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白日梦呓语
醒不来的人写给爱做梦的人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架构师之路  ·  想要提升deepseek回复质量,会这一招就 ... ·  3 天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一台交换机能带动多少网络摄像机? ·  4 天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数据中心越建越大,怎么办? ·  5 天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2025年数据中心值得关注的冷却趋势和策略 ·  4 天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数据中心的等级划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白日梦呓语

未寄出的回信

白日梦呓语  · 知乎专栏  ·  · 2018-03-22 08:24

正文

十之,


下次回国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以后也必然是天涯各一方。但愿异乡的生活终能让你成为一个作家,而不仅仅是个学者!


祝一切安好!

陆君

于休斯顿



陆君:


今天整理抽屉,翻出这张明信片来。还记得当时你在美国访学,我们约定在你回国前,一起去加州玩一趟。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得成行,甚为遗憾。想来距离去年夏天跟你见面,已经有大半年了。当时我从浦东机场坐机场四线到五角场,你执意要来车站接我。一下车你就上来帮我拎行李箱,我说你不要这么客气。我们走在去宾馆的路上,你走在前面,还是像以前一样有精神气,昂首挺胸,呼吸急促,左右摇晃。脸还是那样清瘦,只是肚子已经微微隆起。我还笑着打趣道,看来生活过得很滋润嘛,都开始中年发福了。


我们在五角场找了一家咖啡厅坐着,相对竟然沉默良久。相比本科时代的轻狂,现在的我们都沉稳内敛了不少。现在每次遇到狂气的后生,都不大愿意去嘲讽他们。大约那些狂气总是充满了青春无畏的味道,我们也曾是那样走过来的。我还记得大一时候我们做室友的日子。我千里迢迢从四川来到这里学生物,你是上海本地人从家里坐公交来学哲学。当时真没有想到,我们这样天差地别的两个人,最后竟然会惺惺相惜,臭味相投到了现在。我还记得当时因为幼稚不堪的原因,我跟另一室友发生了口角。你挺身而出,为我向辅导员讨说法,还让我去你家里暂时避难。你呀,强拉着我通宵讨论那些天马行空的问题,为了睡个好觉,我又只得搬回了寝室。你是我认识的人中,脑子转得最快的。但你的这种聪明劲好像仅限于学术,于生活上却是经常拎不清,丢三落四,被大家拿来开涮。但我欣赏你的这份聪明率真,也觉得你天生是学哲学的料,今后必然不同凡响。大学四年也跟你一起听了不少音乐,逛了不少书店,约了不少饭一起品藻时事人物。当时的你们,在回忆中,都是如此的斑斓绚烂。毕业我出国之后,就再也没有遇到你们这样的能人异士了,生活上未免单调灰暗了不少。


我们点了喝的,你说我是否注意到,除了肚子发福了,你身上还有一点大变化。我仔细端详了你一番,说看不出来。你拉下了T恤领,给我看你脖子上的一块手术疤痕。这让我大惊失色。你以前身体不是一直硬硬朗朗的么?你说是前不久做了一个甲状腺瘤的手术,不过是良性的,不用太担心。得肿瘤的原因,大概就是这一年压力太大了。我也知道,你这一年来过得也并不顺遂。博士毕业以后,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在F大留下来做教职,要去西南某高校做一轮师资博士后,甚至也不知道做完能不能在那边留下来,心里难免有些郁结。你对自己的学术水平很自信,我也一直很相信这点。但这个社会有很多时候,并不能靠自己的水平获得应有的东西,需要去在别的不相干的事上运作。你咂了一口咖啡,苦笑着说,自己以前不懂这些,后来就被教做人了。


我也砸了一口咖啡,苦笑着说,你都博士毕业了,我还在争取毕业呢。你说我会比你先拿到教职,你也像我相信你一样,相信我的学术水平,这却让我有些惶然。前些年我对自己的学术水平也是颇有自信的。但现在临近毕业,我却越来越没了底气。从当学生到自己独立搞研究,横亘在我面前的是一条看上去跨越不了的沟壑。怎样在已经如此拥挤的学术圈创出一片自己的生态位呢?我能数十年一直找到感兴趣的课题做么?我目前的所学能够支撑我自己的研究么?我总觉得自己的数学不太行。而当老师、带学生、拉基金,这一切我都完全不熟悉。每每想到这些未知数,都跟凝视沟壑下方的无垠黑暗一样,让我惴惴不安。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于自己的课题抱有如此大的热情,自认为自己的天分、勤奋和运气都还不错,却仍然远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地步呢?我觉得非常的泄气。


