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亚冬会热潮 助力‘化雪成金’”专题,采访报道了省建工集团在第九届亚冬会开闭幕式场馆改造工程项目上以科技赋能场馆焕新,助力亚冬盛会胜利闭幕。
建工集团深度融合
“数字孪生”,实现数据助力管控效能提升。
建工集团构建了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体系,应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工地平台系统,集成10余个子系统,实现人员、机械、环境的智能联动管控,建工集团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采用“BIM+物联网”技术,通过二维码为近3万根总计3300余吨钢构件赋予“数字身份证”。采用BIM技术模拟施工全过程,大幅提升了现场构件分拣效率,有效解决了作业面狭小的难题,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安装误差,大幅降低成本。BIM技术的应用使总工期224天缩短为156天,前段工期的缩减要为后期导演团队和运营团队创造更多的时间进行彩排以达到更优的现场效果。
建工集团聚焦数字化手段,擂响效率
“加速度”战鼓。
在管线综合施工中,团队运用BIM技术完成1000余处管线碰撞检查并进行优化;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应用模块化设计理念,采用装配式综合抗震支吊架系统,提升30%的安装效率。大幅降低机电安装成本,缩短机电安装工期14天。
建工集团聚焦科技赋能,扛起安全
“守护者”大旗。
在开闭幕式场馆看台区进行安全性评估工作中,建工集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通过布设高频数字化位移和应变测量设备,对8060个固定座席和8800个移动座席开展动态模拟,除采用动态测量方法对数据进行剖析外,特别针对移动座席还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采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研判,确保了开闭幕式场馆看台区结构的整体安全性。
建工集团聚焦环保红线,全“绿”以赴守初心。
建工
集团创新性地采用了装配率达100%的模块化卫生间,较传统施工减少80%的建筑垃圾。集团坚持从源头监管控制环境提升原则,从源头进行控制,场馆所使用的13类191种施工材料,均在《亚冬会场馆内装饰装修环保管控材料品牌白名单库》中遴选,经过四轮环保检测合格后,投入环保专仓模拟数据采集分析后投入使用。所使用材料健康安全,采取的施工工艺绿色环保,场馆污染物浓度检测限值均严于国家标准要求,其中甲醛浓度限值由严控的0.08mg/m³提升至更严格的0.05mg/m³,TVOC浓度限值由0.6mg/m³收紧至0.35mg/m³等,通过对场馆室内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各项数据均符合严控标准,检测结果真实可靠。这些措施进一步保障了室内空气质量,确保其优于国家标准,从而提供更舒适的现场体验。
抱一至永文化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