生的“庆典”,它打破平凡日常的单一,满足了对于“精致生活”的幻想。


这简直就是最小成本地“重新做人”。因为很多仪式是微小,只需要很小的程序或者代价似乎就可以产生不错的效果。正是因为如此它才被很多人追捧,并且陷入这种制造仪式感的漩涡。可是,如果空有仪式却没有理解仪式感的本质,有再多的仪式感,也未必过好你的生活。


撰文  |  Lian


仪式感

一场关于美好未来短暂易逝的幻想


电影|《东邪西毒》剧照。


仪式的进程包括三个步骤:首先,与日常生活的各种事物分离;其次,对导致分离状态的危机的某些层面制定一个模拟的情形;再次,重新进入日常生活的世界。(有点复杂)


简单地说,就是仪式具有三个特性。


首先是不管是庄严浩大的仪式还是简单微小的仪式,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流程,这种流程代表了秩序,以及随秩序产生的崇高感。这种感觉一方面让我们通过仪式可以告别过去,一方面也通过仪式幻想未来。最常见的就是我们通过“节日”这样的仪式,期许未来,比如春节。就算是日常生活里,你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制造仪式从而产生幻想,比如浑浑噩噩了一上午,为了告别这种状态,你给接下来的时间制定了一份完美的日程表。通过这个行为,你希望接下来的时间是高效、有序的。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仪式所带来的仪式感或者满足感不是延迟的,而是即时生效的,即使它可能还没有产生效果(或者根本无法产生效果)但是你可以提前幻想(并沉浸于)它可能产生的美好结果。


其次,仪式可以唤起你正向生活的能量和热情。之所以很多人呼吁“生活需要仪式感”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我们遵守这样的仪式时,它能够给我们带来积极向上和努力奋斗的能量。当我们去践行这个仪式,它意味着和日常分离,我们会产生一种告别过去、告别陈旧,迎接新鲜、迎接未知的新奇感,这种感觉让我们仿佛一下子甩掉沉疴,轻松上阵。


但是,这样的新奇感随着时间以及仪式的重复它慢慢就会失去作用,这也是仪式的第三种特性。就像是身体激动时——如脉搏加快、呼吸急促——可能会激发我们的热情,但是它不可能永远保持激扬的状态。随着新奇和激动的状态逐渐平息下来,就会发现,仪式感对于那个“颓丧”的我们所带来的应激反应也丧失的差不多了。就像很多情感专家不断的建议说:爱情保鲜的秘密就在于保持新鲜感。但是事实上不管再怎么新鲜的点子,重复多了就会变得不新鲜了。


当然制造新的仪式很简单,有时候代价也很低,我们完全可以重新给自己再造新的仪式,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人本来就是一种“庆典仪式的动物”。但是我们需谨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频繁的仪式,乃至仪式崇拜真的能够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吗?


追逐仪式的背后

消失的仪式感,消解的生活本质


上初中那会儿,身边有个同学,每次大家出去玩,她都表现出一种和同龄人不一样的“成熟”:在大部分人喜欢碳酸饮料的年纪里,她说她只喝矿泉水。那个瞬间,在年少的我眼中,莫名觉得她很高级。这种例子有很多。这也是很多仪式感受到推崇的原因:在旁观者看来有一种“精致”、“高级”、“独特”的感觉。那么问题来了:有多少人是为了看起来“独特”而创造了许多的仪式感。比如在朋友圈“晒”这件事情。


仪式感并非没有意义,对于个人而言它最重要的作用也恰恰是这种“独特”感。学者麦克·费瑟斯通在《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里总结出关于日常生活的特征包括:它注重每天发生了什么,亦即那些惯常、重复和习以为常的经验、信仰和实践;这乃是一个世俗而平凡的世界,跟任何大事件和任何大人物都不沾边;它强调现在,沉浸于当下的体验与行动的即刻性当中,而不予任何反思。这三个关于日常生活的特征反应了日常生活的平凡和缺乏自反性。所以,我们确实需要一些突破日常生活的“仪式”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新鲜感,同时借此反思和总结自己的生活。