想要一直做出好的学术,大概就是需要这样持续的自我否定和挑战吧。如果觉得自己什么都满意了,那还又有什么动力前行呢?我记得前年回上海的时候,你急匆匆地从西南某高校赶过来见我,手头连钱都没带够。你还可怜兮兮地说,自己现在真是一穷二白的。我干脆就帮你付了一整天的账单,还决定以后每年回来见你,都由我负责“包养”你。一开始做学术的时候,大约总是免不了这样的狼狈困顿。我看到你,在那样困窘的境地中,顶着那样大的压力,甚至不幸身患肿瘤,却仍然如此倔强地在做着学术。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往往充满了残酷和恶意。我现在只需要面对自我的挑战,而你还要去面对很多外部的跟学术无关的不必要挑战。相比之下,自己所处的环境要友好得多,我实在不应该这样自怨自艾。


前些天,看见你在香港太平山顶向女友求婚成功了,我真是为你感到高兴,希望你们能够相互扶持,在漫漫人生路上走下去。也很感谢去年你们两位在我写书时给我的帮助,但于己又未免觉得有些落寞。我在国外这么多年,家人都不在身边,身边又没几个朋友,一切都要自己硬扛。小到买菜做饭添置衣物,大到报税填各种表格、学车考驾照、申各种签证,都是自己一手包办,省下了好几个中介的工作。以前觉得自己毕竟年轻力壮,苦些累些也是理所应当的。但去年年底开始,便觉得自己状态开始下滑了。白天时常犯困,晚上也熬不得夜。累了就只想一个人在家发呆,什么事也不想干。有的时候真是觉得,自己扛不住了。而一想到要搞学术的话,还要硬着头皮面对那么多艰巨未知的挑战,便真心想要放弃,打算在这边随便找个不用怎么费心的工作做着。以前想着,大不了回国随便找个二三流的大学躲起来过日子,有家人朋友在身边,自己也会轻松很多。但现在既然决定留下来,也就再容不得自己停歇了,前面的路又得自己一点点开辟出来,不知道到什么才是个头。所以陆君,我真是很羡慕你能有一个人在身边扶持着,去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一个人生病的时候,还有硬撑着爬起来给自己做饭,那大概就是我现在最绝望的时刻了吧。我也遇到过几次机会,但那些稚嫩而不谙世事的脸,尚需去经历世间的历练,又如何能成为我的依靠呢。


哈哈不好意思,一下子向你倒了这么多苦水。其实我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上面说的那么苦闷,总体还是愉快而平静的。只不过身边也没有什么可倾诉的对象,所以抓紧机会一股脑儿说了这么多。之所以现在还没有找个伴,大约也是觉得自己目前的状态自得其乐,也很充实,不大愿意被不合拍的人破坏掉。而我自己又缺乏认识人的主动性,平时也没有什么认识人的渠道。决定留在国外后,大概真是要注孤生了。你在明信片中提到,想让我成为一名作家。说来不好意思,我已经一年没有写过什么正经东西了。柄谷行人说:“赋予文学以深刻意义的时代就要过去了。”我找不到写作的意义,自己也没有什么想要表达的东西,于是便停止了写作。另一原因大抵也是目前状态下滑,光是做课题便已觉得疲惫不堪,便更分不出精力来写作了。而由于决心留下来,于你对我当学者的希冀,恐怕也是要辜负了。不过如果我不做学术了,说不定也就有时间和精力来搞专门搞写作了。我其实也做好了普普通通过完一生的心理准备,因为自己实在已经做到了想做的大部分事情。于学术、于写作,也都用心去做过,做得也让自己颇为满意,没有什么遗憾了。至于能不能变成终身的事业,恐怕在我自己努力之外,还要看机遇的意思。但你不用担心,我想不管怎样,作为一个享乐主义者,我的人生总归还是以快乐为主的。我还记得,那天在你家过夜,我们通宵攀谈时的一个问题,就是应当选择当一个痛苦的天才,还是一个快乐的庸人?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答案。但经历过了许多人生的无可奈何,和各种机缘巧合的不确定性后,我大概能够平静地接受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痛苦的天才也有快乐,快乐的庸人也有痛苦。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或许并不需要执著于做选择的困境,顺应眼前的形势或许更为重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