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既发,必待展开”,就像地里的一颗种子发芽了,接下来它会欣欣向荣,展开枝叶,然后开花、结豆。如果不展开,那就不能结豆子了,本来能够一豆成百千豆,现在这个功能利益就失去了。所以,既然它的根长出来了,源头出来了,就一定要展开。
法门也是一样的,《大经》讲完之后,一定要展开,否则就不能广利众生,就会埋没法门奇功。这是说法的次第。
“这在《大经》已露其端”,怎么叫“已露其端”呢?就是说,有这样的意思,但没有完全展开。因为《大经》的根本任务是要讲原理,而不是要展开摄受众生根机的,但是有这样的意思、头绪。
在哪里?就在《大经》下卷初“三辈专念之文”。“其上辈者”“其中辈者”“其下辈者”,三辈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三段文紧接在第十八愿成就文之后。第十八愿成就文就是这个种子,是种子中的种子、源头中的源头。
我们讲四十八愿为源头,其中第十八愿是源中之源。
第十八愿讲的是念佛往生。“将一本愿念佛分布于三辈机品”,每一辈每一辈都劝他“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这就是展开。这里把念佛展开为三辈,就好像一个根干上发了三个枝,这三个枝都是从根部吸收营养的。
这三辈都是从“一向专念”吸收营养的,也都体现了“一向专念”的成分,所以它就展开为三辈。
我们来读一读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