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橡树
哈佛本科毕业生和资深教育专家共同创立,30多万家长共同关注的国际教育规划平台。不让孩子的天赋被应试教育局限,给他们更好的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大学  ·  川大(5101、5189)@你,请确认! ·  5 天前  
谷雨实验室-腾讯新闻  ·  在考研考公之前,一群二本师生决定书写个人史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蓝橡树

活动推广|王雄: 素质还没搞清楚又谈素养?

蓝橡树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3-17 08:10

正文

预热讨论邀您免费来听!

21世纪基础教育国际论坛专稿


王雄:素质还没搞清楚又谈素养?


从素质到素养


昨天遇到一哥们,低我两届的语文老师,看到我们论坛的消息后直接发微信说:“老哥,教育部又搞什么名堂?素质教育搞了几十年都没搞清楚,又搞素养,咋回事儿?”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记得二十年前,在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学习时,林崇德老师就说过这个问题。素质是人原本的或天生的生理或心理特质,一般很难改变。有的人把素质看成是后天家庭与社会培养而成的生活或学习习惯,这个概念实际上是素养,即个体根据自身素质,在后天养成的生理和心理特质。就像身高一样,后天再怎么培养也不可能让孩子们都长得像姚明那么高。


这么说,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是错的?从学术观点看,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就是说,我们可以提升学生的素养,而不能提升学生的素质。不过,语言有约定俗成的特点,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素质教育的概念,就是指按照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否则,就是伪教育。


20世纪中期以来,欧美国家都在不断探讨教育发展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问:未来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可是,这是争论得很激烈的问题。今天先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成果。



你知道“五大学习支柱”吗?


很多老师都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6年发布《学习:财富蕴藏其中》 (Learning :  The treasure within ) 报告,提出“四大学习支柱”: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be)、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发展(learning to be)。2003年增加了学会改变(learning to change)。


在“五大学习支柱”中,“求知”与“做事”在传统教育中就能够体现,当然,以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做事”还差很多。那么,“共处”、“发展”、“改变”三个支柱是着眼于21世纪全人教育的目标,也可以看成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核心素养。


UNESCO 终身学习关键能力内涵

资料参考:吴明烈.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的架构内涵与发展策略之探究,2011


全球教育改革浪潮


20世纪后期,人们对素养(competence)的理解主要还是停留在能力(ability)的层面上,尚未考虑到人的健全发展所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企业家、教育者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而这里的全面发展已经超越了过去的德智体时代,向着更深入的方面确定学生的发展目标,不仅如此,也将其作为21世纪人的终生学习和发展的目标。


由此可见,核心素养的提出,应对的是新一轮世界教育改善的潮流,从更深更广的层面思考我们的教育究竟要进行那些改革。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确定课程改革的方向,确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培养目标,讨论并形成新的中高考改革的方案,最终促进人的更加全面的发展。


那么,这样的改革究竟如何启动呢?核心素养如何影响学校的评价呢?对中高考制度又会产生哪些冲击呢?请注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更重要的是参与我们的国际论坛(3月25日南京)。


3月17号(周五)20点-21点,预热讲座“评价革命:核心素养影响下的中高考改革”将在微信群进行,现在扫码进群啦!或添加我们的小伙伴(微信号:yabin0622)为好友,回复论坛,拉您进群,免费来听!