动画|《马男波杰克》:仪式感如同故事一样。


从本质上来说,这种仪式感其实是具有一定私密性的。(想想,有一件事情只属于自己的小秘密,难道不是最大的独特吗?)但是目前的社会环境却改变这种仪式的私密性。慢慢的,我们接触到的最容易的“独特”,就是现代社会所不断创造,并且不断向我们灌输的东西,比如越来越多创造出来的节日,比如购物节,越来越多自我奖赏的名目等等。这些仪式也能够满足我们“精致”生活的欲望,但是也已经失去真正仪式感所代表真正的“独特”——反思性。


现在有些人习惯关闭朋友圈(当然这有可能也是一种为了“看上去独特”的仪式),从某方面来看是在拒绝不断被灌输的,属于他人的“仪式感”。这本来是一件隐私的事情,只不过现在大家都热衷于展示出来。


仍需要仪式

因为颓废是本能,不屈也是本能


电影|《岁月神偷》剧照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让各位对号入座,甚至否认仪式感。仪式感,就像之前流行的小确幸一样,是一种微小但是有切实可见的满足感,但是除此之外我们更要看到仪式感与小确幸的差别之处:即,仪式感的反思性所在。


仪式感的反思性代表我们企图利用仪式达成自我状态的过渡,与过去的交割。过去不是一个天生的贬义词,但是谁都有想要摆脱的“过去”,可能是无趣、平庸、失序的状态。马里奥·佩尔尼奥拉就曾通过分许发现这样一个现实:“只要我对过去怀有一种痛苦的反感和憎恨,那么我其实是离不开过去的,我的人格只不过是对应于过去的人格。要想摆脱过去,只有一条路可行,而这条路则矛盾重重地显示了过去的占有性和吸收性。这条路便是无穷的重复,永恒的回归。”


如何理解这样的重复和永恒回归?很简单,它不过揭穿了我们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生物,不管享乐还是颓废都是一种本能。但是我们同样是一种有意志的生物,想要改变、试图向上。就是在这样的有差别的重复中,我们实现了“一种非常令人振奋的和极富活力的价值。”


因此,即使仪式感对于我们可能只是一种关于美好生活短暂易逝的幻想,这种幻想带来的对生活的正向的应激也会消失,但是我们总会继续创造另一种仪式自我重复这种“超越”。正如马里奥·佩尔尼奥拉所言:


生命是一丝极为柔弱的气息,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外壳才能存在,需要穿上衣服,再继承某种行为。假如它既找不到任何东西,又排斥所有东西的话,那么它注定会消亡。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向对那种认为生命是不可抑制的源泉的说法大不以为然,也对什么生命是无穷的创造力、拥有无法抗拒的力量的说法嗤之以鼻。恰恰相反,在我看来,生命真是极为可怜、脆弱和不堪一击;为了活下来,必须把自己与物、现实和世界隔离开来。从这一点看,仪式、庆典和机构不但一点儿也没有对生命的迹象和成长造成妨碍,相反却是生命的存在条件。


我们可以通过仪式感找到重新开始的理由,但是要小心真正的问题并没有随之解决。如果做好了不仅仅靠仪式去获得生活勇气的准备,那就在当下去解决问题。因为如果“你不能在当前的环境里解决这个问题,就算跑得再远也还是解决不了。”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同时刊发于新京报书评周刊·有时旗下公号“有时爱生活”。撰文:Lian;编辑:Lian。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点击图片,给你听点好听的~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保温杯与中年危机 郭敬明 《权力的游戏》 教师工资 《二十二》人性恶 低欲望社会 |《我的前半生》| 蔡澜 | 2017年中好书 | 六神磊磊 | 寒门难出贵子 | 恐婚 | 冷暴力 | 林奕含 | 钱理群 | 衡水中学 | 读书日 | 平庸之恶 | 假课文 | 自闭症 |  法律与舆论 |  原生家庭 |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刷热点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高房价 | 抑郁症

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